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
2.“印度狼孩”的事实说明,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除了先天遗传素质外,还有( )。
A.后天的饮食因素
B.居住条件因素
C.后天的环境因素
D.学校教育
3.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A.德育与智育
B.知识与技能
C.动机与迁移
D.学习与教学
4.小红认为,她喜欢狗,所以每一个人也都喜欢狗。她所表现出来的是前运算思维的何种特征?( )
A.不可逆性
B.单维性
C.自我中心
D.集中化
5.人的各种心理疾病和躯体症状也都是通过系统学习而获得的,或者说是由于不适当的学习所造成的,因此,只要改变强化模式,所有异常行为都能得到纠正。这是( )的观点。
A.人本主义
B.精神分析学派
C.行为主义
D.认知心理学
6.在解决问题时,强调速度而非精度的认知风格是( )。
A.冲动型
B.反思型
C.场依存型
D.场独立型
7.一位学生这样来管理自己的学习,“如果我能在40分钟内完成好学习任务,那么就出去和朋友玩。”这里他所运用的是( )。
A.外部强化
B.替代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8.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9.(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斯金纳
B.布鲁纳
C.苛勒
D.加涅
10.( )是使教材有效地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
A.练习册
B.课程标准
C.教学程序
D.教学内容
11.教师在开始讲授“雷达的工作原理”时,先让学生讨论了对“回声”的了解,接着他将雷达的工作原理与类似的回声联系起来。他使用了下列哪种技术?( )
A.程序教学
B.先行组织者
C.标记
D.提示策略
12.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学生表现出来的对稳定、可预测环境的需要,属于(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需要
D.自尊需要
13.“形式训练说”所讨论的迁移实际上属于(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特殊迁移
D.普遍迁移
14.某学生在学习“gas一煤气”这一单词时加入中介词,将其加工成“gas一该死一煤气”。该学生所使用的策略是( )。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计划组织策略
15.知识学习中,理解某一原理意义的学习属于( )。
A.陈述性知识学习
B.程序性知识学习
C.策略性知识学习
D.操作性知识学习
16.下列活动中,属于心智技能活动的是( )。
A.下棋
B.体操
C.书法
D.游泳
17.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这类问题主要属于( )。
A.结构良好问题
B.结构不良问题
C.界定清晰问题
D.非现实问题
18.学生李亦看到自己的朋友体育课不守纪律,随便离开操场却没有遇到麻烦,于是他下次也参与进去,朋友的行为对他产生了影响。这种学习属于( )。
A.直接学习
B.替代学习
C.亲历学习
D.失误学习
19.班主任采取通过全班同学讨论协商建立行为准则并约束行为的方式来实现课堂管理。这种管理利用的是( )。
A.群体凝聚力
B.群体规范
C.课堂气氛
D.从众
20.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的是课堂气氛以及学生的整体状况,并据此安排自己的教学。按福勒和布朗所划分的教师成长阶段,该教师所处的成长阶段是( )。
A.关注生存
B.关注成长
C.关注情境
D.关注结果
21.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持久的( )。
A.焦虑
B.紧张
C.情绪低落
D.注意障碍
22.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 )。
A.教学程序
B.教学过程
C.教学事项
D.教学方法
23.竞争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适度竞争,不但不会影响学生间的人际关系,而且还会( )。
A.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B.养成竞争意识
C.导致教师管理公正
D.促进团结协作
24.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
A.情绪体验
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观
25.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 )。
A.严重惧怕
B.焦虑
C.非理性惧怕
D.持久性地惧怕
26.( )是对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是对材料领会的一种形式。
A.转换
B.解释
C.推断
D.记忆
27.人际吸引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及( )。
A.态度一致
B.行动一致
C.观点趋同
D.相互理解与扶持
28.( )即对所学内容的价值在含义上予以抽象化,形成个人对同类内容的一致看法。
A.性格化
B.价值概念化
C.概念化心向
D.组成价值系统
29.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 )。
A.可用因素
B.微弱因素
C.重要因素
D.利弊兼有的因素
30.“一好百好”,“一坏百坏”,这种社会认知效应称为( )。
A.刻板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涉及( )。
A.敬业精神
B.职业素养
C.专业知识
D.专业技能
E.教学风格
2.学生间认知方式差异主要表现在( )。
A.场独立与场依存
B.自我型与开放型
C.沉思型与冲动型
D.安静型与兴奋型
E.辐合型与发散型
3.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 )。
A.动作学习
B.知识学习
C.技能学习
D.经验学习
E.行为规范学习
4.小军喜欢几何,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刻苦钻研,他的学习动机是( )。
A.近景性动机
B.远景性动机
C.外部学习动机
D.内部学习动机
E.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5.学习过程中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 )。
A.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B.记忆术
C.做笔记
D.提问
E.生成性学习
6.下列属于道德情感的是( )。
A.爱国主义情感
B.集体主义情感
C.义务感
D.责任感
E.事业感
7.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成分,即( )。
A.给定的条件
B.要达到的目标
C.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D.存在的疑点
8.示范法由于范例的不同有( )。
A.辅导教师的示范
B.角色的示范
C.他人提供的示范
D.电视、录像的示范
E.有关读物的示范
9.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 )。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力比多
10.依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 )。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上位学习
三、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师心理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指教师的专业知识。( )
2.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和先后顺序。( )
3.在皮亚杰看来,学习从属于发展,从属于主体的特殊认知水平。( )
4.用心理模拟法来建立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需经过两个步骤,一是创拟确立模型,二是检验修正模型,其中第二步是关键。( )
5.心智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而实现的,因此言语在心智技能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6.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论属于联结学习理论。( )
7.学习期待是动态的,诱因是静态的,所以,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是学习的诱因。( )
8.一般说负迁移是暂时性的,经过练习可以消除。( )
9.形式训练说是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依据的。( )
10.记忆提取等单一的认知活动也可称为问题解决。( )
11.尽管各种不同的研究及其相关测验分别强调创造性的不同特征,但目前较公认的是以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来代表创造性。( )
12.提出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 )
13.教师主要是充当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
14.教学策略的合理利用是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
15.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
四、情境分析题(共20分)
(一)(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某初中三年级一女生把一男同学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于是在班会上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
1.这位班主任的做法违背了什么规律和原则?( ) [不定项选择题]
A.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B.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顿悟说
D.效果律
2.你认为这位班主任应当如何处理这件事?( ) [不定项选择题]
A.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B.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C.考虑学生原有态度,进行有效说服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二)(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盖房子、造仓库、建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修花坛、打狗、敲钉、压纸”,学生小希的回答是:“作画写字、磨红粉当颜料、练功、垫东西、吸水……”
1.三名学生中小方的思维具有一定的( )。 [单选题]
A.流畅性
B.定向性
C.独创性
D.变通性
2.三名学生中小希的的思维就有更高的( )。 [不定项选择题]
A.流畅性
B.定向性
C.独创性
D.变通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