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12月07日 10:32 信息时报
作者:何雪峰
对成品油销售企业来说,新的定价机制将直接改变目前这种稳定盈利的模式,同时价格波动的频率也会增加。
时报讯 (记者 何雪峰) 传闻已久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将由盯新加坡、纽约、鹿特丹三地
改为盯布伦特、迪拜和米纳斯三地原油价格的消息昨日得到证实。中石化、中石油有关人士表示,此次改动,将直接触动成品油链条中的利益格局,炼油厂全面亏损的状况将彻底改变,而销售企业则存在较大潜在风险。但专家表示,该方案并不符合市场竞争规则,以成本来决定价格,只能是目前的权宜之计。
由盯成品油改盯原油
目前,中国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是从2001年11月起实施的,核心是国内成品油价格改为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价格,以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当国际油价上下波动幅度在5%~8%的范围内时保持油价不变,超过这一范围时由国家发改委调整零售中准价。“但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已基本放弃了这种定价机制,好多次该调却没有调。”业内人士这样告诉记者。今年3月26日,国家发改委在宣布成品油价上调的同时,向地方传达了石油综合配套改革方案,但是,之后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究竟怎么改,却迟迟没有一个明确答案。
最近,传出一个方案,中国的成品油价将不再依据纽约、新加坡和鹿特丹三地成品油价的加权平均值,而是以布伦特、迪拜和米纳斯三地原油价格的平均值为基准,再加上炼油成本和适当的利润空间以及国内关税、成品油流通费等,共同形成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具体内容还未看到,但是我们之前讨论的比较粗的方案就是由盯成品油改盯原油。”中石化、中石油有关人士向记者证实。
油价调整或几天一次
“如果这样改的话,今后成品油价格的调整将会更频繁,可能是几天一次。”中石油华南销售公司有关人士猜测,而中石化广东公司有关人士也认为,调整的时间应该比以前要有所缩短。目前两大石油公司广东有关负责人均表示,对相关企业可能造成的影响还要看调整的幅度和时间,以及各种数的核算。
据介绍,目前这种新方案实际上就是之前“原油成本计算法”的一种衍生,但是广东省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则认为,以成本来决定价格的方法并不合理,他说:“就好像你到商场买东西,不能因为这种商品的成本高就价格一定高,商品价格由市场来决定,以成本定价钱,不利于竞争。”但是他又表示,在目前这种成品油渠道垄断的情况下,也只能作为一种权宜之计。如果这种方案一定要实施,最重要的就是把原油成本、炼厂成本、利润率、调整间距,以及定价规则完全公开,才能消除因为信息不对称,而造成市场上的混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