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6|回复: 1

2016年重庆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教育心理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0 14: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2014年重庆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
教育心理学
(1~28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框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D
A.教学方法
B.教师
C.学生
D.学习过程
2.一个10岁的儿童能够通过9岁组的全部项目和10岁组的一半项目,按照比率智商计算,他的智商是B
A.90
B.95
C.100
D.105
3.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C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4.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B
A.兴趣
B.认知内驱力
C.高尚的动机
D.成功感
5.迁移的实质是A
A.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
B.新旧知识的同化
C.新旧知识的顺应
D.新旧经验重组
6.对有关历史生活的领会,不能缺少A
A.言语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表象直观
7.个体在了解一些基本的动作机制后,试图尝试做出某种动作行为属于C
A.操作熟练
B.操作整合
C.操作模仿
D.操作定向
8.以下不属于PQ4R阅读策略(预览、提问、阅读、反思、背诵、复习)的是D
A.预览
B.反思
C.背诵
D.回忆
9.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B
A.形象思维
B.发散思维
C.辐合思维
D.直觉思维
10.以下道德情感对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的一项是D
A.事业感
B.自尊感
C.集体主义情感
D.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
11.关于考试焦虑症的处理,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C
A.考试焦虑症必要时可以心理治疗配合抗焦虑的药物来处理
B.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令考试焦虑症越来越严重
C.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可以了
D.系统脱敏法是治疗考试焦虑症的方法之一
12.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A
A.有影响
B.没有影响
C.几乎没有影响
D.有实质性影响
13.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D
A.修养和处世方法
B.身份和地位
C.交往方式与方法
D.需要满足的程度
14.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测定称为D
A.配置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15.为培养提高新教师和教学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宜进行观摩是C
A.正式的
B.非正式的
C.组织化的
D.非组织化的
16.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理解符号的意义,能做一定的概括,思维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这在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属于D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7.维果茨基在儿童心理发展观上提出了B
A.阶段发展理论
B.最近发展区理论
C.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D.人格发展理论
18.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A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19.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能持完全否定态度,更不应指责,要给予一定的肯定。这体现了在塑造创造性的个性时要注意A
A.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B.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C.鼓励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D.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20.有些人状态好、睡眠少,认为自己失眠,这种失眠属于什么失眠C
A.情景性
B.新奇性
C.假性
D.正常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框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
B.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C.教育心理学的核心研究内容是教师学习过程
D.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E.教育心理学的核心研究内容是学生
22.操作技能的形成可分几个阶段?ABCD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E.操作同步
23.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将态度的水平分为ABCDE
A.接受
B.反应
C.评价
D.组织
E.性格化
24.消除自卑感常用的方法包括ABCE
A.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客观全面的认知
B.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
C.消除非理性观念
D.用激将法刺激学生,让他们通过逆反心理产生正面的动力
E.帮助学生不时有成功的体验
25.CAI的优点体现在ABCD
A.交互性
B.即时反馈
C.以生动形象呈现信息
D.自定步调
E.同步教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请在答题卷相应的题号旁作答。
26.简述迁移的作用。
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促进作用;
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3.迁移规律对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7.简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P59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他们不仅用强化来解释学习的发生,而且用它来解释动机的产生。在他们看来,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而不断强化则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按照这种观点,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
由于行为派的强化理论过分强调引起学习行为的外部力量(外部强化),忽视甚至否定了人的学习行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自我强化),因而这一学习动机理论有较大的局限性。
四、论述题(本大题10分)
28.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P120
由于心智技能是按一定的阶段逐步形成的,因此在培养方面必须分阶段进行,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为提高分阶段训练的成效,必须充分依据心智技能的形成规律,采取有效措施。为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由于心智技能本身难以认识的特点,主体难以体验其必要性。因而,在主体完成这一学习任务时,往往缺乏相应的学习动机及积极性。为此,在培养工作中,教师应采取适当措施,以激发主体的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心智技能的培养,开始于主体所建立起来的原型定向映象。在原型建立阶段,一切教学措施都要考虑到有利于建立完备、独立而具有概括性的定向映象。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言语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其作用在于标志动作,并对活动的进行起组织作用。所以,这时的培养重点在于使学生了解动作本身,利用言语来标志动作,并巩固对动作的认知,切不可忽视对动作的认识而片面强调言语标志
练习。言语在原型内化阶段,其作用在于巩固形成中的动作表象,并使动作表象得以进一步概括,从而向概念性动作映象转化。这时言语已转变成为动作的体现者,成为加工动作对象的工具。所以,这时培养的重点应放在考查言语的动作效应上。
除上述三点基本要求外,教师在集体教学中还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充分考虑学生所面临的主客观条件,并针对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助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1 02: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的共享!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10 02: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