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0|回复: 1

2015年辽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2)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0 14: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在括号内0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
A.《中庸》
B.《礼记》
C.《论语》
D.《学记》
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  )
A.教育与人的关系
B.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C.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D.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3.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符合下列哪种观点(  )
A.教育的神话起源论
B.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C.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D.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4.狭义的教育一般是指(  )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区教育
D.思想道德教育
5.__________是学校文化的基本要素。(  )
A.教师文化
B.课堂文化
C.课程文化
D.学生文化
6.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这是一种(  )
A.外铄论观点
B.内发论观点
C.多因素论观点
D.综合论观点
7.盲人的听觉、触觉和嗅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可变性
B.互补性
C.不平衡性
D.相互联系性
8.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B.人的多方面发展的和谐发展学说
C.空想社会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D.关于人的发展的理想
9.“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  )
A.《学记》
B.《朱子全书•论学》
C.《五经正义》
D.《论语:》
10.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o(  )
A.关爱学生
B.为人师表
C.爱岗敬业
D.爱岗守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正确答案。请把正确选项写在右边的括号内。
1.义务教育的基本特性是(  )
A.强制性
B.普遍性
C.义务性
D.全民性
E.特殊性
2.提倡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有(  )
A.赫尔巴特
B.福禄贝尔
C.涂尔干
D.孔德
E.裴斯泰洛齐
3.一般来说,教师的职业特点包括(  )
A.传道者角色
B.服务角色
C.父母角色
D.管理者角色
E.研究者角色
4.教师的能力包括(  )
A.语言表达能力
B.组织教学能力
C.组织管理能力
D.教育科研能力
E.自我调控能力
5.具有代表性的课程理论主要有(  )
A.学科课程
B.校本课程
C.经验课程
D.国家课程
E.综合课程
6.关于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主要的观点是(  )
A.认识过程说
B.认识和发展过程说
C.实践说
D.交往说
E.对话说
7.素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  )
A.身体素质
B.心理素质
C.审美素质
D.全面素质
E.社会素质
8.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学德育教育内容的是(  )
A.爱国主义教育
B.集体主义教育
C.社会主义教育
D.劳动教育
E.理想教育
9.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包括(  )
A.德育过程与外部环境的矛盾
B.德育与智育的矛盾
C.德育与体育的矛盾
D.德育与美育的矛盾
E.德育过程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适用的范围包括(  )
A.初等教育
B.高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民办教育
E.职业培训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__________。
2.__________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3. __________ 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4. __________ 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受教育者初步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5.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由教学的实践者转化为__________。
6.__________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7. __________ 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最主要的载体,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8.班级管理的内容包括班级岗位建设,__________,学习型团体建设__________。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实施时间是__________。
10.教师待遇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是____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有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简述实施义务教育的意义。
3.评价一堂课是否有效的标准是什么?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五、论述题:本大题有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理解教师主导作用于学生主动性辩证统一规律?
2.试述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六、案例: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o
1.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赠汪伦》的思路,请你综合评述这个教学过程。
第一步:读诗歌《赠汪伦》。
第二步:请学生看课文情境的投影。
第三步:进行自主选择学习。(1)凭想象分组表演多种赠别的情境;(2)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幅赠别的画;(3)喜欢音乐的小朋友到电脑前点击适合表现赠别的乐曲,并配乐朗读。
第四步:读两首赠别的诗。
第五步:学生总结收获,并唱一曲《朋友啊朋友》。
2.某老师在教《忘我的人》一课时,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问:“老师,什么叫忘我的人?我是不是忘我的人?”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但这位老师当时并没有批评他,而是在课后找他,诚恳地对他说:“你现在虽然还不是一个忘我的人,但你有个忘我的表现。一天,同学们在操场上练习掷手榴弹,突然,一个手榴弹眼看就要落在一位小同学身上,在这紧要时刻,你不顾自己的安危,跑过去把他推开,使他脱险了,这就是你忘我的表现。但是,你和书上讲的忘我的人王进喜同志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比如,你不遵守纪律,上课好逗大家笑,学习不踏实,对这些缺点,希望你下决心改正,争取将来做一个忘我的人,为四化出大力,作贡献。”这个学生很受感动,他的积极因素被调动起来了。到小学毕业时,他的数学竟得了满分。
试分析这位老师在思想品德教育中贯彻了哪些原则,运用了哪些方法?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1 03: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单项选择题
1.C2.B3.C4.A5.C6.B7.B8.A9.C1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2.ACD3.ACDE4.ABCDE5.ACE6.ABCD7.ABE8.ABCDE9.AE10.ABCDE
三、填空题
1.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文化3.遗传素质4.劳动技术教育5.课程的研究者6.师生关系7.教科书8.班级规则建设9.1995年9月1日10.工资待遇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2.【答案要点】
第一,义务教育标志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各国制定义务教育制度的年限。基本上是由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所决定的。
第二,义务教育既能体现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水平,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
第三,义务教育既可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又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3.【答案要点】
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正确;教学方法恰当;教学组织得好;师生互动得好;教师要有全面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4.【答案要点】
小学教育、初级中等教育、初级中等职业教育。
五、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起引导和组织作用。
①教师的主导作用是由其职责决定的。教师是一定社会的代言人,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对个人发展的要求。
②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的思想品德端正,业务知识深厚,教学经验丰富,主导作用就发挥得充分,教学就会有较高的质量。
③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但对于学生学习的自觉程度、主动积极性能否充分发挥,教师却起着重要的作用。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
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指定对象,但是,在教育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不仅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作用,也表现为客体对主体的能动作用。因此,受教育者不仅以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规定着教育者的互动,而且还以自身的意识、意志作用于教育者,同时.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思想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者。
(3)教学中应该防止两种倾向
如何处理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曾出现过两种片面的认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主张树立教师的极大威信,却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才能。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则主张把学生变成教学的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育的一切措施都是围绕学生转动。上述两种观点,都是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对立起来,都势必会影响着教育质量。因此,在实际的师生交往过程中,应该防止这两种倾向,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2.【答案要点】
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的观念。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道德目的和道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的坚持不懈的努力。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自然做出的反应。在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四个要素即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道德认识指导、控制和调节着道德意志、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道德情感和意志又影响着道德认识,调节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又对道德认识的巩固和发展、道德情感的加深和丰富以及道德意志的锻炼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应在知、情、意、行几个方面同时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以促进学生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的全面和谐发展。
六、案例分析题
1.【答案要点】
这位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他为了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积极倡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不足的是:
(1)没有合理地使用教学媒体,以至于在教学中无法发挥教学媒体的优势。
(2)自主环节中。没有充分地培养学生语文知识的素养。(分析得有道理,能自圆其说即可。)
2.【答案要点】
教师运用了知、行统一原则与榜样教育法和道德讨论法等德育教学原则和方法。(能够分析其运用的原则和方法并且自圆其说即可。)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10 02: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