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一直是财务学者关注的焦点内容之一。近几年,我国学者也开始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主要是力求找到既能符合本金最大化增值的财务活动内在要求,又能满足企业各经济当事人经济利益的财务管理目标。为此,出现了以“利润最大化”和“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两种主要观点。
1、关于利润最大化。在西方经济学领域,利润最大化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由此,西方一些学者将利润最大化作为微观经济财务管理的目标。在我国,也有不少学者将它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但由于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利润最大化的提法也不尽相同。
尽管在各自观点的表述上各有侧重,但一般地说,利润,代表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越接近企业本金最大化增值的目标,所以追求利润必然成为企业的首要任务。而企业要想取得利润最大化,就必须讲求经济核算,加强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这些雾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利润可为企业积累发展的物质基础,提高职工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作为评价手段,利润最大化十分有利于操作。正是因为有这些优点,当今一些学者在选择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时倾向于利润最大化。
但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利润最大化暴露出一些不足:一是它没有考虑到利润发生的时间,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二是没有考虑利润的取得与投人资本额的关系。三是没有考虑获取的利润与所承担风险的配比。这往往会使企业财务管理者的决策带有短期行为的倾向,盲目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而导致长期利润的低迷,只顾眼前利润,不顾长远发展,很容易使企业陷入困境。
2、关于财富最大化。随着酉方股份制企业充分发展,资本市场逐渐完善,证券业蓬勃兴起,酉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逐渐发展成为“股东财富最大化”。它被认为是在考虑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的情况下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高,可以避免“利润最大化”的缺点,因而成为西方流行的现代财务管理最优目标。
但是,源于西方的“财富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在中国企业中运行的情况又如何呢?财富最大化并没有取得人们所期望的成就,有些“水土不服”。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国目前股份制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不大,不足以代表我国企业的整体特征,股东还没有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其次,我国证券市场还不很完善,对股东财富的衡量缺乏合理而客观的依据,股票和债券价格受外界和人为因素的彤响大于企业内在经营状况的彤响,不能准确地反映出企业的真实价值,有的甚至严重偏离;第三,财务管理活动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所有者,追求股份的价值最大化可能导致企业偏离正常的经营轨道,比如企业管理者为了迎合股市的大趋势而作出某类题材的炒作;第四,财富最大化目标可操作性较差。
3、两种目标的对比分析。对比“利润最大化”和“财富最大化”两种观点,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可以使管理人员考虑企业财务风险问题,注意长远发展规划,克服短期行为;而利润最大化拾拾容易使管理人员产生短期行为。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可操作性;而财宫最大化容易使企业受外界影响,且计量复杂,可操作性较差。
由于“财宫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各有优、缺点,选择它们中的任何一个作为财务管理目标都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不足与缺陷。如果将他们结合起来考虑,共同组成财务管理目标,不是既可以克服它们各自的缺点,又可以利用它们各自的优点了吗?下面对此作些分析。
企业财富是以未来归展于企业的现金流量按考虑风险后的贴现率换算为现值来计二的。对于某个投资项目或某个企业,从短期来看,现金流且与利润并不相等,但从长期来看,各期现金流且之和与长期利润相等。
由于长期利润由各年短期利润组成,企业财富郭与企业各年短期利润之和呈正相关关系,即企业各年短期利润的消长会导致企业财宫的消长。通过以上分析,可将企业财富与企业各年短期利润联系起来,将前面两种观点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财富”与“利润”联系在一起:
(1)财富最大化概念涉及较长的时间,利润最大化概念涉及较短的时间,因此,可将财富最大化定义为企业长期财务管理目标,利润最大化定义为企业短期财务管理目标。财富最大化是财务管理的最高层次目标,利润最大化是从属于财富最大化的次级财务管理目标。
(2)企业财宫最大化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各期利润最大化的实现。如果没有各期利润最大化也就没有长期利润最大化,财富最大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短期利润最大化可能导致企业行为的短期化,但在企业财富最大化目标引导下可以克服这一缺陷。因为,企业如果为了某一段时期利润最大化,出现短期行为,会损害其长期利润,就不可能实现企业财富最大化。因此,企业财富最大化目标是防止短期行为、实现各期利润最大化的保障。据此,可以建立以财富最大化、利润最大化为不同层次的财务管理目标体系。
(二) 企业管理活动是处于不同层次的主体独立进行,同时又协调统一的。由于各个主体所处的位置不同,权力范围不 同,责任要求就会不同,因此,在制定各工作目标时自然也各不相同。这必然导致管理目标从上至下的纵向划分。管理层次 的划分,体现了纵向垂直领导系统的分工与分权。高层领导者是企业最高经营决策层,任务是制定企业的总体方针和战略,制定长远规划等;中层领导是执行和监督层,任务是组织和保证实现企业的目标;基层领导是生产作业层,主要任务是合理组织生产。每一层次都包括内容不同的生产、销售、财务、人事管理等。
