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4|回复: 0

2013审计师《企业财务会计》要点梳理:货币政策工具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4-19 12: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货币政策工具  典型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货币供给进行控制的工具----公开市场业务、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另外,利率政策、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指导也是可供选择的货币政策工具。  (一)公开市场业务  1.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是目前多数发达国家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重要和常用的工具。  (1)在经济过热-----减少货币供给量,对经济产生收缩的作用;  (2)在经济萧条-----把货币投入市场,从而增加货币量,对经济产生扩张的作用。  2.公开市场业务优点:  第一,公开市场业务是按中央银行的主观意愿进行的,中央银行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第二,中央银行能以这项政策影响商业银行准备金情况;  第三,公开市场操作的规模可大可小,交易方式和步骤也可以自主安排;  第四,公开市场操作可以逐日进行,如有需要,可以迅速进行反方向操作。  但是,由于金融市场上其他民间债券增加,减轻了公开市场业务的影响力。这一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强制影响力和对公众预期影响力较弱。  【例题·单选题】  1.货币政策工具中的公开市场业务是指:  A.商业银行的全部信贷活动  B.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的活动  C.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的活动  D.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对商业银行贷款的活动  【答案】C  【解析】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触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是目前多数发达国家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贵的重要和常用的工具。  (二)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1.法定存款准备金----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  就是法定准备金率。  2.按照现代货币理论,在市场货币供应量中,一部分称作基础货币。包括居民持有的现金、商业银行自己保有的存款准备金及其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另一部分称作商业银行的派生存款所创造的货币。  3.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控制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从而实现对宏观经济的调节。  (1)在经济过热的时候,中央银行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交存的存款自然就会增加,而用于放贷的资金相应减少,实际上就减少了货币供应量,从而对经济产生收缩的作用;  (2)在经济萧条的时候,中央银行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根据上面所说的原理,实际上增加了货币供应量,从而对经济产生扩张的作用。  (三)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即中央银行再贷款  1.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  2.再贴现政策----指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资金供应量和需求量,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工具。  1)再贴现政策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再贴现率的调整----主要着眼于短期,即中央银行根据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随时调低或调高再贴现率,以影响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刺激或抑制资金需求,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  二是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着眼于长期,对要再贴现的票据种类和申请机构加以规定,可起抑制或扶持的作用,改变资金流向。中央银行通过调高或调低再贴现率,同样可以控制商业银行能够用于放贷的资金量,由此使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产生增减变化,最终实现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  2)调整再贴现率的政策效果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再贴现率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有一种告示效应。如再贴现率升高,意味着国家判断市场过热,有紧缩意向;反之,则意味着有扩张意向,这对短期市场利率常起导向作用。  二是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  【例题·多选题】  调整再贴现率是货币当局给银行界和公众的重要政策信号,提高再贴现率表示货币当局想要:  A.扩大货币供给  B.减少货币供给  C.商业银行提高利率  D.保持货币供给不变  E.商业银行降低利率  【答案】BC  【解析】调整再贴现率的政策效果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再贴现率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有一种告示效应。如再贴现率升高,意味着国家判断市场过热,有紧缩意向;反之,则意味着有扩张意向,这对短期市场利率常起导向作用。二是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  5.与公开市场业务相比,调整再贴现率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有一定的缺陷。  第一,从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来说,由于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只能产生间接的效果,其最终效果取决于商业银行的反应,因而并不是一个良好的政策工具;  第二,从对利率的影响来看,调整再贴现率只能影响利率的总水平,而无法影响利率的结构;  第三,就伸缩性来看,调整再贴现率常引起利率的变动,若随时调整,会令公众及商业银行无所适从,在正常情况下不宜随时变动,使其伸缩性受到影响;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12 08: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