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9|回复: 0

中国社保制度认知四大误区:福利病是伪靶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4 17: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当前,社会保障体制的建设已成为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在本周的《北京日报理论周刊》上撰文指出,在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过程中,仍然还存在类似“高福利一定会带来福利病”等若干认识误区,有必要统一认识。

    高福利一定会带来福利病吗
    将高福利看成病态,并不分对象地评论福利病,是不准确的。文章说,在很多福利国家不仅没有出现病态,反而都是健康的、有序的、和谐的、文明的。中国的社会保障达不到这样的高度是一回事,但否认福利社会则又是一回事。还有,在抨击所谓福利病时,也必须区分对象。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也是如此,在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福利病至少在三十年内均是一个伪靶子,但它确实会误导人们甚至影响政治决策。

    高福利会损害一国竞争力吗
    不少人认为,高福利会影响经济增长和国家的竞争力。这种观点看起来似乎是正确的,但从世界范围来看,这种观点至少是不科学的。文章指出,北欧国家不仅是高福利,也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国家。通过对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的发展实践的考察,经济发展的好坏只能取决于经济政策及其实施过程的好坏。社会保障的发展并不是经济发展不良的替罪羊。中国近十年来的经济发展态势,恰恰证明了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发展及推进经济改革的巨大功效。

    “不能养懒汉”的理由,就能否定发展社会保障吗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不能养懒汉”无疑是正确的,但这绝对不能成为不发展社会保障和不增进国民福利的理由。文章指出,在社会保障领域指,宁愿养一个懒汉或者少数懒汉,也不应该让多数人因缺乏社会保障而陷入生存恐惧之中。对于懒汉现象,只能通过完善制度并强化管理与监督机制,但千万不能以此为由来否定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

    经济落后,社会保障就可以不足吗
    千万不能以所谓的经济落后来对社会保障严重不足视而不见。文章说,强调经济因素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是正确的。因为经济基础决定着社会保障水平,但从世界范围考察,在落后国家或者经济不发达的国家,经济因素的影响虽然偏大,但依然不是唯一影响因素,对于发达国家或者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高度时,经济因素的影响力必然下降,因为社会追求公平正义和人民福利需求增长都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在中国发展已经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的背景下,多考察一下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等非经济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千万不能以所谓的经济落后来对社会保障严重不足视而不见,更不能以五年前、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的眼光,来看待今日中国之经济发展与经济实力。

    文章最后指出,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的任务并未完成,一套体系完整、制度健全、水平适度并有序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将是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和谐、持续发展的必要且重要的条件,也是满足全体人民共享国家改革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网站地图

GMT+8, 2025-4-21 23: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