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教学方法导论 1、教学方法的意义
(1)教学方法是联系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纽带。(2)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3)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4)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师威信和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
2、为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发文倡导的新的教学方法
(1)愉快教学法 (2)情景教学法 (3)尝试教学法(4)成功教学法
3、当代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1)重视实现学生的主体性;(2)重视教学中学生知情智力的整合统一;(3)加强学习方法的研究;(4)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5)教学方法的模式化
4、教学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有
(1)教学目的任务(2)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 (3)每节课的重点、难点(4)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5)教师自身的素养(6)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5、教学方法运用的一般要求
(1)运用教学方法必须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2)运用教学方法必须做到最佳选择与优化组合;(3)运用教学方法必须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6、教学设计的依据
(1)依据现代教学理论(2)依据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3)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4)依据学生的特点 (5)依据教师的教学经验。
7、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有
(1)以学生学习为中心(2)关注真实生活(3)以“研究”超越“经验”(4)创造性和灵活性
8、教学目标的构成
(1)教学总目标;(2)学校教学目标;(3)课程目标;(4)单元目标;(5)课时目标。
9、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要求
(1)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2)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3)难度适中(4)便于检测
10、范例教学法的教学内容必须具有
(1)基本性(2)基础性(3)范例性
11、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的设计应有灵活性;(2)教学内容的设计应有灵活性;(3)教学过程的设计应有灵活性。
12、影响教学方法发展变化的直接因素
(1)教学内容(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3)时代要求(4)教学目的和任务
13、一个完整教学目标的表述
教学对象、表达学习结果的行为、表现行为的条件、学习程度。
14、以学为主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构建的关键作用(4)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料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6)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构建(而非完成教学目标)
15、以学为主教学设计的步骤和方法主要包括
(1)教学目标分析;(2)情境创设;(3)信息资源设计;(4)自主学习策略设计;(5)协作式教学策略设计;(6)学校效果评价设计。
16、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
(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4)读书指导法四种。
17、讲授法的具体方式
讲解、讲述、讲读、讲演。
18、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和思想性(2)讲授要系统完整,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符合知识的系统性和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要求(3)教师要努力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19、运用读书指导法的基本要求
(1)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2)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3)帮助学生逐步学会阅读方法(4)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阅读。
20、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这类方法的特点
(1)形象性(2)直观性(3)具体性(4)真实性
21、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1)演示法(2)参观法。
22、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
(1)实验法(2)练习法(3)实习法
23、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
24、自主学习教学法的特点
(1)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讲授为辅(2)个人思考与同伴合作学习相结合(3)学习信息及时反馈(4)教师教案的导学性、开放性。
25、自主学习教学法的类型包括
(1)任务型教学法;(2)项目教学法;(3)尝试教学法;(4)问题教学法;(5)六步教学法
26、自主学习教学法的途径包括
(1)加强自学,鼓励探索;(2)创设问题情境,感悟体验;(3)知识升华,自主创新。
27、自主学习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1)让学生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2)帮助学生优化学习策略(3)把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4)提供适当的练习机会(5)采取多种指导方式
28、探究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1)选择合适的探究内容(2)为学习探究提供支架(3)提高学生的探究素养(4)要重视总结交流
29、探究教学法的特点
(1)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获得知识(2)重视知识获得的过程,注重学生的体验(3)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学有所得(5)既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增长,也注重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
30、探究教学法的核心
(1)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2)开放课堂,发掘自主探究潜能(3)适时点拨,诱导探究的问题(4)课堂上合作探究,训练自主学习的能。
31、合作教学法的特点
(1)互动性 (2)交往性(5)生成性
32、合作教学法的类型
(1)问题式合作教学(2)表演式合作教学(3)讨论式合作教学(4)论文式合作教学(5)学科式合作教学。
33、合作教学法的途径
(1)创设问题,明确目标(2)独立学习,自主尝试(3)小组研讨,集体交流(4)教师总结,反馈评价
34、合作教学法基本要求
(1)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2)教师要加强对合作学习的监控(3)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
35、教学组织发展的特点
(1)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化(2)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综合化(3)教学组织形式的个别化(4)更加重视课外、校外活动
36、教学组织的选择
(1)根据学校的物质资源选择教学组织的形式(2)根据师生数量和教师专业水平选择教学组织的形式(3)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组织形式(4)根据课程的性质和课程内容,选择教学组织形式(5)根据教学对象选择教学组织形式(6)选择恰当时机灵活运用教学组织形式
37、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1)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38、班级授课组织的具体形式
(1)全班上课(2)班内分组教学(3)班内个别教学
39、当前班级授课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
(1)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2)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3)多样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4)探索个别化教学。
40、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检查学习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