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6|回复: 0

2004年高会资格试点考试《高级会计实务》试题及答案(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9 00: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答案与解析   案例分析题一
  1.王晴关于会计职业道德概念的观点不正确。
  正确的观点是: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2.周雯关于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两者在性质、实现形式上都一样的观点不正 确。
  正确的观点是: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法律制度两者在性质和实现形式上不同。
  在性质上,会计法律制度通过国家机器强制执行,具有很强的他律性;会计职业道德主要依靠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觉性,具有很强的自律性。
  在实现形式上,会计法律制度是通过一定的程序由国家立法机关或行政管理机关制定 的,其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明确的、正式形成文字的成文规定;会计职业道德出自于会计人员的职业生活和职业实践,其表现形式既有成文规定,也有不成文的规范,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信念之中。
  3.姚萍关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内容的观点不全面。姚萍关于“强化服务”的观点不正 确。
  正确的观点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除廉洁自律、强化服务外,还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
  强化服务,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会计人员应当坚持准则,不能无条件服从领导。
  4.范涛关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观点不正确。
  正确的观点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途径包括:会计学历教育、会计继续教育、会计人员的自我修养与教育。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需要内外结合,不能片面强调学历教育,无视或忽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自我教育与修养。
  5.陈进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组织实施的观点不正确。
  正确的观点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力量,不仅依靠财政部门,还需要通过会计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社会舆论等多方面各尽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
  案例分析题二
  1.第八条中,有关由财务部负责人担任预算管理委员会主任的规定不当。
  理由:预算管理委员会承担制定预算目标、政策等预算管理的重要职责,应当由单位负责人担任预算管理委员会主任。
  有关预算管理委员会批准年度预算的规定不当。
  理由:单位年度预算应由其最高权力机构或院长办公会议批准。
  2.第十六条中,有关未列入预算的其他财务开支均由院长审批的规定不当。
  理由:不符合授权批准控制的要求。
  3.第十九条中,有关出纳人员负责登记应收账款、应付账款明细账的规定不当。
  理由:出纳人员不得兼任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4.第三十七条中,有关单笔金额在10万元以下的采购业务由需求部门直接办理采购 和付款业务的规定不当。
  理由:采购和付款业务属于不相容岗位或职务。
  5.第四十六条中,有关财务部负责办理竣工决算和竣工审计的规定不当。
  理由:工程项目的竣工决算与竣工审计属于不相容岗位或职务。
  6.第五十条中,基建工程由行政部审核批准后付款、科研设备安装工程由各有关科研部审核批准后付款的规定不当。
  理由:因工程变更等原因造成价款支付方式及金额发生变动的,应有完整的书面文件 和其他相关资料,并经财务部门审核后付款。
  7.第五十八条中,有关所有对外投资立项审批、提前或延期收回对外投资,转让核销对外投资等均实行院长负责制,由院长审批的规定不当。
  理由:重大投资项目决策实行集体审议联签,提前或延期收回对外投资,转让核销对 外投资等应经集体审议批准。
  案例分析题三
  1.A公司与B公司存在关联方关系。
  理由:A公司拥有B公司60%的表决权股份。
  2.A公司与C公司存在关联方关系。
  理由:C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依赖A公司提供的技术。
  3.A公司与D公司构成关联方关系。
  理由:A公司通过其控股子公司B公司间接拥有D公司的控制权。
  4.A公司与C公司构成关联方关系。
  理由:A公司控制C公司。
  5.B公司与D公司构成关联方关系。
  理由:B公司是D公司的控股股东。
  6.B公司与C公司构成关联方关系。
  理由:B公司和C公司同受A公司控制。
  7.D公司与C公司构成关联方关系。
  理由:D公司和G公司同受A公司控制。
  案例分析题四
  1.(1)融资方案一会导致公司资产负债率由2003年末的50%上升到58.33%。公司每股收益由2003年的0.2元上升到0.26元。
  (2)融资方案二会导致公司资产负债率由2003年末的50%上升到58.33%。
  2007年1月转股后,公司资产负债率降为41.67%。公司每股收益由2003年的0.2元上升到0.46元。
  2007年1月转股后,公司每股收益比2005年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0.42元的水平。
  (3)融资方案三会导致公司资产负债率由2003年末的50%下降到41.67%。
  每股收益由2003年的0.2元上升为0.36元。
  2.(1)应当选择融资方案二。
  (2)理由:公司在2005年和2006年每股收益稳定在O.46元。按照公司现有股利分配政策,每股可按年分得0.46元。即使在2007年1月转股后,每股收益仍保持在0.42元,高于方案一和方案三。
  案例分析题五
  1.事项(1)中,南方公司向A公司销售设备业务相关的收入和销售成本的确认不正确。
  理由:销货方只有在将所售商品所有权上的相关主要风险和报酬全部转移给了购货方后,才能确认相关的商品销售收入。与该设备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尚未全部转移给A公司,不符合收入确认原则。
  2.事项(2)中,南方公司将重组债务账面价值与所转让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营业外收入不正确。
  理由: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南方公司应将重组债务账面价值与所转让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
  3.事项(3)中,南方公司确认设备转让收益240万元及租金费用10万元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在2003年,南方公司应确认递延收益240万元及租金费用2万元。
  理由: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对售后回租(经营租赁)交易,转让方应将售价与所售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递延收益处理,并在租赁期内按照租金支付比例分摊;该分摊额与当年实际支付租金的差额确认为当年租金费用
  案例分析题六
  1.乙公司对事项(1)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乙公司应在2003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中确认预计负债2000万元并作相应披露。
  理由:乙公司的法律顾问认为,乙公司很可能被法院判定为承担相应担保责任,且该项担保责任能够可靠地计量。
  2.乙公司对事项(2)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乙公司应在2003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中确认预计负债300万元并作相应披露。
  理由:乙公司利用E公司的原专利技术进行产品生产实质上构成了对E公司的侵权, 因而负有向E公司赔款的义务。此外,按照公司法律顾问的意见,该项赔款义务能够可靠地计量。
  3.乙公司对事项(3)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乙公司应在2003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中确认其他应收款60万元并在附注中作相应披露。
  理由:F公司对判决结果无异议,承诺立即支付50万元赔款及诉讼费10万元,根据F公司财务状况判断,其支付上述款项不存在困难。
  案例分析题七
  1.(1)事项1中已报废齿轮损失属于按原制度核查的损失。
  理由:按原制度规定,存货报废时应将其发生的净损失计入发生当期损益(或该损失属于企业应确认而未确认的损失)。
  应确认的损失金额为1200万元。
  事项1.中的原材料价值期末计价损失属于按新制度预计的减值损失。
  理由:按新制度规定,存货在期末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
  应计提减值损失金额为200万元。
  (2)事项2中预计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扣除按原制度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后的部分属于按新制度预计的减值损失。
  理由:按新制度规定,对于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并确认相关的减值损失。
  应收账款应确认的坏账损失为1150万元。
  其他应收款应确认的坏账损失为240万元。
  (3)事项3中短期投资期末计价损失属于按新制度预计的减值损失。
  理由:按新制度规定,短期投资在期末应按照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
  应确认的短期投资跌价损失的金额为80万元。
  (4)事项4中固定资产期末计价损失属于按新制度预计的减值损失。
  理由:按新制度规定,如果有迹象表明固定资产已发生减值,应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应确认的减值损失金额为140万元。
  (5)事项5属于按原制度核查的收益。
  理由:按新制度规定,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应作为发生当期的营业外收入处理,公司未按原制度规定处理。
  应确认的收益金额为400万元。
  2.执行新制度前应核销的损失总额=1200-400+200+1150+240+80+140=2610(万元)。
资产负债表(简表)
编制单位:中兴公司 2004年1月1日 单位:万元资产
年末数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年末数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前
调整后
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
8000
8000
短期借款
1200
1200
短期投资
940
940
应付账款
1600
1200
减: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80
应付福利费
390
390
应收账款
10000
10000
其他应付款
1100
1100
减:坏账准备
50
1200
流动负债合计
4290
3890
其他应收款
300
300
  
