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说明:本场考试共计72题,分为4种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和情景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个小时。)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30分)
1.反映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的特征称为(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2.巴甫洛夫经典实验“条件反射”中用的动物是( )。
A.鸽子
B.猩猩
C.狗
D.白鼠
3.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我们称为( )。
A.迁移
B.正迁移
C.水平迁移
D.具体迁移
4.从解决问题的过程来看,其首要环节是( )。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5.学生解答问题时,“一题多解”探求多种答案。这种思维方式是( )。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概括思维
D.间接思维
6.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
7.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的是( )。
A.配置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标准参照评价
D.常模参照评价
8.在智力技能形成过程中需要把智力活动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予以实施的阶段是( )。
A.原型定向
B.操作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9.通过观察事物、演示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方式获得直观经验属于(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知识直观
10.信息能长时间保留下来,容量没有限度的记忆是( )。
A.短时记忆
B.瞬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感觉记忆
11.学校规定学生做作业必须用蓝笔,教师批改作业必须用红笔。这是运用了感知的哪一条规律?( )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12.学生学习是为了赢得地位和自尊,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
A.附属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认知内驱力
D.内部求知欲
13.我们平时称为“天才”的人智商(IQ)一定要超过( )。
A.100分
B.120分
C.140分
D.200分
14.需要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在形成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后才发生迁移。这是( )。
A.一般迁移
B.同化迁移
C.顺应迁移
D.重组迁移
15.“当我们学到了更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以后,高级的观念可以代替低级概念,使低级概念遗忘,从而减轻记忆负担。”这种思想和以下的哪一种理论有关?( )
A.痕迹衰退说
B.同化说
C.动机说
D.干扰说
16.教学过程的首要事件是( )。
A.引起学生注意
B.揭示教学目标
C.适时给予反馈
D.评定学习结果
17.在概念教学时运用变式的主要目的是( )。
A.激发学习兴趣
B.引起注意
C.突出概念的本质
D.丰富想象思维
18.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B.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C.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
D.观念性、内隐性、展开性
19.在全人类中,智力呈何种状态分布?( )
A.偏态分布
B.常态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负偏态分布
20.布卢姆认为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是( )。
A.100%
B.80%~90%
C.70%
D.50%
21.整合所学新知识、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学习策略是( )。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监视策略
D.计划策略
22.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
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是( )。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计划策略
D.调节策略
23.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分析与传统心理学的分析的主要差异是( )。
A.强调解题过程分析
B.强调解题策略分析
C.强调知识与人格特征相互作用分析
D.强调不同类型知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分析
24.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 )的记忆策略。
A.感知性
B.理解性
C.计划性
D.调节性
25.下面能反映个人的品德的行为是( )。
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B.他总是烟酒不沾
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他主动退还
D.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
26.艾里斯的理性情绪辅导方法的ABCDE步骤中,D指的是( )。
A.诱发事件
B.信念
C.驳斥
D.结果
27.掌握学习的创始人是( )。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布卢姆
D.加涅
28.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是( )。
A.问题行为
B.教学行为
C.学习行为
D.操作行为
2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其他科学研究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30.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是( )。
A.符号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二、多选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教师在工作中具备的角色有( )。
A.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B.行为规范的示范者
C.组织者与管理者
D.反思者
E.研究者
2.国内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主要表现在( )。
A.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
B.配置计算机辅助教学设备
C.开发设计教学软件
D.进行CAl学术交流
E.培训教师掌握计算机知识
3.根据课堂师生的注意、思维、情感和意志等,可将课堂气氛分为( )。
A.顺从的
B.积极的
C.反抗的
D.叛逆的
E.消极的
4.发展性心理教育主要是( )。
A.提高性的
B.矫正性的
C.面对正常发展的学生
D.面对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
E.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
5.品德培养的策略主要有( )。
A.晓之以理
