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押题密卷及答案(7)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2.终身教育思想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欧洲,由( )首先提出。
A.保罗.郎格朗
B.杜威
C.洛克
D.卢梭
3.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文化
D.政治经济制度
4.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差异性
5.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 )能力为标志。
A.创造
B.学习
C.生殖
D.思考
6.认为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学家是( )。
A.陈鹤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陶行知
7.素质教育是以( )为重点的教育。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8.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 )。
A.潜在性
B.现实性
C.特殊性
D.可塑性
9.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 )。
A.管理能力
B.控制能力
C.教育能力
D.研究能力
10.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A.内容改革
B.方法改革
C.课程改革
D.途径改革
11.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智力、能力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知识、智力、情感
12.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 )。
A.注意力
B.观察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
13.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 )。
A.重要力量
B.主要力量
C.内部动力
D.外部动力
14.课的类型的划分依据为( )。
A.教学任务
B.教学内容
C.教学规律
D.教学原则
15.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课外教学
C.现场教学
D.课堂教学
16.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
A.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7.实施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B.课外校外活动
C.劳动
D.共青团活动
18.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 )。
A.交往
B.学习
C.课堂
D.课外活动
19.教学管理的核心是( )。
A.教学思想管理
B.常规管理
C.教学质量管理
D.教学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
20.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B.目标一致的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
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 )。
A.模仿性
B.意识性
C.规律性
D.社会性
E.复杂性
2.学校精神文化分解为四种基本成分(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价值成分
D.理想成分
E.理性成分
3.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 )。
A.对学生的研究
B.对教师的研究
C.对社会的研究
D.对学科的研究
E.对教材的研究
4.测验和考试是用来检查教学的手段,应把握的原则有( )。
A.客观性原则
B.计划性原则
C.随机性原则
D.指导性原则
E.发展性原则
5.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是( )。
A.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B.是班集体的设计者
C.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D.是班级的教育者
E.是班级制度的贯彻者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__________和佛教手中。
2._________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3.美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胎儿的发育大部分是由基因制约的,这种由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的机制就是_________。
4.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_________报告中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第一次在党的报告中全面、完整、系统地表述教育方针。
5.身心健康权包括保护未成年学生的_________、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内容。
6._________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
7.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_________决定,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8.教学所传授的基础知识,是指形成各门学科的_________、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其系统。
9.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类型数,课可以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10.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是“_________”地统一过程。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校文化
2.个体身心发展
3.教学模式
4.直观性原则
5.陶冶法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政治经济制度是如何制约教育的?
2.课程实施中的基本问题有哪些?
3.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六、论述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1.论述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之间的关系。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如何理解?应如何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