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2|回复: 1

2016年江西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冲关密卷及答案(2)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10: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2012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心理学》冲关密卷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学习的主体因素指(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手段
D.教学环境
2.问一名4岁儿童:“你有兄弟吗?”他回答:“有。”兄弟叫什么名字?”他回答:“吉姆。”但反过来问:“吉姆有兄弟吗?”他回答:“没有。”这说明儿童思维具有( )。
A.单维性
B.不可逆性
C.自我中心性
D.抽象逻辑性
3.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4.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 )。
A.25%
B.50%
C.75%
D.100%
5.( )认为所掌握的内容越基本、越概括,则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也就越能产生广泛的迁移。
A.布鲁纳
B.桑代克
C.贾德
D.维纳
6.元认知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 )。
A.自我控制
B.自我认知
C.自我指导
D.自我学习
7.衡量品德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 )。
A.道德情感
B.道德信念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
8.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
A.既定疑点
B.理论假设
C.刺激情境
D.给定途径
9.(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
B.性格
C.态度
D.气质
10.儿童厌学症的主要表现是( )。
A.缺少学习技能
B.过度焦虑
C.注意力缺陷
D.对学习不感兴趣
11.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 )。
A.斯金纳
B.普莱西
C.加涅
D.布鲁纳
12.布鲁纳对( )的教学设计提出了四项原则。
A.启发式教学
B.情境教学
C.合作学习
D.程序教学
13.( )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
A.课堂纪律
B.学生守则
C.课堂常规
D.班级日常规范
14.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表明课堂气氛具有( )。
A.不可知性
B.独特性
C.即时性
D.独创性
15.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 )。
A.准则与控制
B.约束与规范
C.指引与导向
D.加强与规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 )。
A.符号学习
B.上位学习
C.概念学习
D.下位学习
E.命题学习
2.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 )。
A.主观主义
B.客观主义
C.环境主义
D.强化
E.发现学习
3.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 )。
A.动作学习
B.知识学习
C.技能学习
D.经验学习
E.行为规范学习
4.数学学习中由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的转化,属于( )。
A.自上而下的迁移
B.自下而上的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
E.水平迁移
5.结构化指教材内容的各构成要素具有科学的、合理的逻辑联系,能体现事物各种内在关系,如( )。
A.上下关系
B.平行关系
C.并列关系
D.网络关系
E.交叉关系
6.每个人的工作最佳时间不同,主要存在哪三种变化模式?( )
A.先高后低
B.先低后高
C.中间低两头高
D.中间高两头低
E.白天高晚上低
7.应用指将所学材料应用于新的情境之中,包括( )的应用。
A.概念
B.规则
C.方法
D.规律
E.理论
8.行为目标的陈述要具备哪几个要素?( )
A.具体目标
B.产生条件
C.行为标准
D.课程目标
9.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 )。
A.强化法
B.代币奖励法
C.行为塑造法
D.示范法
E.暂时隔离法
10.自我肯定行为有哪些表现?( )
A.请求
B.接受
C.拒绝
D.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

三、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教育心理学中的教学环境是指社会环境。( )
2.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主要是指横向的维度。( )
3.性格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也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 )
4.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
5.任务分析指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为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 )
6.行为塑造法的优点是可使奖励的数量与学生良好行为的数量、质量相适应。( )
7.创造性与智力二者是相互独立的。( )
8.态度与品德两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 )
9.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以非正常学生为主,对于正常学生没必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
10.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
11.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互补的。( )
12.班内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行为会形成定型的期望,他们期望教师以某种方式进行教学和课堂管理。( )
13.教师期望通过四种途径影响课堂气氛:第一是接受,第二是反馈,第三是输入,第四是输出。( )
14.在确定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时,常用的三个指标是信度、效度和强度。( )
15.根据研究结果,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在课时计划、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后教学评价三方面存在差异。( )
四、情境分析题(共25分)
(一)(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请问:
1.你是否赞成这种做法?( )[单选题]
A.赞成
B.不赞成
2.依据心理学相关知识,教师的这种做法符合什么规律?( )[多选题]
A.知觉选择规律
B.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对比规律
C.刺激泛化与分化规律
D.练习律
(二)(本大题1小题。共6分)
在一个班级中,忽然来了一位从地震中幸存的学生。这位学生身心受到了严重的创伤,为此张老师交代同学要善待他、帮助他以及爱护他,张老师同时也把很多精力都放在了他身上,对他呵护备至。最后,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这位在地震中受到伤害的学生日益开朗起来。
这则材料中张老师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多选题]
A.暗示教学法
B.情境教学法
C.愉快、成功教学法
D.讲授法(三)(本大意1小题,共7分)
一位同学课堂发言精彩,教师说:“表扬他!”同学一起竖起大拇指说:“你真棒!”
请问,你如何评价这位教师的表扬方式?( )[多选题]
A.这种表扬方式是教师们对肯定性评价的初期尝试
B.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使学生的评价方式更多元化
C.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D.能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精神,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14: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
2.B【解析】可逆性指改变人的思维方向,使之回到起点。处于前运算阶段儿童不能这样思维。
3.B【解析】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儿童做对了某件事后得到成人的物质奖励或表扬属于正强化。
4.B【解析】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难度适中,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难度过低或过高的任务。
5.A【解析】题干所述是布鲁纳提出的。
6.A【解析】元认知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
7.C【解析】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最重要的标志。
8.C【解析】由问题的定义可知C项正确。
9.C【解析】态度是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10.D【解析】对学习不感兴趣是儿童厌学症的主要表现。
11.A【解析】程序教学的创始者通常被认为是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莱西。但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却是斯金纳。
12.A【解析】布鲁纳对发现教学的教学设计提出了四项原则,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
13.C【解析】略。
14.B【解析】课堂气氛具有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
15.A【解析】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二、多项选择题
1.ACE【解析】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是根据知识学习的复杂程度和知识的存在形式划分出来的。
2.BCD【解析】行为主义基本主张有客观主义、环境主义和强化。
3.BCE【解析】略。
4.BC【解析】数字运算对字母运算的影响是积极的,因此是正迁移;数字运算是下位的、较低层次的,因此是自下而上的迁移。
5.ACE【解析】教学内容一体化要体现事物的上下、并列,交叉等关系。
6.ABD【解析】学习时,随着学习的进行,人的精神状态和注意力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存在三种变化模式:先高后低;中间高两头低;先低后高。
7.ABCDE【解析】应用指将所学材料应用于新的情境之中,包括概念、规则、方法、规律和理论的应用。
8.ABC【解析】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行为目标的陈述具备三个要素:具体目标;产生条件;行为标准。
9.ABCDE【解析】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暂时隔离法、自我控制法。
10.ACD【解析】自我肯定行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请求;拒绝;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

三、是非判断题
1.×【解析】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
2.×【解析】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主要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
3.√【解析】略。
4.√【解析】略。
5.√【解析】略。
6.×【解析】代币奖励法的优点是可使奖励的数量与学生良好行为的数量、质量相适应。
7.×【解析】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在某种条件下又具有相关性。
8.√【解析】略。
9.×【解析】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以正常学生为主。
10。√【解析】略。
11.√【解析】略。
12.√【解析】略。
13.√【解析】略。
14.×【解析】在确定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时,常用的三个指标是信度、效度和区分度。
15.√【解析】略。
四、情境分析题
(一)1.A
2.AB
(二)ABC
(三)ABCD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13 15:4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