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2014年天津教师资格中小学《教育心理学》章节考题 第十一章 学校群体心理 1.个体的某种品质或特征给人以清晰、鲜明的印象,以致掩盖了对他的其他品质和特征的判断,这种现象称为( )。
A.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投射效应
D.刻板效应
2.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目标或手段与他人的行为目标或手段之间如果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其间就会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合作、竞争和( )三类目标结构。
A.互补
B.相似
C.独立
D.吸引
3.很多因素影响着人们之间的沟通,一个人兴趣盎然地讲述着足球比赛的精彩之处,而另一个人却听得无精打采,这是人际沟通障碍中的( )。
A.地位障碍
B.文化障碍
C.个性障碍
D.语言障碍
4.一个教师想到班级中的一个好学生,总是想到他的优点,而很难想到他的缺点,这是人际关系中的( )。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刻板效应
D.投射效应
5.“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印象形成中的( )。
A.晕轮效应
B.首因效应
C.近因效应
D.投射效应
6.研究认为:成员对__________、群体的领导方式、群体内部目标结构和奖励方法是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7.群体规范是群体中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思想和__________的标准。
8.学校中群体的心理功能主要表现在归属、认同、支持和 __________ 四方面。
9.群体特征包括目标与规范、组织与沟通、群体心理与__________。
10.印象形成中的效应包括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刻板效应、投射效应和 __________ 。
11.非正式群体对学校教育的目标具有破坏作用。
12.沟通技巧的关键是学会劝说。
13.“知名科学家都是年长男性”是一种刻板印象。
14.群体规范并非是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的标准。
15.简述如何协调学校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的关系。
16.简述促进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晕轮效应:指他人的某种品质非常突出,给人以清新鲜明的印象,以致掩盖了对他的其他品质的判断。
2.【答案】C
【解析】略
3.【答案】C
【解析】人际沟通的障碍包括:(1)地位障碍;(2)组织结构障碍;(3)文化障碍;(4)语言障碍;(5)个性障碍,主要是由人们不同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所造成的沟通障碍,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等不同,会造成人们对同一信息的不同理解,为沟通带来困难;(6)社会心理障碍。
4.【答案】B
【解析】参照第一道真题解析。
5.【答案】D
【解析】投射效应是指一个人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而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
6.【答案】群体目标的认同
7.【答案】行为
8.【答案】塑造
9.【答案】群体凝聚力
10.【答案】晕轮效应
11.【答案】错误。非正式群体对学校教育的目标,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又有消极的阻碍作用。
12.【答案】错误。沟通技巧的关键是学会倾听。
13.【答案】正确。刻板印象是对某一种对象有一种固定的看法。
14.【答案】错误。群体规范是群体中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思想和行为的标准;群体规范或者是由领导者倡导、明文规定、群体成员认同与遵守的准则或是由成员间约定俗成的结果,受模仿、暗示、顺从等心理因素制约。
15.【答案】(1)要不断巩固和发展正式群体,使班内学生之间形成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关系,产生共同遵守的群体规范,满足学生的归属需要和彼此间的相互认同,巩固班集体。(2)要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具体可针对积极型、中性型、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采用不同的引导方式。
16.【答案】详见本章核心题型归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