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2|回复: 0

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形式与防范措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3 18: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摘  要:国有资产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物质基础,国有资产的快速递增,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源泉保障。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范国有资产流失是诸多经济问题中的重中之重。文章对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形式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国有资产流失  形式  防范措施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资产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处在经济社会转轨时期的国有企业更应加强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本文就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形式以及防范措施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形式
    1.决策程序不规范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有些企业没有明确的议事规则,哪些事应集体研究确定,哪些事应领导个人决定,哪些事由董事会、监事会、党委会、经理办公会、职工代表大会中的哪个会研究决定,由于没有明确的议事规则,导致了决策层次不清晰,经营决策过程不民主,搞“一言堂”。

    2.对外投资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可行性论证是投资失误的主要原因,如某煤炭企业在跨行业投资皮业公司的过程中,想当然和“拍脑袋”决策,由于环保要求不能生产,上马之时就是停产倒闭之日,造成国有资产流失900余万元&#59;有些企业的对外投资项目重投入轻管理,在外设立的公司是一个人、一个户、一个章、一笔款、一本难以说清的账,从投资到清算从未进行过内部审计。

    3.随意担保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有些企业未经慎重研究,为个体、集体及合伙企业提供债务担保,借款到期后,因债务人不能及时归还,而由担保人代为清偿债务。某电气总公司经理上为“老子”成立的汽车修理厂担保,下为“儿子”其贸易分公司担保,结果造成300余万元损失&#59;某化工企业与一民营企业合作投资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均由民营企业出任。在投资合作条款中规定“国有化工企业对合作投资企业成立以后所申请的银行贷款和银行承兑汇票进行全额担保。”这是承担无限责任的担保合同,意味着国有股将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4.改制不规范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有些企业在改组、改制和产权转让过程中存在不规范行为,表现为改制过程中财务审计不严,资产评估不实,国有资产被低估,损害国有资产权益。某化工企业在改制重组过程中把优良资产转移到股份合作制企业,使国有企业变成空壳,国企和重组的股份制企业法人均为一人,在未经评估的情况下又以极低的价格将商标使用权卖给股份制企业,典型“自买自卖”。

    5.随意处置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有些企业不经规定程序报批擅自处置国有资产。某停产企业个别领导把生产设备以极低的价格卖给私营企业,处置资产既不公开又不透明,最后又将处置资产的所有原始资料人为销毁&#59;某企业与房地产公司协议以土地置换房产,整个过程都是个别领导在暗箱操作,土地价值被严重低估,“肥水流入外人田”。

    6.违规经营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有些企业领导人员违规经营,侵害国有资产。如某企业长期以来董事长总经理由一人担任,该董事长同时担任着合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董事长,“厂中有厂”,共用一套水电汽系统,共用一个库房,同业经营,关联难分,资金、人员在几个企业中随意流动造成国有资产的不断缩水。

    7.集体经济侵占国有经济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有些企业内部的集体企业长期无偿使用国有企业的资产、资金。某集体企业长期占用大厂的往来资金用于项目投资,产生的效益记不到国有资产账上,形成的损失却由大厂承担&#59;集体企业和大厂混岗混料,成本推给大厂负担&#59;大厂废旧机电产品以极低的价格出售给集体企业&#59;大厂职工在集体企业领取补助和福利,化国有为集体,化集体为个人。

    8.实物资产管理混乱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许多企业实物资产账表不符,账实不符,长期不盘点。某企业有物无账的车50余辆,系以材料款、工程款等名义购置或频繁顶账而不办理正规手续,由于无账可查极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59;有账无物的车20余辆,有些车已出售或被盗却未办任何财务手续。有的企业废旧物资处置收入不入账形成账外小金库。

    9.跑冒滴漏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有些企业制度建设滞后、内部控制乏力、管理不到位造成跑冒滴漏现象。有的企业单位生产成本大大高于同类型企业水平&#59;有的企业长年生产不用的存货不及时处理,变成废品&#59;某亏损企业职工家庭用水、电、气不安表、不收费或象征性收费,甚至让厂外个体企业白用,多年来补贴挂账计5000余万元。

    二、防范企业国有资产流失措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针对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应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建立约束机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防范国有资产流失。

    1.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规范的决策和执行构架。要逐步规范企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权责,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实行企业重大经济活动联签制度,实现企业内部权力多元化和制衡化。

    2.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依法严惩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腐败现象,对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不论是谁都要加以追究。通过明确责任,国有企业的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对国有资产的安全负责,达到惩前毖后、防止腐败的作用。

    3.企业改制和产权转让行为要公正、公开、透明。要公正评估国有资产,通过完善资产评估法规,规范资产评估程序和制度,加强对资产评估的监管&#59;要公开转让国有资产,实现国有产权交易市场化,通过建立国有资产公开拍卖的制度,避免国有资产转让中的“暗箱操作”&#59;企业改制操作要透明,资产处置、资产评估、改制方案应当充分听取职代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意见,将企业改制工作置于群众的参与与监督之下。

    4.要做好清产核资工作。国有资产的账面价值缩水已成为一些侵吞国有资产的理由,因此,做好清产核资工作,全面掌握国有企业的资产及财务状况,核实国有资产的实际价值,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措施。清产核资工作应由国资监管机构组织并委托中介机构具体实施。清产核资后要建立国有资产财务档案,并对档案实施动态管理,定期审查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

    5.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监事会的重要作用。按照《公司法》规定,国有企业监事会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可能发生的危及国有资产安全的行为,起到警示作用。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是国有资产监管的有效形式。

    6.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督体系的建设。企业改制、重组、对外投资、担保、资产处置等重大事项必须有财务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将经济活动的事后监督转向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对权属单位委派财务总监可以较为有效地克服“内部人控制”问题,财务总监通过一定程度可以进入权属公司董事会,承担监督资产营运、重大投资决策以及审查会计报表等职责,建立重大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实行与总经理联签制度。

    7.完善内控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科学的管理体系。企业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健全财产物资、财务收支的审批、领报制度,财产清查制度,预算管理制度,内部稽核和审计制度,对外投资、担保、资产处置等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监督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真正做到事前预测、事中反映、事后检查,努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资产的运营质量。

    参考文献:
    1.梅慎.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运作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2.张岳麓.企业内部控制的创新,企业改革与管理,2003(1)
    3.肖再宜.对会计委派制若干问题的探讨.财务与会计导刊,2002(12)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13 17:4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