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2|回复: 0

[申论] 16年国考申论范文:用人制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07: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河北省科学院近些年在体制改革、调整职工岗位时接连出现正教授看大门、副研究员和在职研究生坐传达室发报纸的情况。对此,院方领导人认为这是改革中的“阵痛”,而当事人却直喊冤,认为是院方对他们不公正,是用人上的“人治”因素在作怪,是人才浪费。   把改革后出现的不合理、不公正、不客观的结局,说成是改革的“阵痛”,以此来消减人们心存的不满意,这是一些人 喜欢用的招数。因为,让教授看门,让研究生发报纸,肯定是无法让人们理解的,于是冠以改革的名义,人们接受起来自然就容易些。至于是不是造成了人才的浪 费、人才资源配置的不合理,这些人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这种借“阵痛”来敷衍公众,本身就是对阵痛的曲解。因为“阵痛”中蕴藏着对新生命的期待。改革开放搞了二十多年了,一些地方科研体制改革还处于这样的阶 段,显然是科研体制未能跟上国家整体发展的步伐。这些地方的科研体制改革搞到今天,还在改革初期竞争上岗之类的试验阶段中兜圈子,还在以浪费人才资源作为 代价,我们看不出有什么希望,几乎可以说是人才要“胎死腹中”。

  有些人可能要说,教授看大门又何妨?再说刘志明教授是自愿到下属单位搞经营的,如果当时经营成功了,他恐怕不会 再回到单位搞科研业务,既然他对自己的前程做了重新定位和选择,他就应该为自已的选择承担风险,不能在经营失败之后才想到重新回单位。因为单位没有义务为 他奉上“双保险”。毕竟该科学院1992年搞了第一轮人事制度改革,通过定编定岗、竞争上岗,人员“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教授可以随意去留,这就会影响 到人事改革公平公正的实施,影响到规章制度的执行,造成新的不公平、不公正。
  此话有一定的道理,问题在于,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初级阶段”的社会来说,让教授去看大门、在职研究生去发报纸, 是不是有些过于“奢侈”?无论人事制度怎么改革,其目的都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让人才脱颖而出,因此改革与尊重人才并不矛盾。就我国的国情而 言,人才也远没有奢侈到看大门、发报纸的地步。科研体制改革如果不能保护人才,为人才成长创造好环境,或者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而让高级知识分子离开自已所 从事的事业,去干粗活、简单的活,这样的改革就是荒唐的。 考试大提供
  其次,改革在实现人才“能上能下”的同时,也给了单位领导更大的用人权,领导的判断水准及个人素质在用人上显得尤为重要。而谁来监督人才使用的公正、公平、科学、合理,则是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9 02:4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