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吞我国土:俄国也是我中华民族世仇大敌
苏联曾准备用几百万吨级的核弹头灭亡中国 1969年珍宝岛冲突爆发后,苏联领导层反应十分强烈。以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元帅、部长助理崔可夫元帅等人为首的军方强硬派主张"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准备动用在远东地区的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当量几百万吨级的核弹头,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等重要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1969年8月20日,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奉命在华盛顿紧急约见了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向他通报了苏联准备对中国实施核打击的意图,并征求美方的意见。苏联的意图非常明显:在中美关系当时也很尖锐的情况下,如果苏联动手,让美国至少保持中立。第二天一早,基辛格到白宫时,发现尼克松早已急不可耐:"说吧,亨利,碰上了什么麻烦事?"基辛格拿出十几张写满字的纸放到桌上说:"看看吧,苏联想对中国使用核武。多勃雷宁先生同我深谈了一夜。克里姆林宫的几个家伙决定用核导弹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的威胁,现在他们来征求我们的意见。"尼克松在同他的高级官员紧急磋商后认为西方国家的最大威胁来自苏联,一个强大中国的存在符合西方的战略利益。苏联对中国的核打击,必然会招致中国的全面报复。到时,核污染会直接威胁驻亚洲25万美军的安危。最可怕的是,一旦让他们打开潘多拉盒子,整个世界就会跪倒在北极熊的面前。美中30年来积怨甚深,直接告诉中国,他们非但不会相信,反而会以为我们在玩弄什么花招。最后决定"让一家不太显眼的报纸把这个消息捅出去,美国无秘密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勃列日涅夫看到了也无法怪罪我们。" 1969年8月28日,在醒目位置刊登了一则消息,题目是"苏联欲对中国做外科手术式核打击",文中说:"据可靠消息,苏联欲动用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几百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对中国的重要军事基地酒泉、西昌导弹发射基地、罗布泊核试验基地,以及北京、长春、鞍山等重要工业城市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则消息立即在全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勃列日涅夫气得发疯。中国当然更不会像基辛格所说的"但愿中共领导看到了这则消息,千万不要随后扔掉"。毛泽东听取了周恩来的汇报后说:"不就是要打核大战嘛!原子弹很厉害,但鄙人不怕。"同时果断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方针,全国很快进入了"要准备打仗"的临战态势,许多企业转向军工生产,国民经济开始转向临战状态,大批工厂转向交通闭塞的山区、三线,实行"山、散、洞"配置,北京等大城市开挖地下工事。 1969年9月16日,伦敦登载了苏联自由撰稿、实为克格勃新闻代言人的维克多路易斯的文章,称"苏联可能会对中国新疆罗布泊基地进行空中袭击"。对中国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的阴云又一次笼罩中华大地。美国明白,维克多的文章是对美国的一个试探!更是对中国的示警。 60-70年代苏联不敢对中国轻举妄动的原因 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有充分的准备,包括反侵略的精神准备和战争准备。1964年10月中国原子弹的爆炸成功,作为重大的技术成就,体现了人类的智慧、毅力与决心,对于民族自信心的树立或重建,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中国发展核武器,一直坚持三个宗旨,即保证不首先使用,目的是为了防御,最终目标是彻底销毁核武器。对于试图发动核战争的“新沙皇”来说,中国的核武器是不可忽视的反击手段。中国当时最主要的轰炸机“轰―6”,是一种亚音速中型轰炸机。它是在50年代苏联獾式轰炸机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虽然在1970年才首次报道进行大量生产,但在1968年就开始服役了。珍宝岛之战期间它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它可以装备一个百万吨级的核弹,已对苏联的乌拉尔以东地区摆出了一种威慑的姿态。1972年,中国部署这种轰炸机的数量已达到100架。