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8|回复: 0

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状况及前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13 15: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实证会计学于60年代产生于美国,80年代已成了美国会计学界研究的主流。到目前为止,实证会计研究的文章在美国的三大会计学刊上几乎已“独霸江山”。实证会计学研究也日趋国际化,澳大利亚、英国等的重要会计学术刊物,也以实证会计为主。我国的实证会计学发展较晚,从8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介绍美国的实证会计研究。最近几年少数学者也曾尝试进行一些实证方面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这些结论对于实践却起不到真正的指导作用。分析目前国内情况,无论是股票市场方面、企业管理方面,还是准则制定方面,都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有待于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本文通过剖析目前国内实证会计研究的问题和难点,提出几点建议,旨在希望未来的实证会计研究能够真正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能够切实解决一些企业及社会的实际问题。

    一、实证会计学与规范会计学的关系
    实证会计理论是一套关于会计“是什么”的系统知识体系,目的在于揭示会计现象的内在规律性,从而为解释现行会计实务和预测未来会计实务提供理论依据。而规范会计学是一套关于“应该是什么”的系统知识体系,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基本的会计原则、会计准则的规范要求,从逻辑高度上概括或指明最优化的会计实务是什么,进而指导实务,规范实务。实证会计学从一开始就是作为规范会计的对立物而出现的,因此往往给人以两者绝对相斥的感觉。其实,实证会计与规范会计各有其优缺点,两大会计理论应相辅相承,相得益彰。实证会计是规范会计的基础和前提,而规范会计是实证会计的目的和归宿,没有实证会计研究的基础,就没有规范性研究的成果。缺乏实证研究支撑的规范研究,可能是空洞的和不得要领的,而脱离规范研究的实证研究,肯定是盲目的和十分零乱的。因此在会计理论研究过程中,首先应侧重于实证性研究,力求客观(排除主观的价值判断)地揭示会计现象及其外部联系,在此基础上以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为己任,侧重于树立恰当的价值判断标准,通过理性思维,构建规范会计理论。总之,要提高我国会计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把实证会计研究与规范会计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目前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状况
    长期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绝大部分属于规范会计理论研究,实证会计研究基本上没有,这就使得我国的整个会计理论研究缺乏实践经验这块基石,理论与实务严重脱节。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引入美国的实证会计学,但是这种引入也只是介绍性的。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会计理论界还是以规范会计研究占绝对支配地位。最近虽然一些会计期刊陆续刊登了一些实证会计研究方面的文章,但毕竟为数很少,且这些文章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很多研究都是从概念到概念,缺乏实践依据。更有一些实证研究的文章,其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本身就有些偏颇,带有主观性,不能解释普遍性的问题,也不能对规范会计理论真正起到指导作用,更不能对会计实务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地“指点迷津”。

    三、国内进行实证会计研究的难度及存在的问题
    在国内进行实证会计研究的难度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1.实证会计研究方法从产生到现在,充其量不过40年左右的时间,许多方面还不甚完善,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而且就目前会计理论“宝库”中已有的理论存量来看,实证会计研究的贡献太少,可以参照和引用的前人的成果也极其有限,因此在“地基”没有打扎实的情况下就想马上建造实证会计研究这座理论“大厦”,自然存在很大的难度。

    2.实证会计所研究的主要是社会现象,它比纯粹的自然现象要复杂的多,因为它加入了人的活动,且社会过程一般不重复,不可逆,不能象自然科学研究那样在实验室中进行重复实验。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9 01: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