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
A.学校制度的建立
B.各级各类学校的出现
C.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的出现
D.中国近代社会的形成
2.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是( )。
A.国家课程
B.显在课程
C.核心课程
D.学科课程
3.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 )。
A.言语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表象直观
4.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 )
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
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
C.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D.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5.班级文化是班级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联合生活方式,不包括( )。
A.班级环境布置
B.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
C.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亲密关系
D.班级制度与规范
6.失明者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互补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7.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8.目标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是由美国的( )提出的。
A.马卡连柯
B.德鲁克
C.杜威
D.布鲁纳
9.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这是一种( )的观点。
A.外铄论
B.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C.内发论
D.本能论
10.教育( )是对教育专制性、等级化和特权化的否定。
A.全民化
B.民主化
C.现代化
D.终身化
11.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这种现象称为( )。
A.大小恒常性
B.形状恒常性
C.颜色恒常性
D.亮度恒常性
12.以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是( )。
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运动记忆
D.语词逻辑记忆
13.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 )。
A.依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
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
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14.问题难度很大时,解决问题最佳动机水平是( )。
A.越强越好
B.中等强度
C.弱动机
D.较强动机
15.中小学德育工作常用的奖惩属于( )法。
A.榜样示范
B.品德评价
C.陶冶教育
D.说理教育
16.最早在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论证的教育家是( )。
A.洛克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杜威
17.人们根据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 )。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18.在比较讲授法和讨论法的教学效果时,教师分别选用两个班级,一班采用讲授教学法,一班采用讨论法,两班学生在智力、学业基础等方面尽量保持均衡,期末时测量其成绩有显著差异。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个案研究法
D.调查法
19.在进行心理辅导时,辅导教师与受辅导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
A.积极关注
B.询问
C.尊重
D.真诚
20.如果学生已经掌握了“哺乳动物”的相关知识,现在学习“鲸”,当教师告诉学生“鲸,,是一种哺乳动物时,学生很快就能知道“鲸”具有某些特点,这种学习是(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21.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实验者是( )。
A.布鲁纳
B.加涅
C.罗森塔尔
D.波斯纳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智力的个别差异是由先天素质决定的。
23.遗忘就是所识记的信息的完全丧失。
24.在同一班级里接受同一老师的教育,但各个学生的心理反应是不同的,这种现象说明了人的心理是先天固有的。
25.抑郁质是一种最差的气质类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对人格的作用是什么?
27.简述学与教的三种过程模式。
28.简述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
29.简述学生保持有意注意的主要方法。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王老师是一位青年班主任,工作热情非常高,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要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然而他在讲课情急时,常常“笨猪”“死脑子”不绝于耳,吸烟后,随手将烟蒂抛在课桌下面……虽然王老师没少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的学生脏话、粗话连篇,纸屑杂物随处可见。对于这样的现象,王老师百思不得其解。
问题:请你分析一下,王老师教育的班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后果?作为一名班主任应怎样教育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31.材料
某高中教师孙老师在谈到数学教学经验时指出:第一,通过各种方法,如开展问题研究、练习写论文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和完善智力素质。第二,重视基本知识的传授,加强基本概念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通过灵活多样的例子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第三,从数学学科特点出发,孙老师在学习上指导学生注意追根究底,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第四,鼓励学生采用发现、探究的方法,寻找各种数学规则、原理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当学生刚进入高中,上课不知如何听讲时,孙老师及时点拔:知识都是相互联系的,课堂上老师会重复以前的知识,这时应努力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这样学习数学就变得简单而有趣了。第五,站在系统的高度选择教学知识,注意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第六,在孙老师的课堂上,经常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如“十字路口的红、绿、黄灯的时间比例为多少才合适”“一笔款子怎样存可以获得较多的利息”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请分析孙老师的以上做法符合哪些促进迁移的教学规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