从1969年开始,到1970年,部署在中国东北、西北的中程导弹已达50枚。由于这种导弹的射程可以达到新西伯利亚城,当苏联1969年开始在中国部署重兵时,中国增加了部署的数量。如果苏联要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其决策者就不能不考虑到:它所面对的对象不仅不像捷克斯洛伐克那样软弱,而且有能力进行核报复,中国可以从中苏边境的任何一个地方向苏联领土纵深发动进攻。 有人认为,苏联既然无法大量实际使用核武器,那么它无疑可以选择另外一条途径,即依靠有限战争和常规兵力进行闪电战,谋求在短期内取得军事胜利。苏联的决策者们不是没有打过这种如意算盘。 索尔兹伯里的《中苏战争》写道:“苏军的作战设想,是通过核攻击使敌人陷于瘫痪,然后通过装甲部队的闪电式攻击,使中国在几天之内完全丧失战斗力。” 与全面核战争不同的是,核攻击只限于严格限定的目标。苏联如果对中国进行局部核战争,那么一般地说,它将避开城市地区而集中攻击下述目标:(1)中国的中程弹道导弹和准中程弹道导弹基地;(2)作为轰炸基地的机场;(3)强大军团集结地区;(4)在边界上同苏军对峙的兵力;(5)生产核武器和导弹的地区,等等。在攻击中,将尽可能使用低威力的战术核武器,即大量使用千吨级威力的核武器。 恶邻沙俄与阴谋推行"东方路线"的苏俄 由马克思主义号召和发动起来的共产革命,因声称"工人阶级没有祖国",所以,它才以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即要"得到整个世界",来作为它明确的最终目标。酷似中世纪罗马教廷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共产国际,其宗旨,一是为了统一世界共产革命的组织,二是为了发动和指挥世界各国的共产革命,三是保有对于共产革命理论的权威解释权,以卫护正宗,反对异端。第一、第二国际虽然在不要祖国和祖国也不要他们的马克思及恩格斯领导下,在欧洲并企图在全世界发动共产革命;第三国际则在列宁和斯大林的建立和把持下,将世界共产革命变成了既要忠于苏俄又要保卫苏俄的,没有祖国和不要祖国的革命。一九二九年斯大林在派兵大举侵略中国时,就曾对中共指示称:"谁决心绝对地、无条件地、公开地和忠诚地捍卫苏联、保卫苏联,谁就是革命者";"谁决心绝对地、毫不动摇地、无条件地捍卫苏联,谁就是国际主义者。" 苏俄促使日本南进的阴谋 苏日中立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一)缔约国双方保证维持相互间之和平与友好邦交,互相尊重对方领土完整与神圣不可侵犯性;(二)倘缔约国之一方成为一个或数个第三国敌对行动之对象时,则缔约国之他方,在冲突期间,即应遵守中立;(三)本约有效期限五年。另附一项宣言称∶「苏日双方政府为保证两国和平与友好邦交起见,兹特郑重宣言∶苏俄誓当尊重满洲国之领土完整与神圣不可侵犯性,日本誓当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之领土完整与神圣不可侵犯性。」(注一) 当此一条约签订之日,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对德国驻俄大使强调说∶「这一条约对于日本是非常重要的,它将是加于中国国民政府的一项极大的压力,可能由此而容易迫使中国屈膝求和;同时日本对抗英美的地位也因此增强了。」(注二)俄共真理报亦於四月十五日发表社论称∶「这一条约不但有助於和平的增强,同时也为日俄两国伟大人民的真实善邻友好关系开启一条大道!这种关系是日俄两国为发展相互的历史的途径所必需的。 杨振宁论苏俄的侵略性 苏联人特别反东方。一天傍晚,吃过饭以后,我与几个苏联著名物理学家一起散步,我于是告诉他们我看这幅油画的经验,接着我又告诉他们关于物理学家彼得弗若昂地(芝加哥大学物理教授)的故事。彼得对我说,他个人观察的结果是,苏联人民有很多反日本人的行动。莫斯科到处都是日本游客,而他观察到为数不少的歧视行动。我们在莫斯科相遇的时候,他第一句问我的话就是:你有没有遭受到反东方人的行动。我说没有。那大概是因为萨沙一直陪着我的缘故。他替我买票,兑换钞票等,所有我没有与苏联民众真正接触。 我对几位苏联物理学家讲了上述的事情,我说我的感觉是:在俄国民族心底里有一种反东方的意念,这是由于苏联政府对****的鼓励,加上有一股深远的反东方人的传统,同时他们对19世纪西方人把俄国列作"东方"深表愤恨。我请他们评论,这是不是真的。他们马上用俄语激烈辩论起来,几分钟后,其中一个对我说这有一点真实性。你问我苏联是否对中国有侵略性,人们应当信中国的话还是信苏联的话,我想只要你阅读一下这一类书,你马上便会信服:苏联是世界上最具侵略性的国家之一,而且它是最危险的国家。 林则徐说:[亡中国者,终为俄罗斯!] 俄人用武力来侵扰我们的边境,自满清入关以后,就开始了;直至民国三十六年伊宁事件为止,不知若干次。因为,军事的侵略,是公开的劫掠,众目睽睽,没有人不知道是强盗行为;只要稍微涉猎中、俄关系历史的人,都会明白,用不着详细加以解说。我们统计,自一****四年起,到大陆沦陷为止,俄国掠夺我们边疆的土地,先后共有五十四次之多。中国领土被占的面积,包括外蒙古在内,共有六百五十七万八千八百二十平方公里,约为我原有领土的三分之一;而与我们现有领土一千二百万平方公里比较,则已有一半的土地被俄国占领去了。这样大的仇恨,我们是永远忘不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