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1|回复: 0

幼儿综合素质题型强化练习(2)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0 14: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单选习题
1.从教育角度来说,儿童绘画的真谛是(  )。
A.内心的表现
B.直观的表现
C.创造性的表现
D.创造性自我表现
2.能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幼儿活泼、主动地发展,关键在于(  )。
A.幼儿园的条件
B.教师的素质
C.园长的领导
D.良好的课程资源
3.选择教育内容的依据是(  )。
A.教材顺序
B.教学计划的安排
C.幼儿园的要求
D.幼儿的兴趣与水平
4.(  )中关于教师素质的规定是制定和执行教师素质要求的根本依据。
A.《教师法》
B.《高等教育法》
C.《义务教育法》
D.《教育法》
5.《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  ),制定本法。
A.《宪法》和《教育法》
B.《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6.学前教育的实质是(  )。
A.综合教育
B.启蒙教育
C.独立性教育
D.适宜性教育
7.师德修养的时代性特点需要教师(  )。
A.随时代变化,彻底变革师德内涵
B.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重新确立师德规范
C.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
D.以不变应万变,守护祖国的师德传统
8.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  )。
A.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
B.教育对象的影响
C.教育法规的影响
D.教育原则的影响
9.中国人有句俗语说,“师生如父子”,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  )。
A.师生关系就是父子关系
B.师生关系基本等同于父子关系
C.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又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
D.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却没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
10.在乡试、会试、殿试中的第一名分别称(  )。
A.解元、会元、状元
B.会元、解元、状元
C.状元、会元、解元
D.解元、状元、会元
11.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  )。
A.《资治通鉴》
B.《永乐大典》
C.《古今图书集成》
D.《四库全书》
12.下列作家作品完全对应的一项是(  )。
A.叶圣陶一《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刘心武一《班主任》《乔厂长上任记》
B.巴金一《激流三部曲》《灯》,贾平凹一《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
C.茅盾一《蚀》三部曲《包身工》,谌容一《人到中年》《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
D.老舍一《骆驼祥子》《茶馆》,魏巍一《谁是最可爱的人》《东方》
13.能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幼儿活泼、主动地发展,关键在于(  )。
A.幼儿园的条件
B.教师的素质
C.园长的领导
D.良好的课程资源
14.关于我国学前教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基础教育
B.启蒙教育
C.属义务教育
D.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15.现代教育、素质教育、社会主义新时期构教育最根本的特点是(  )。
A.以升学为最终目的
B.升学是为了就业
C.以人为核心,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
D.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16.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
A.充分地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17.来自公安机关的资料显示,娱乐圈中有人吸毒,高级知识分子中也有人吸毒,吸毒者中有些人是女性,而抢劫犯中有相当比例是吸毒者。由此可见(  )。
A.高级知识分子中也有抢劫犯
B.抢劫犯中吸毒者占了大多数
C.有些抢劫犯可能是女性
D.有些抢劫犯不是女性
18.《教育法》第十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这体现了教育法的(  )原则。
A.方向性
B.平等性
C.公益性
D.全面性
19.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的学校学前教育原则是(  )。
A.独立自主原则
B.保教结合原则
C.综合原则
D.启蒙原则
20.(  )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A.义务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高等教育
1.D【解析】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儿童绘画的真谛是创造性自我表现,创造性自我表现的主轴是积极主动表达欲望和求新求异的能动表现的动态结合,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对幼儿进行引导性启发。
2.B【解析】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对幼儿实施高素质教育的关键。
3.D【解析】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依据是幼儿的兴趣和水平。
4.A【解析】《教师法》中关于教师素质的规定是制定和执行教师素质要求的根本依据。
5.A【解析】《义务教育法》是以《宪法》和《教育法》为依据制定的。
6.B【解析】学前教育是一种为儿童今后发展奠定基础的启蒙教育。
7.C【解析】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是时代发展对现代教师提出的要求。
8.A【解析】略。
9.D【解析】略。
10.A【解析】乡试录取者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考中的考生被称做贡生,第一名为会元;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称状元,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
11.B【解析】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百科全书为明朝《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在当时被称作“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
12.D【解析】略。
13.B【解析】教师是幼儿教育实践的中坚力量,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对幼儿实施高素质教育的关键。故选B。
14.C【解析】学前教育未纳入义务教育阶段。
15.C【解析】现代教育、素质教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教育面向所有学生,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全面推进,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最根本的特点是以人为核心。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故选C。
16.B【解析】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要做到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故选B。
17.C【解析】在题干中找不到吸毒者既是高级知识分子又是抢劫犯的依据,则A错误。相当比例不代表占了大多数,B错。D属于不能确定的推理,故选C。
18.B【解析】题干体现了教育法的平等性原则。故选B。
19.B【解析】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的学校学前教育原则是保教结合原则。
20.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故选A。
材料分析习题
1.感觉城市
刘元举
①都市最好的建筑大都是留在广场上。越老的广场越有味道,特别是那种椭圆形队列,极有耐心地组合成建筑博览系列,其风格的和谐与典雅令岁月粘稠。然而,到了今天,这些苍老的面孔对于周围的疾速变化却呈现一副凄哀的无奈状。高楼大厦争先恐后,顶天立地,倏忽间,竟形成了一个巨人家族,控制着广场的领空,从中透出一种现代城市的霸气。
②城市的现代锋芒是无法收敛的。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你就得接受就得适应。城市的表情在过去如果说是因含蓄而充满魅力的话,那么说城市的现在,则全然抛开了这份传统的服饰,变得简单而直露。不是吗,玻璃幕墙体通体透亮,还有什么含蓄可言?钢架交错,似裸露闪亮的筋骨,没有任何羞涩需要多余的遮掩。远去了,哥特式建筑;远去了,巴洛克的繁绮奢华;远去了,爱奥尼与陶立克柱子,就连我们古典的影壁墙、歇山顶、鸱吻、雕梁画栋也无法取悦都市的目光。大工业与现代化正在不可阻挡地改变着我们城市的面孔,犹如一双粗暴的手,把城市陈旧的服饰一件件剥光。
③有一位作家到日本后写了一本书,题为《裸体的日本》,这个题目一针见血地道出了现代化的日本城市的流向,是否越接近现代文明就越远离了掩饰和含蓄?
