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教育法规 1、教育法规的特点
(1)教育法规是教育政策的具体体现(2)教育法规是教育民主化的必然要求(3)教育法规的内容与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相适应
2、教育法规的功能
(1)指引作用(2)评价作用(3)教育作用(4)保障作用
3、我国教育法规的形式渊源
(1)宪法(2)教育法律(3)教育行政法规(4)教育行政规章(5)地方性教育法规
4、教育法律规范的三要素
(1)法定条件(2)行为准则(3)法律后果
5、教育法律关系的三要素
(1)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2)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3)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
6、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
(1)人(2)组织。
7、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
(1)物(2)行为(3)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和智力成果)
8、教育政策的特征
(1)目的性与可行性(2)稳定性与可变性(3)权威性与实用性(4)系统性与多功能性
9、教育政策的作用
(1)导向功能(2)协调功能(3)控制功能
10、教育政策的制定机关
(1)党的机关(2)国家权力机关(3)国家行政机关
11、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联系
(1)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都决定于上层建筑,具有共同的目的(2)教育政策是制定教育法规的依据,教育法规是教育政策的具体化、条文化和定型化(3)教育政策决定教育法规的性质,教育法规的内容体现教育政策(4)教育政策是实施教育法规的指导,教育法规是实现教育政策的保证
12、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区别
(1)制定主体不同(2)执行方式不同(3)规范效力不同(4)调整和适用的范围不同(5)所要解决问题的性质不同
13、立法程序四阶段
(1)法律议案的提出(2)法律草案的审议(3)法律的表决和通过(4)法律的公布
14、教育立法的原则
(1)必须坚持子法从属母法的原则(2)必须反映法律规范性的基本特征(3)必须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保持一致(4)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5)必须借鉴外国教育立法的有益经验。
15、教育法规的效力
(1)时间效力(2)地域效力(3)人的效力
16、教育法规执行的原则
(1)国家教育法规优先于地方教育法规的原则(2)总的教育法规优先于单项教育法规的原则(3)后定教育法规优先于先定教育法规的原则(4)特定教育法规优先于一般教育法规的原则
17、教育法规的监督
(1)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2)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3)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4)社会力量的监督
18、加强教育法规建设的措施
(1)注意防止法律虚无主义和法律万能主义两种倾向(2)做好原有教育法规的整理工作(3)加强教育法学的研究工作(4)群策群力搞好教育立法工作
19、学校教育制度分为
(1)学前教育(2)初等教育(3)中等教育(4)高等教育
20、学校法律地位的特征
(1)办学自主性(2)财产独立性(3)机构公益性
21、学校的设立具备的条件
(1)组织机构和章程(2)教师(3)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4)办学资金和经费来源
22、民办学校的内部领导机制
(1)校长负责制(2)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23、学校规章制度的作用
(1)明确与规范作用(2)约束与激励作用(3)平衡、协调与稳定作用
24、学校规章制度的体系
(1)制度系统(2)制度观念系统(3)制度执行系统(4)制度教育系统
25、学校规章制度建设的要求
(1)整体性原则(2)重点突出原则(3)适量适度原则
26、教代会的职权
(1)审议建议权(2)审议通过权(3)审议决定权(4)对校长等学校领导干部的评议监督权
27、教师的基本权利
(1)教育教学权(2)科学研究权(3)管理学生权(4)获取报酬权(5)民主管理权(6)进修培训权
28、教师资格条件
(1)必须是中国公民(2)必须热爱教育事业(3)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4)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5)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
29、教师聘任制度的形式
(1)招聘 (2)续聘 (3)辞聘 (4)解聘
30、教师考核的内容
(1)政治思想(2)业务水平(3)工作态度(4)工作成绩
31、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
(1)师德为先(2)学生为本(3)能力为重(4)终身学习
32、师德为先要求教师
(1)增强敬业精神(2)练就高超的师能(3)崇尚进取的精神(4)发扬高尚的品格
33、学生为本要求教师
(1)以学生的发展为旨归(2)要尊重学生的个性(3)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4、教师的能力的分类
(1)认知能力(2)应用能力(3)工作能力
35、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
(1)职业理解与认识(2)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3)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4)个人修养与行为
36、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
(1)幼儿发展知识(2)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3)通识性知识
37、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
(1)环境的创设与利用(2)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3)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4)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5)激励与评价(6)沟通与合作(7)反思与发展
38、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专家引领(2)校本教研(3)科研沙龙(4)专业进修(5)教师职业生涯规划(6)科学管理
39、学生的基本权利
(1)享有参加教育活动并使用教育资源的权利(2)享有国家给予的物质帮助的权利(3)享有公正评价并获得相应资格证书的权利(4)享有申诉权(5)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40、学生的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41、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所专有的权利
(1)免试入学权(2)就近入学权(3)不交学费权
42、学生权利的保护
(1)家庭保护(2)学校保护(3)社会保护(4)司法保护(5)对特殊学生群体的保护
43、教育法律救济的特点
(1)以纠纷存在为基础 (2)以受损为前提 (3)以补救伤害者的合法权益为根本目的。
44、教师申诉制度的特征
(1)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法定申诉制度(2)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专门性的权利救济制度(3)教师申诉制度是非诉讼意义上的行政申诉制度
45、教师申诉的程序
(1)申诉的提出(2)申诉的受理(3)申诉的处理
46、学生申诉制度的特征
(1)法定性(2)行政性(3)准司法性(4)准独立性(5)非诉性
47、教育行政复议特征
(1)带有司法性质的特殊的行政行为(2)依申请的行政行为(3)对象只能是具体行政行为(4)申请人只能是教育行政管理相对人(5)执行不适用调解的原则
48、教育行政复议程序
(1)申请(2)受理(3)审理(4)决定(5)执行
49、教育行政诉讼作为教育行政法律救济手段的特点
(1)主管恒定 (2)诉讼专属 (3)被告举证 (4)不得调解
50、教育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
(1)损害事实(2)侵权行为主体(3)执行职务的违法行为(4)因果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