  
  
减:坏账准备
  
240
长期负债
  
    
存货
6000
4800
长期借款
900
900
减:存货跌价准备

200
应付债券
3000
3000
流动资产合计
25190
22320
长期负债合计
3900
3900
固定资产:
  
  
所有者权益:
  
  
固定资产原价
3240
3240
实收资本
8000
8000
减:累计折旧
1240
1240
资本公积
4000
4000
固定资产净值
2000
2000
盈余公积
3200
3200
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40
未分配利润
3800
1190
固定资产净额
2000
1860
所有者权益合计
19000
16390
资产总计
27190
24180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合计
27190
24180
  案例分析题八
  1.
项目
乙公司相关比率
2003年初
2003年末
2003年度
一、偿债能力指标
  
  
  
1、流动比率
1.35
1.6
  
2、速动比率
0.55
0.48
    
3、资产负债率
70%
65.15%
  
4、利息倍数
  
  
3
二、营运能力指标
  
  
     
1、应收账款周转率
  
  
9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40天
3、存货周转率
  
  
1.6
4、存货周转天数
  
  
225天
5、总资产周转率
  
  
0.8559
三、盈利能力指标
  
  
   
1、主营业务报酬率
  
  
41.69%
2、总资产报酬率
  
  
13.71%
3、净资产报酬率
  
  
18.84%
四、发展能力指标
  
  
   
1、总资产增长率
  
  
4%
2、净资产增长率
  
  
20.8%
五、市场评价
   
  
      
1、市盈率
   
40
      
2、股利收益率
   
0.025
      
3、市净率
   
6.89
      

  2.(1)偿债能力分析:
  乙公司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利息倍数均低于行业平均值,前两项指标均已低于公认的财务安全线,资产负债率高于行业平均值,表明乙公司偿债能力较弱。
  (2)营运能力分析:
  乙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高于行业平均值(或乙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短于行业平均值),表明乙公司应收账款周转较快。
  乙公司的存货周转率远低于行业平均值(或存货周转天数长于行业平均天数),表明乙公司存货周转速度较慢。
  (3)盈利能力分析:
  乙公司的主营业务报酬率高于行业平均值,表明乙公司在销售环节的盈利能力较强。
  乙公司的总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报酬率却低于行业平均值,表明乙公司总资产的盈利能力和净资产盈利能力较弱。
  (4)发展能力分析:
  乙公司的总资产增长率高于和净资产增长率大致等于行业平均值,表明乙公司具备行业平均的发展能力。
  (5)市场评价分析:
  乙公司的股利收益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市盈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表明该公司投资价值相对较低。
  3.按照乙公司2003年末的市盈率估算,乙公司的市场价值为:1248×40=49920(万元)。
  按照比较正常的行业平均市盈率估算,乙公司的市场价值为:1248×30=37440(万元)。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9 10:4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