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押题密卷及答案(6)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
A.陶行知
B.廖世承
C.潘菽
D.蔡元培
2.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是指智商至少达到多少的儿童?( )
A.130
B.140
C.150
D.160
3.经典条件反射的创始人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华生
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近景性内部动机
B.近景性外部动机
C.远景性内部动机
D.远景性外部动机
5.儿童在家庭中养成了爱劳动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也会在学校中表现出来,这是( )。
A.知识的迁移
B.技能的迁移
C.行为规范的迁移
D.学习经验的迁移
6.对遗忘原因的一种最古老的解释理论是( )。
A.消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7.根据反映活动深度的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与( )。
A.记忆知识
B.直观知识
C.理性知识
D.应用知识
8.以下方法不属于教师能促进学生做笔记和复习笔记的是( )。
A.讲演慢一点
B.重复复杂的主题材料
C.呈现做笔记的线索
D.在黑板上将所有信息罗列出来
9.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是( )。
A.6岁
B.7岁
C.8岁
D.9岁
10.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就属于( )。
A.伦理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直觉的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11.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艾里斯
D.雅各布松
12.反复检查个人的衣服鞋袜是否整齐属于下列哪种强迫行为?( )
A.强迫性洗手
B.强迫性计数
C.刻板的仪式性动作
D.强迫性自我检查
13.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 )。
A.教学程序
B.教学过程
C.教学事项
D.教学方法
14.提出掌握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
A.华生
B.杜威
C.加涅
D.布卢姆
15.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是( )。
A.班级文化
B.组织制度
C.凝聚力
D.班级管理
16.群体间竞争的效果取决于( )。
A.人际关系
B.人际交往
C.班级氛围
D.群体内的合作
17.教师角色扮演的先决条件是( )。
A.教师角色认知
B.教师角色体验
C.教师角色期待
D.没有正确答案
18.少年期指( )。
A.3岁~6、7岁
B.11、12岁~14、15岁
C.6、7岁~11、12岁
D.14、15岁~25岁
19.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时,错误的做法是( )。
A.课堂练习的布置与教学目标一致
B.练习题的设计富于变化,并有适当的难度
C.教师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
D.只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性的练习
20.“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是教师成长历程中哪个阶段的表现?( )
A.关注自我阶段
B.关注生存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学媒体包括( )。
A.投影
B.录像
C.计算机
D.黑板
E.图片
2.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 )。
A.主观主义
B.客观主义
C.环境主义
D.强化
E.发现学习
3.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 )。
A.动作学习
B.知识学习
C.技能学习
D.经验学习
E.行为规范学习
4.数学学习中由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的转化,属于( )。
A.自上而下的迁移
B.自下而上的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
E.水平迁移
5.结构化指教材内容的各构成要素具有科学的、合理的逻辑联系,能体现事物各种内在关系,如( )。
A.上下关系
B.平行关系
C.并列关系
D.网络关系
E.交叉关系
6.每个人的工作最佳时间不同,主要存在三种变化模式( )。
A.先高后低
B.先低后高
C.中间低两头高
D.中间高两头低
E.白天高晚上低
7.下列因素属于学习环境的设置的有( )。
A.流通的空气
B.适宜的温度
C.空间范围
D.室内布置
8.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学校情境中常见的问题形式?( )
A.教师课堂中的各种形式的提问
B.各种类型的课堂
C.课后练习
D.课后习题
E.课后作业
9.下列哪些因素有利于孩子的创造性的培养?( )
A.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
B.对子女的要求不过分严格
C.对子女的教育采取适当辅导策略
D.家庭气氛比较民主
10.下列哪些方法可以训练发散思维?( )
A.用途扩散
B.结构扩散
C.方法扩散
D.形态扩散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__________或__________。
2.20世纪60年代,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__________,注重为__________服务。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__________,组织__________,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4.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联的,来源于对__________。
5.强化动机理论就其主要倾向来说,是__________。
6.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__________。
7.问题空间是个体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__________,包括问题的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由前者过渡到后者的各中间状态和有关操作。
8.能否有效地提出假设,受__________与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
9.教师在教授思维方法时,应遵循__________的方式。
10.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动机
2.自我效能感
3.教师威信
4.自我意识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简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2.简述教学评价的功能。
3.简述教学评价的分类。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3分)
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教师为什么应全面关心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