|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第四章 银行管理 考点4.1 公司治理的主体(P128-131) ★
公司治理的涵义:是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组织架构、职责边界、履职要求等治理制衡机制,以及决策、执行、监督、激励约束等治理运行机制。
公司治理的内容:健全的组织构架、清晰的职责边界、科学的发展战略、价值准则与良好的社会责任、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
股东大会:是银行经营管理的决策机构,确定银行整体风险的控制原则。
董事会:银行的最高风险管理/决策机构,承担对银行风险管理实施监控的最终责任。董事会常指派专门委员会(最高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拟定具体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指导原则。
监事会: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从事银行内部的尽职监督、财务监督、内部控制监督等监察工作。
考点4.2 银行资本的概念与作用(P132-134) ★
会计资本(账面资本):指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即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一般风险准备、未分配利润(累计亏损)、投资重估储备。【会计资本≥经济资本】
监管资本(最低资本):是银行监管当局为满足监管要求、促进银行审慎经营、维持金融体系稳定而规定的银行必须持有的资本。
经济资本(风险资本):用于衡量和防御银行实际承担的损失超出预计损失的那部分损失,是防止银行倒闭的最后防线。
银行资本的作用:满足银行正常经营对长期资金的需要、吸收损失、限制银行业务过度扩张和承担风险、维持市场信心、为银行管理尤其是风险管理提供最根本的驱动力。
考点4.3《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三版巴塞尔协议》(P134-142) ★
88 年7 月,《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协定》(即《巴塞尔资本协议》),规定了银行的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比不得低于8%,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总资产之比不得低于4%。04 年6 月正式发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在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基础上,新增了对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形成了资本监管的【三大支柱】:①最低资本要求;②外部监管;③市场约束。
《第三版巴塞尔协议》2010 年12 月,按照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并重、资本数量和质量同步提高、资本充足率与杠杆率并行、长期效应与短期效应统筹兼顾的总体要求,确立了国际银行业监管的新标杆。
①严格资本要求:进一步提高了监管资本的最低要求,普通股一级资本充足率由原来的2%提高至4.5%,一级资本充足率由4%提高至6%,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2.5%的资本留存缓冲要求,使得实际的总资本充足率要求达到10.5%;
②建立国际统一的流动性监管框架,流动性覆盖比率(LCR):高质量流动资产/未来30 日的现金净流出量【反映压力状态下银行短期流动性水平】净稳定融资比率(NSFR):可用稳定资金来源/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需要【反映银行长期流动性水平】
③加强市场约束和公司治理
④缓解银行体系顺周期性
⑤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关联性风险
⑥建立跨境银行处置机制
07 年2 月28 日银监会发布《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正式启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确立了:①分类实施;②分层推进;③分步达标的基本原则。
2011 年4 月27 日中国银监会发布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强化了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规定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的最低要求分别是5%、6%和8%。
考点4.4 我国监管资本与资本充足率要求(P142-144) ★
2012 年6 月,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监管资本包括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其中,一级资本又包括核心一级资本【包括:(1)实收资本或普通股;(2)资本公积可计入部分;(3)盈余公积;(4)一般风险准备;(5)未分配利润;(6)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和其他一级资本。同时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还要从监管资本中扣除一些项目,称为扣除项。
我国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资本充足率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符合规定的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间的比率,这里的资本就是监管资本。
2012 年12 月,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实施过渡期安排相关事项的通知》,到2013 年末,对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的最低要求分别为6.5%、7.5%和9.5%;对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的最低要求分别为5%、6.5%和8.5%。
考点4.5 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方法(P145-147) ★
①分子对策:商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分子对策,包括增加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一级资本的来源包括发行普通股、提高留存利润等方式;留存利润是银行增加一级资本的重要方式,相对于发行股票来说,其成本相对要低得多;商业银行增加二级资本的方法,主要是发行可转换债券、混合资本债券和长期次级债券。
②分母对策:主要是降低风险加权总资产以及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
③综合措施:银行并购。
考点4.6 经济资本及其应用(P147-148)
含义:经济资本是指在既定的期间和置信区间内,根据银行实际承担的经营风险计算的用以覆盖非预期损失所需的资本。
经济资本计量:是指运用风险计量技术和组合计量技术,将各类风险量化为资本占用的过程。经济资本计量包括经济资本供给量、经济资本需求量、经济资本缓冲量的计量。
经济资本管理:意义在于使银行从管理风险的角度实现对资源的有效配置,达到风险与收益最优平衡。
经济资本被广泛应用于商业银行的下列领域:①绩效管理,②资源配置,③风险控制。
考点4.7 银行风险(P148-153) ★
是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使其资产和预期收益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风险特征:自有资金低,属高负债经营;经营对象货币,有信用创造功能;银行是市场经济中枢,外部负效应很大。
信用风险:(违约风险)是银行最复杂、最主要的风险;
市场风险:【最大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商品价格风险;
操作风险:分为人员因素、系统缺陷、内部流程、外部事件所引发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包括融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
国家风险:分为政治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还有声誉、法律、战略风险。
考点4.8 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P153-156)

考点4.9 风险管理(P156-160)
全球风险管理模式:体现了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及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
银行风险管理流程:
①风险识别:有效识别是最基本要求,包括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两个环节;
②风险计量:是全面风险管理、资本监管和经济资本配置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
③风险监测:包括监测各种可量化的关键风险指标,报告银行所有风险的定性、定量评估结果;
④风险控制:是对风险采取分散、对冲、转移、规避和补偿等措施,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考点4.10 内部控制的概念、目标、原则及构成要素(P160-164) ★
目标: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原则:全面原则,审慎原则,有效性原则,独立性原则;
要素: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内部控制措施,信息交流与反馈,监督评价与纠正。
考点4.11 合规管理的相关概念、目标及基本要素(P165-168) ★
合规风险: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法律仲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
目标:通过建立健全合规风险管理框架,实现对合规风险的有效识别和管理,促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确保依法合规经营。
基本要素:①合规政策;②合规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和资源;③合规风险管理计划;④合规风险识别和管理流程;⑤合规培训与教育制度。
重点内容:①建设强有力的合规文化;②建立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③建立有利于合规风险管理的基本制度【合规绩效考核制度,合规问责制度,诚信举报制度】
基本职责:①制定并执行风险为本的合规管理计划;②审核评价商业银行各项政策、程序和操作指南的合规性;③组织制定合规管理程序以及合规手册、员工行为准则等合规指南;③积极主动地识别和评估与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相关的合规风险;④收集、筛选可能预示潜在合规问题的数据,建立合规风险监测指标。【详见教材P168】
考点4.12 金融创新(P168-171) ★
商业银行创新中,最经常、最普遍、最重要的是金融产品创新。
金融创新的原则:①合法合规;②公平竞争;③知识产权保护;④成本可算(避免偏离银行目标);⑤风险可控;⑥信息充分披露;⑦维护客户利益;⑧四个“认识”原则:认识你的业务、风险、客户、交易对手
考点4.13 金融创新与客户利益保护(P171-173) ★
①审慎尽责;②充分信息披露;③引导理性消费;④客户资产隔离;⑤妥善处理利益冲突;⑥客户教育:为客户提供相关信息和培训,使他们具备理解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知识,使他们接受和遵循“买者自负”【产品购买者从购买行为中获得利益,也要自己承担决策风险】这一市场经济基本原则。
本主题由 新款猪头 于 2015-4-8 11:50 审核通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