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时间记清喽 9月23日 星期六 上午9:00-10:30《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下午14:00-16:30《法律基础知识》(报考法院、检察院系统的考生)《申论》(报考沈阳市地税系统的考生) 最新动向 搞定申论先看五大变化 每年公务员考试的热点问题在一定意义上成为整个社会重点问题的缩影,不仅报考公务员的考生们关注,不少社会人士也在关注。而今年的公务员考试有什么新动向? 连线专家:中公网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李永 新变化一:文体灵活了 截至2004年,申论考试一般以一篇评论文体结束。不过近年来,在文体方面的变化开始发生。比如2004年,辽宁省就曾把针对青少年教育问题作为申论话题,以写一篇倡议书作为结束。倡议书的体裁在过去是没有出现过的,这也就要求考生们要尽量熟悉更多的公文体裁。 变化二:问题更热了 以中央机关公务员考试为例,从2000年开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问题,到2001年的“PPA”问题、2002年网络与生活关系问题、2003年安全生产问题以及2004年交通拥堵问题,考点都集中在社会热点上。这一思路将继续指导2006年公务员考试的命题工作,因此,2006年的申论考试的背景材料还要在与时政相关的一些社会热点中选取。 变化三:考查概括能力 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的问题部分中,对考生概括能力考查有两道题,总分数达到了45分,这显然成为了考试的重点。从试后的分析来看,考生普遍对概括把握不准,成为了失分的重点。因此,考生必须在平时加强对概括能力的练习,尤其是对抽象概括能力的练习。 变化四:注意提出对策 近年来,提出对策部分的提问形式变化最大,以往是让考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但现在变成命题人已经把对策提出来了,考生的任务是选择哪一个更有效,同时要说明原因。变化五:评论成新宠 2005年中央机关公务员申论考试的文章部分是以“评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为题,写一篇800 1000字的文章。这与以往写一篇议论文或申论性文章虽然没有本质不同,但在文章的形式与结构上的差别却很大。 重点提醒 考场违纪三年不得参考 专家提醒:沈阳市人事局考试中心主任陈雷 抓住热点、平和心态是成功通过公务员考试的关键。沈阳市人事局考试中心提醒考生,千万不要把希望寄托在考场作弊或者其他不正当的方法上,今年人事部门已经针对公务员考试中出现的违纪现象制定了相当严格的处理办法。 按照规定,凡是在公务员考试当中出现违纪现象的考生,人事部门都会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最严重者不仅将被驱出考场、取消当年的考试资格,而且在未来的三年内也将被拒绝参加公务员考试。 同时,今年人事部门也出台了《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应考人员违纪处理规定》,规定中,对公务员考试中出现的违纪现象和相应的处理办法做了界定。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外填写姓名、准考证号或作任何标记;没在规定的考场和座位上参加考试;偷换试卷,传递纸条或其他物品;伪造证件;替考;携带禁用的电子设备;未经监考人员许可提前退场……这些行为都在违纪之列。 他山之石 全国各地今年申论考啥 对于素来以贴近时事著称的公务员考试来说,每一年的热点内容也不尽相同。考生应尽量对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公务员考试的关注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来加强自己对时事的了解程度,下面是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公务员考试申论的热点问题。 连线专家:辽宁省人才中心研究员刘晓峰 2006年5月,山东:通过证人作证制度、见义勇为保护制度切入社会主义荣辱观。 2006年4月,吉林:通过户籍制度的历史及现状,直指户籍制度的弊端,引出户籍制度改革问题。 2006年4月,上海:新录用公务员下基层实习制度。 2006年4月,安徽和重庆:高校滥排名问题。 2006年4月,天津:节约型社会问题。其中的“节约”一是指相对浪费而言的节约。二是要求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能源需求实行减量化。 2006年3月,江苏:国人热心过洋节冷落传统节日,提出将传统节日与弘扬民族文化结合。 2006年1月,江西: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要解决该问题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 2006年1月,黑龙江:城市垃圾处理、收费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