B.动之以情
C.导之以行
D.引起共鸣
E.落实行动
6.根据练习的任务分配方式,可以把练习分为( )。
A.集中练习
B.分散练习
C.整体练习
D.部分练习
E.复杂练习
7.原有认知结构对学习迁移的影响主要决定于认知结构的( )。
A.可利用性
B.可辨别性
C.稳定性
D.清晰性
E.强制性
8.属于教师个性特征的是( )。
A.教师能力
B.教学态度
C.挫折承受力
D.焦虑
E.教师知识结构
9.自我意识中的两个重要成分是( )。
A.自我概念
B.控制点
C.自我评价
D.自我体验
E.自我认知
10.恐怖症可以分为( )。
A.强迫恐怖症
B.单纯恐怖症
C.广场恐怖症
D.社交恐怖症
E.焦虑恐怖症
11.行为学派的学习理论主要包括( )。
A.认知说
B.工具说
C.联结说
D.精神分析说
E.建构说
12.儿童的社会化是通过( )。
A.社会教化
B.个体内化
C.行为强化
D.行为模仿
E.行为观察
13.家庭教育功能具有的特点是( )。
A.启蒙性
B.长期性
C.感染性
D.情感性
E.严肃性
14.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比较,它具有的特点是( )。
A.教育的独立性
B.教育的主动性
C.教育的可控性
D.教育的权威性
E.教育的多变性
15.联结说关于学习的主要定律有( )。
A.练习律
B.效果律
C.准备律
D.情感律
E.惩罚律
16.以下属于联结派的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
B.华生
C.巴甫洛夫
D.斯金纳
E.苛勒
17.张春兴认为心理健康的条件有( )。
A.情绪较稳定
B.乐于工作
C.能与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并乐于和他人交往
D.对自己有适当的了解,并悦纳自我
E.对环境有适切的认识并能切实有效地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
18.对于学习习惯的建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本学习习惯不良多始于小学
B.家长的“陪读”会造成孩子在学习上对家长的依赖
C.不良学习习惯的扭转和改变不是很难的事
D.行为强化技术是改变不良学习习惯的一项重要技术
E-学习习惯的改变和确立要趁热打铁,趁学生有改变的兴趣,在最短的时间内全
面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建立好的学习习惯
19.以下关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需要层次理论有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B.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的越晚
C.层次较低的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所以又叫生长的需要
D.层次较高的需要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旺盛,所以又叫缺失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力量最大
20.人口渴了要喝水体现的是( )。
A.生理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内部动机
D.外部动机
E.附属内驱力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每小题1分,共20分)
1.群体凝聚力是衡量一个班集体成功有否的重要标志。 ( )
2.4~5岁是继2岁之后正常儿童出现强迫现象的又一高峰年龄。 ( )
3.学生的起始状态包括学习者的学习态度、起始能力、知识背景等。 ( )
4.布卢姆将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 ( )
5.情感教学是一个连续的内化过程,教师应积极的促成情感教育的“积累效应”。( )
6.教学设计中,教师了解不同的学生特定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改进教学设计质量。 ( )
7.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策略起着控制执行的作用。 ( )
8.应用讲授法,教师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结。 ( )
9.程序教学能很好的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具有灵活性。 ( )
10.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特点是人机互动与交流。 ( )
11.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激励的策略。 ( )
12.认知教学的本质是以学生认知发展为中心。 ( )
13.皮亚杰认为认知本质上是一种建构过程,认知依赖于个体已有的知识和自我的组织。 ( )
14.教师培训与教师自我的专业发展应该采用整齐划一的模式。 ( )
15.皮亚杰认为,儿童只有达到自律的水平才可能具有真正的道德品质。 ( )
16.“道德两难论”是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问题的主要方法。 ( )
17.华生认为学习是由强化练习引起的潜在反应能力的较为持久的改变。 ( )
18.心理健康的定义之一是生活适应良好。 ( )
19.心理健康的非病状态是指按照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不能认定某人有心理疾病或症状。 ( )
20.负强化就是惩罚。 ( )
四、情景题(每道情景题后有4个问题,在每个问题给出的备选答案中,有至少一个或若干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情景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一)
2004年马加爵杀人事件震惊全国,许多媒体纷纷予以报道。马加爵为什么会杀人呢?原来马加爵在班上人缘较差,与同学关系紧张,交往密切的同学很少,他认为自己在班级中没有地位,认为同学们瞧不起自己。马加爵在班上最为知己的朋友只有邵瑞杰一个,而在最后一次打牌中邵瑞杰说马加爵作弊,说他做人做得太差。这对马加爵刺激很大,最好的朋友,在大学中唯一的心理依赖消失了,他完全陷入孤立之中。他无论如何想不通:我对你(邵瑞杰)那么好,你是我唯一的朋友,也是我的精神支柱,你怎么也瞧不起我呢?于是最终选择了报复。
1.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加爵杀人是因为他的( )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A.生理
B.安全
C.归属与爱
D.求知需要
2.小明要努力学习通过英语四级考试,这体现了动机的( )功能。
A.激活
B.指向
C.强化
D.维持
3.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 )。
A.师生关系
B.亲子关系
C.同伴关系
D.他人关系
4.下列不属于心理健康的标准的是( )。
A.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B.自知、自尊与自我结构
C.活泼开朗大方
D.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二)
学生小王总是在快要考试时才会花很多时间看书,平时几乎从不花时间来复习老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在复习时,小王常常是课本上有什么内容就看什么内容,什么内容在前就先看什么内容,什么内容在后就后看什么内容,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
1.考试临时抱佛脚违反了记忆规律,记忆规律是什么?( )
A.先快后慢,不均衡
B.先快后慢,最后忘完
C.先慢后快
D.不快不慢
2.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有哪些?( )
A.时间
B.识记材料的性质
C.系列位置效应
D.学习程度
3.如何有效的组织复习?( )
A.及时复习
B.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C.适当过度学习
D.多种感官相互协调
4.在教育教学中应对小王进行一定的学习策略训练,在进行学习策略训练的时候,应遵循什么原则?( )
A.主体性原则
B.内化性原则
C.特定性原则
D.生成性原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