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0|回复: 0

专家:转向以质量为导向 中国走上优质发展之路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7 19: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12月09日 17:35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12月9日电 就中国内地的经济转型和发展,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在最新发表的评论文章中表示,中国内地正越来越认真地把他们非凡的经济发展重心从数量转向以质量为导向,走上优质发展之路。
  罗奇在最新全球经济评论中分析指出,西方对中国经济的概念主要是建基于其异常庞大的数量规模上,中国人均GDP在过去十五年翻了两番以上,并已从一九九一年时排名全球
第十大经济体跻身成为今天的第四大。拥有十三亿人口的中国,其百分之十年增速创造出来的规模效应之巨大是世界从来不曾经历过的。
  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所有制转型,中国必须实现如此高速增长以抵消因国企改革大量工人下岗而产生的就业压力,单是从一九九七年起,累计下岗工人超过六千万。面对如此庞大的下岗数目,中国领导层加快数量增长战略对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罗奇表示,今天,因国企改革而带来的最震撼日子已过去。这情况缓解了中国对定量经济增长的迫切性和依赖性,并让改革者有机会就经济转型和发展,把焦点转向久被忽略的质量层面上,而这种经济增长特性的转移来得最合时不过。
  罗奇说,中国经济的这种转型三年来已成为内地业界讨论焦点,而聚焦质量策略对中国诸多方面构成重大影响。据他观察,中国目前正采取更积极的态度处理知识产权问题,并全力提升制造业技术质量级别,此举对于环保将意义重大,同时也将能降低中国对能源和其它大宗商品的依赖;此外,罗奇认为,目前中国内地银行贷款质量有着明显的改善,这是避免爆发新一轮不良贷款危机的关键性条件。
  罗奇表示,根据中国政府支持走质量路线的最新颁布的五年计划,中国将直至二~一~年的GDP平均增幅目标降低至百分之七点五的水平。对此,他认为,在中国的增长过程中,质与量的平衡互为影响,作为一台年增长百分之十的增长机器,中国对此调整迎刃有余;唯一对中国增长模式转型可能构成障碍的因素是来自外部的冲击,比如以美国为主的全球增长动力不足、或由美国政府带头基于政治理由爆发的保护主义活动,均是这方面的最大风险。完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17 12: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