④由城市及人,由城市的服饰演进说到人的装束变化,这是很有意思的。古罗马的著名建筑师威特鲁威早就给建筑下过这样的定义,他说,建筑就是组织人们的生活。城市建筑对于人们的生活的影响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有目共睹的。城市在告别繁冗,在失去含蓄,城市中的人,势必也要适应这种流向。城市人生活状态的变化首先要从服装上表现出来。比如,过去的女人以包裹严实为尊为美,连衣裙是小翻领口,还是长袖的,腰间还有个捆扎的带子,不扎不端庄,不淑女,现在还有人穿这种连衣裙吗?不仅不穿长袖的,甚至连袖子都是多余的。由长袖而半袖,再由半袖而变成无袖;裙身过去长至膝下,甚至垂到脚面,走起路来风摆杨柳,婀婀娜娜,不乏古典韵致。从什么时候起时兴了超短?再看上衣,马甲、一些两件套装、三件套装,一些原本属于辅助性的衣服倒变成了正宗服饰,几乎取代了西服上衣西服裙,而且,这种取代没商量,马甲也好,上衣也好,越来越短,短到了可以露出肚脐眼。阳光下,上下衣之间因脱节而断层,透出的那一条子皮肤的白皙度犹如一道灿然的光带照亮行人的眼目时,城市建筑的玻璃幕墙体肯定会更加刺眼,更加热烈,城市的热情与城市的温度都会随之升高。那些阳光照不到的阴郁的古典柱廊以及浮雕的阴暗凹处,也会被这道肤线的光芒洞穿吧?城市不会再有含蓄了,而更加易变的人们还能存留几多含蓄?
⑤睡衣式的服饰可以堂皇出现在闹市,男人忘记的背心,却以一种新的面料成为了女性的抢眼时装。还有人愿穿翻领衣裙吗?越短越好,越露越好,越透越薄越性感越好。为什么牛仔裤被体形裤取代?又被裤袜特别是那种裤子式的裤袜代替?还有短裤,更具超越优势。
⑥泳装更说明问题。比基尼正在成为一道风景线,尤其是海滨的城市。
⑦由此,我想到了南方的园林建筑。那种奇妙的造园手笔可以用几个字概括:漏、透、瘦、皱。这四个字体现了造园艺术的精髓,体现出一种千古不变的神韵。按照这四个字造出的园林,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不会是直白的,单调的,其中的含蓄是可以让游人驻足且流连忘返的。而流行时装的这几个字则正与园林艺术达到的效果恰恰相反。
⑧或许我不该进行这种比较,时装与园林原本就不是一回事,一种追求的是艺术的永恒,一种要的只是闪烁迷人的一瞬,多一点,长久一点,那都是犯大忌的。现代人的生活观念不恰恰是改变永恒吗?谁还讲白头到老?哪还有什么举案齐眉、相濡以沫?哪来的永恒爱情?有那么一个瞬间就不得了。所以,风靡的爱情歌曲只能是“让我一次爱个够”“不求一生相守,但求一朝拥有”“瞬间就是永恒”之类。
⑨瞬间,只能是瞬间,再难忘的瞬间也还是瞬间,不可能代替永恒。而我,一个有着古典情
结的中年北方男人更看重那种永恒。我曾冒着大雨赶到同里小镇.为的是去一睹那里的古建筑风采。那真是一批国宝:一处藻井就是一座展馆,被灰尘遮盖的彩绘极耐人寻味;一扇有着木雕的门扇就是一件艺术精品,如同屏风般的组合门扇叙述了一部《西厢记》,有莺莺,还有张生,张生与莺莺的约会是永恒的,令我感动。可惜这几道门扇朽了。燕翼楼造型奇特,特别是屋脊有着宁静的动感,有云流动时,更是神奇,跃跃欲飞,令我难过的是它已经折断了翅膀,塌了腰身。
⑩我们的城市正在日新月异,我们新的楼房都是从外部世界抄来的,很少有我们自己民族的底蕴,正像我们的服装,一茬茬虽然炫目,却也是从西方世界拿来的。“拿来主义”构成了我们城市的时尚。我们的城市正在洋化,我们的服装也正在洋化。洋化不是不好,却也不能说就是绝对的好。还应该有一点我们民族自己的东西,比如旗袍,比如蜡染的民族服饰,我都挺喜欢。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第①段说:“这些苍老的面孔对于周围的疾速变化却呈现出一副凄哀的无奈状。”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2)在第②段,作者说:“大工业与现代化正在不可阻挡地改变着我们城市的面孔,犹如一双
粗暴的手,把城市陈旧的服饰一件一件剥光。”从全文看,被剥光的有哪些“服饰’’?请分条简要概括。
(3)在第⑧段,作者说“或许我不该进行这种比较”,可是在行文中,作者还是将服装与园林作了比较,这是为什么?
