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2014年12月22日,我会一直记得这个日子。因为在这天,登录一级建造师查分系统,分数显示我的机电实务顺利通过。平息了激动心情之后的这些天来,一直都想提笔写点什么,记录自己的建造师之路,但因为忙于生活奔波,也没找到合适的时间和思路,就一直搁置着。今天恰逢元旦假期,辞旧迎新的时刻,静下心来写点文字,是为纪念。
1)我的一建考证道路,是从2009年开始的,2010年经历过机电实务95分的失望时刻,心头的情绪,没有确切的语言可以表达,或许,只有同样经历过的同学才能体会吧。那种情绪,混合着失落、不甘、心酸,但当时很清楚的是:情绪里没有重振旗鼓来年继续的念头。随后的2年,我放弃了。
2)2013年,停歇了两年的念头,又复苏了。因为工作环境的原因,我必须要快速的证明自己,而通过建造师考试拿到建造师证书,也算是最实用的一条路了。虽然我很排斥用考证这样的方式去证明什么,但最起码,它证明你曾经为某个目标努力过,这就够了。从2013年5月开始,我制定了四门课程的复习计划,在整个计划里,三门基础课的时间相对较少,只是每天听2个小时的课件;我把最多的时间,留给了机电实务:看书、然后以自己的经验去理解每一个可能遇到的机电安装实务题目。转眼,13年的考试时间就到了,出了考场,我信心满满,因为在机电实务里,我把自己所经历和理解的工程现场的情况,能写的都写上了。但现实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分数下来,三门基础课顺利通过,机电实务却只有可怜的67分,更低了:(。
3)2014年,我又开始了漫长的机电实务备考之路。我开始反思是否是因为自己的复习和答题技巧有问题:通过2013年的机电实务考试,我自己的感觉是仅仅依靠自己的理解来答题是不行的,机电实务答题,看来还是需要参加培训班,寻求一下指点。
背负着如果14年机电实务再不过,就要四门从头再来的压力,我的念头也只剩下一个:必须通过。所以,我开始在网上找帖子、看过来人的经验分享。感觉自己那段时间真的是焦虑,乱了阵脚,空有机电的一些现场经验,面对新版教材(14版教材从300页变为600页),却发现自己没有了头绪。
乔布斯曾经说过:无论是你是否相信,人生中的某些点,都会在将来某个时候串起来。
之所以提到乔神这句话,是因为一篇名为《80后辣妈机电通关干货经验分享》的帖子,看到这篇帖子,应该算是我人生中的某些节点的其中一个,也因此结束了自己无头绪的机电复习状态。如果不是拜读了这篇帖子,我不知道我14年的机电实务会是怎样一个结果。
在拜读这篇帖子的时候,我详细的分析了文章中提到的关于机电实务学习的阶段:梳理熟悉阶段+理解记忆+狂背、默写+调整心态。对比自己,我只是做到了梳理熟悉和理解记忆两个阶段,狂背、默写基本没有,调整心态就更别提了,在当时看帖子之前,心情还TM是焦虑的。突然间,就觉得自己和牛人之间的差距好大;没看到这个帖子之前,还在为自己叫屈:什么阅卷老师嘛,我特么那一句不是现场经验的总结啊,你是看不懂啊还是看不懂啊。看完之后,才明白差距这么大,觉得自己叫屈的想法就像一只小京巴对着藏獒在狂吠:我都学的这么好了,按照现场经验写了这么多了,你咋就看不明白呢?而藏獒可能眼皮都不抬一下,心里还骂一句:这特么是考试,不是写现场经验总结,边儿去。这也就像文章中说的:考试是结果导向,考试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考试看到的就是结果。我也仿佛醍醐灌顶:没有结果的过程,付出再大的努力,也是毫无意义的,不要用苦劳来安慰自己。考试是考试,生活是生活;考试就是可以很快知道结果,过就是过,没过就是没过,扯其他的都没用。
4)关于学习群的建议:要加入一个靠谱的学习圈子,一个充斥着精英和学习疯子的群,能让你看到更拼命的人。14年,我自己也是狂加群,在学习群里,有不同经历的朋友,互相支持,互相分享自己对考点的理解,有出题的,有解答的,在这个氛围下,真的是鼓励自己坚持下来。在我认识的群朋友里面,有0基础报名,刻苦背书,只为给自己孩子树立一个榜样的大姐;有白天在工地忙到吐血,晚上仍然坚持每天两个小时看书的朋友,只为改变自己的现状;这些,随着考试通过,都将成为传说。
5)如果把建造师的备考过程,理解为自己生活的一个部分和一条值得走的路,那么,羡慕别人的生活,并不能为我们自己带来进步,只有我们努力,才有让好的结果出现的可能。
如果你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这或许是一句正确的废话,但如果你理解了,你真的就理解了。
6)每一段岁月,每一段经历,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不应该被辜负。若干年回头,你会感激这段备考建造师的时光。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祝各位后来者顺利通过建造师考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