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小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
B.小学教育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
C.小学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
D.小学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2.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1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3.认知一结构学习论在教学中主张( )。
A.探究法
B.班级授课制
C.发现法
D.讨论法
4.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
A.线性关系
B.U型关系
C.倒U型关系
D.平行关系
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6.对遗忘原因的一种最古老的解释理论是( )。
A.消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7.根据反映活动深度的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与( )。
A.记忆知识
B.直观知识
C.理性知识
D.应用知识
8.以下方法不属于教师能促进学生做笔记和复习笔记的是( )。
A.讲演慢一点
B.重复复杂的主题材料
C.呈现做笔记的线索
D.在黑板上将所有信息罗列出来
9.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是( )。
A.6岁
B.7岁
C.8岁
D.9岁
10.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属于( )。
A.伦理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直觉的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11.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艾里斯
D.雅各布松
12.反复检查个人的衣服鞋袜是否整齐属于下列哪种强迫行为?( )
A.强迫性洗手
B.强迫性计数
C.刻板的仪式性动作
D.强迫性自我检查
13.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 )。
A.教学程序
B.教学过程
C.教学事项
D.教学方法
14.提出掌握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
A.华生
B.杜威
C.加涅
D.布卢姆
15.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是( )。
A.班级文化
B.组织制度
C.凝聚力
D.班级管理
16.( )是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新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A.观摩教学
B.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C.开展微格教学
D.反思教学经验
17.有意识记属于( )策略。
A.组织
B.复述
C.精细加工
D.计划
18.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 )的问题。
A.创造性
B.认知性
C.有结构
D.无结构
19.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个体准备对某对象作出某种反应的( )。
A.行为方式
B.意向或意图
C.行为习惯
D.语言或行为
20.日常生活经验中感到,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保持得更牢固,这种想象最可能的解释是( )。
A.双重编码理论
B.深度加工说
C.图式理论
D.知识分类学习论
21.下列有关操作技能的特点正确的是( )。
A.物质性、协调性、简缩性
B.适应性、协调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D.观念性、协调性、适应性
22.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达到( )阶段的重要标志。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23.一个孩子帮妈妈洗碗,不小心打破了五个碗;另一个孩子在柜子上拿糖吃,打破了一个碗。谁犯错的要大一些?这是皮亚杰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经常采用的方法,属于( )。
A.两难故事法
B.对偶故事法
C.个案分析法
D.文献研究法
24.跑步比赛时,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马上起跑,这种现象是( )。
A.同化
B.条件反射
C.顺应
D.无条件反射
25.通过谈话要求学生本人作口头回答,并据此收集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个案研究法
26.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
A.新旧知识的联系
B.对新知识的理解
C.主动形成认知结构或表征
D.对新知识的应用
27.知识的基本单位是( )。
A.概念
B.表象
C.概念和表象
D.符号
28.瞬时记忆又称作为( )。
A.知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感觉记忆
D.视觉记忆
29.美国心理学家哈洛最早把有关学习方法的学习概括为( )。
A.学习概念
B.学会学习
C.认知刺激
D.元认知策略
30.智力测验的总体结果表明,就全体人类而言,智力超常者和低常者的人数表现出( )。
A.男性与女性相等
B.男性多于女性
C.男性少于女性
D.与性别无关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学媒体包括( )。
A.投影
B.录像
C.计算机
D.黑板
E.图片
2.对技能分类的较典型的观点是将技能分成( )。
A.言语技能
B.操作技能
C.记忆技能
D.心智技能
E.体育技能
3.在学习一份书面材料中,记忆效果最好的位置往往是( )。
A.结尾部分
B.都一样
C.开始部分
D.中间部分
E.不一定
4.问题解决具有哪些基本特点?( )
A.目的性
B.结构性
C.序列性
D.主动性
E.认知性
5.道德情感的内容主要有( )。
A.爱国主义情感
B.集体主义情感
C.义务感和责任感
D.事业感
E.自尊感和羞耻感
6.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 )。
A.认知目标
B.情感目标
C.动作技能目标
D.思想目标
7.下列因素属于学习环境的设置的有( )。
A.流通的空气
B.适宜的温度
C.空间范围
D.室内布置
8.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学校情境中常见的问题形式?( )
A.教师课堂中的各种形式的提问
B.各种类型的课堂
C.课后练习
D.课后习题
E.课后作业
9.下列哪些因素有利于孩子的创造性的培养?( )
A.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
B.对子女的要求不过分严格
C.对子女的教育采取适当辅导策略
D.家庭气氛比较民主
10.下列哪些方法可以训练发散思维?( )
A.用途扩散
B.结构扩散
C.方法扩散
D.形态扩散
三、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师心理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 )
2.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 )
3.按加涅学习结果的分类,学习者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称之为言语信息。( )
4.学习不是本能活动,而是后天习得的活动,是由经验或实践引起的。( )
5.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 )
6.根据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
7.特定性原则是指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 )
8.示范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示范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 )
9.感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
10.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理解问题是首要环节。( )
11.皮亚杰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 )
12.焦虑是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等在内的各种精神症的共同特征。( )
13.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 )
14.人类的学习与学生的学习是一样的。.( )
15.依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
四、情境分析题(共20分)
(一)(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经常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
1.你是否认同这一做法?( )[单选题]
A.认同
B.反对
2.该做法属于( )。[单选题]
A.正强化
B.负强化
C.直接强化
D.惩罚
3.采用这一方法,有可能产生什么结果?( )[多选题]
A.使学生厌倦学习,产生心理障碍
B.容易引起记忆疲劳
C.降低学生记忆的效果
D.使学生丧失信心和学习主动性
(二)(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扇动一张纸,一个孩子感到空气在脸上拂过。过了一段时间,在有风的一天,他感到了风。因此他觉得风的形成是由于树的晃动。
1.你认为这种因果表征处于思维发展的哪一阶段?( )[单项选择题]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儿童心理认知四个阶段的发展论,其提出者是( )[单项选择题]
A.洛克
B.皮亚杰
C.孟子
D.荀子
3.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不定项选择题]
A.反射
B.客体永恒性
C.能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
D.据一种事物的表象推出另一种事物的表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