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卢中慧
预算管理已成为普遍应用的财务控制手段。值得注意的是,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其预算管理模式各不相同:
1、初创期:资本预算。企业初创时期的净现金流为负值,预算管理的中心是资本投入,资本预算成为控制投资风险的有效手段。
2、成长期:销售预算。成长期的企业,产品渐为消费者认可,经营的重点是扩大市场占有率,需要大量的销售费用投入和吸引客户的信用政策(如赊销、分期付款),因此要补充较多的营运资本,现金流仍然入不敷出。这一阶段,预算管理的重点在于借助预算机制和管理手段来促进营销目标的全面落实,销售预算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
3、成熟期:成本预算。成熟期的企业,产品销售量和价格趋向稳定,现金流状况良好,经营风险较低。企业效益取决于两点:一是自身产品的生命周期和同类(或代替功能)产品的表现;二是企业成本。前者是不可控的,后者是可控的,企业收益取决于其控制成本的力度。因此,成本控制成为这一阶段财务管理的核心。
4、衰退期:现金流预算。衰退期的企业,销售呈现负增长,这一阶段财务管理的重点在于监控现金的有效收回并保证其有效利用。现金流预算管理要求企业的财务系统以现金的收回和合理支出为核心,以防止现金被滥用为目的,并为下一轮新产品开发和新项目投入积蓄资本。
上述预算管理的周期模式主要适用于单一产品的企业,但对多产品企业或多元化经营的集团也具有指导意义。因为无论如何,预算管理均要落实到每一项具体产品的经营活动中,而企业总体的预算方案也需要根据产品所处的不同阶段,统筹协调资金分配和业绩考核指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