在现代企业中典型的组织形式是公司制。公司制企业的最商管理层次是股东大会、董事会及总经理;中级管理层次是各生产经营管理单位、部门的经理或负责人如生产、营销、财务、人事、研究开发等;基层管理层次是各车间、班组负责人以及各专业管理人员如计划员、会计、审计和有关业务人员等。
股东作为出资者,为保证其利益目标的实现,直接或间接通过各种形式来参与管理与监侍,如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及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等。董事会和总经理行使直接经营权,必须全面直接地参与对公司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和管理,如制定公司年度财务预算、决算方案,制定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组织实施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等。这些在财务上就形成了最高层次的财务管理行为。经营者的财务决策和管理落实到企业内部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和财务经理头上,他们行使的是决策事项的执行权和日常管理权,如协助总经理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实施年度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等,这就构成了中层财务管理行为。在基层,各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则是按照已制定的预算和计划标准开展具体工作,保证上层决策实施到位。
从以上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各级管理层次对财务管理的目标及侧重点的不同。所有者最大的要求就是投资收益最大化,而经营者的财务管理目标是在保证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企业价值增值,也就是在保证企业偿债能力的前提下,有效地使用资金,实现企业价值增值。
二是各级管理人员的贡任重点不同。经营者高层管理对企业长远发展、制定大方向的战略负责,需要衡量效益与风险的关系作出重大决策;财务经理及下展的主要责任是进行具体的操作和日常管理,完成好任务。具体地讲,应努力做到:一定时间内,在投人一定的情况下实现收人的最大化,或在产出一定的情况下实现成本、费用的最小化。而最基层的车间与班组则不会太顾及高层管理层的总目标,只是一心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达到预算标准就可以了,这一层次管理者的责任重点应为努力控制投入,即控制成本。
财务管理的对象、责任及特征可用下表表示:
项目
分层
管理对象
财务管理责任
管理特征
权限划分
最高层 股东 资本 资本保值增值 间接控制 监督权
经营者 企业资金 企业价值增只值 长远战略 决策权
中层 财务经理 收入、成本 提高利润 短期利润 执行权
基层 车间 成本 控制成本 日常控制 执行权
(三)目标是根据企业(组织)宗旨而提出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目标在企业管理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企业管理中,经常提到目标的作用有如下两方面:决策作用;考核作用。企业高级管理层次不需要其他管理阶层去考核其工作业绩。因此,高级管理层次管理目标的选择应更多考虑目标的决策作用,而不是考核作用。在中级管理层及基层管理层中,管理人员主要执行上级已作出的决策,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该管理层的管理目标的选择则侧重于考核作用,而不是决策作用。
考虑财务管理各层次的管理对象、责任、特征的不同,笔者认为我国企业可以建立如下财务管理目标体系。
项目
分层
财务管理责任
财务管理目标
最高层 股东 资本保值增值 股东财富最大化
经营者 企业价值增值 企业价值最大话
中层
财务经理
提高利润
利润最大化
基层
车间班组
控制成本
成本最小化
最高层财务管理的责任是保证股东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以及企业价值增值。要做到这一点,高层管理者在企业经营决策过程中既要考虑当前利益又要考虑未来风险,即需要在效益与风险之间作出恰当的平衡与选择,又要根据财富的计量方法,以财富最大化为其财务管理目标。
中层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重点是执行上级下达的计划,以及为如何完成计划而进行短期决策。对这一层次的财务管理目标应侧重于评价、考核这一层次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由于财富最大化的计量方法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因此,财富最大化不能作为这一层次的财务管理目标。而利润的计量方法已取得了普遍认同,取得企业利润的途径也很简单(只要查一查会计报表),利润本身又是明确的,具有考核作用,可作为这一层次的财务管理目标。这一层次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就是为了收入最大化,成本、费用最小化,利润最大化。因此将该层次的财务管理目标定为利润最大化是同其财务管理责任相适应的。
对基层财务管理人员来说,他们无权决定生产什么产品,生产多少产品,其主要任务是在完成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的基础上,努力降低投入即降低成本。因此与基层财务管理责任对应的财务管理目标为成本最小化。
(四)1、以“利润最大化”还是“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是近年来财务管理领域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将以上两种观点融合在一起,使“利润最大化”、“财富最大化”有机地结合,共同组成财务管理目标体系。这种目标体系包含了“利润最大化”和“财富最大化”的优点,同时也克服了它们的缺点。
2、“财富最大化”是管理层的高层决策目标,财富最大化目标能否实现,需要中层、基层管理人员的努力工作,完成上级下达的各年利润目标。因此,利润最大化、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并不相互矛盾,只是层次不同而已,利润最大化是财富最大化更为具体的各年分解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