(4)请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对“城市”总的“感觉”是什么?并简要陈述你对作者感觉的看法?
2.某山区某小学依山而建,一排土坯房教室呈丁字形紧挨山坎下,山坎因过度采伐,所剩树木不多,女教师耿某和她的一年级29名学生的教室正好在丁字头。春夏之交,阴雨绵绵,山上流下的水已变成小溪在教室边流淌,教室有点漏,连墙上都是湿漉漉的好像要渗出水似的。下午第二节课耿老师在上课,突然雷声隆隆,接着带着唰唰响声的雨下起来了。就在这时,耿老师突然听见有点异样的响声,回头看,只见有碎土从黑板边掉下来,接着靠山的墙也掉下土,孩子们惊恐不安,耿老师边安慰孩子边要孩子将课桌椅往中间移。这时靠山的一边墙倒下来了,耿老师大声叫孩子们快跑,可有两个孩子吓呆了,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耿老师扑上去护住孩子,而天花板掉下一块,砸在耿老师身上,耿老师当即受重伤,两个孩子一个小腿骨折,另一个安然无恙。
问题:本案是否属于学校责任事故?怎么处理?
3.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通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日:“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请简要概括陈胜认为起义将会得到百姓拥护的两条理由。
1.【答案要点】(1)随着大工业与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含蓄典雅的传统式建筑,被简单、直露的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无情地取代,而这种趋势是难以阻挡的。
(2)①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式建筑;
②“以包裹严实为尊为美”的服饰观念和保守的服装;
③人们追求的古典情结、永恒的情愫;
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的审美观、价值观。
(3)这是因为:二者都能反映出人们的审美观和生活观。作者想通过比较来唤醒人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在接受外来事物的同时,要好好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的具有优良传统的东西。(答出大意即可)
(4)第1问:①城市在变化(洋化),城市的变化引起了人们生存状态、思想观念的变化;②传统的优良的事物正在消逝。
第2问:此为开放题,回答扣住文意,言之成理,表述清晰、完整即可。
2.【答案要点】(1)本案不属于学校责任事故,学校不承担过错赔偿责任。该山区小学的教室在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地理环境状况下,是安全建筑。只是由于春夏之交的雷雨引发了山洪,从而导致了校园中教室的倒塌;而且事故发生时,教师耿某也已尽了其应尽的疏散与保护学生人身权利的义务,他的师德应当得到人们的敬重。因此,学校对于一名学生小腿骨折的伤害后果的发生既没有主观上的故意,也没有主观的过失,因此这不是一起学校责任事故,学校对此不负过错赔偿责任。
本案实际上是一起发生在学校的学生伤害意外事故。其中导致学校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中,就包括地震、雷击、台风、洪水等自然因素,这些因素属不可抗力因素。本案中之所以会出现教室倒塌并造成学生伤害的后果,不是因为校舍的安全没有得到保证,主要是由于春夏季节阴雨连绵的天气造成的山洪暴发,而雷雨和山洪都属于不可抗力的因素,故本案属意外事故,而非重大责任事故。另外,教师耿某在这次事故中也受了重伤,因其是履行教学职务和保护学生的过程中受伤的,学校应当对教师耿某给予补偿及行政奖励。
(2)根据我国有关教育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于在校学习的未成年的中小学生实行意外保险,即中、小学生都应当参加人身意外伤害责任保险,具体由中、小学校集体办理。因此,基于本案中受到人身伤害的小学生是由于意外事故造成的(即雷雨天气),因此可由受害学生依法向承担保险责任的保险公司申请理赔,由保险公司调查、核实后依法予以赔偿。如果保险公司拒绝理赔,受害学生及其监护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受害学生所在学校可以支持其提起民事诉讼。
3.【答案要点】(1)天下的人苦于秦的统治已经很久了。(2)以扶苏、项燕的名义倡导起义。

写作题
 请以“素质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1)观点明确,论述具体;(2)论据充实,条理清晰;(3)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范文】略。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6 03: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