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7|回复: 1

2015年教师资格《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前冲刺卷及答案(4)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0 14: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绘画是一种(  )。
A.感觉艺术
B.视觉艺术
C.听觉艺术
D.味觉艺术
2.强调以书法用笔入画的画家是(  )。
A.钟繇
B.黄公望
C.赵孟頫
D.柳公权
3.创造“秀骨清像”风格的画家是(  )。
A.曹不兴
B.卫协
C.陆探微
D.张僧繇
4.董其昌提出了“南北宗”论,在他看来,北宗以(  )为代表;而南宗则以王维的水墨山水作为典范。
A.李思训父子的着色山水
B.李成的雪景山水
C.郭熙的云石山水
D.米芾的米点山水
5.明代画坛上哪位画家在大写意花卉方面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  )。
A.徐渭
B.陈淳
C.五原祁
D.吴历
6.下图是属于(  )时期的青铜器。

A.夏
B.商
C.西周
D.春秋
7.罗马时期的绘画主要包括壁画和(  )。
A.油画
B.镶嵌画
C.铜版画
D.水彩画
8.《吉普赛女郎》是17世纪荷兰画家(  )的代表性作品。
A.维米尔
B.哈尔斯
C.伦勃朗
D.贝尼尼
9.下图为佛罗伦萨洗礼堂铜门浮雕,设计此浮雕的艺术家是(  )。

A.多纳太罗
B.吉贝尔蒂
C.米开朗基罗
D.布鲁内莱斯基
10.新古典主义名作《马拉之死》的作者的(  )。
A.普桑
B.安格尔
C.大卫
D.乌东
11.不属于哥特式建筑特点的是(  )。
A.平面是“十字架”形
B.外部多用高高的尖塔楼
C.窗户是五彩的玻璃镶嵌画图案
D.采用较为轻薄的墙、较高的屋顶
12.美术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不包含(  )。
A.形象性和情感性
B.文化性
C.技艺性和多样性
D.艺术性
13.“十位画家用不同的工具表现同一对象,会有十种不同的表现样式”。这说明美术具有(  )。
A.多样性
B.情感性
C.文化性
D.形象性
14.“秋风秋雨愁煞人”深刻表达了巾帼英雄秋瑾壮志未酬,忧国忧民的悲愤心情。秋瑾烈士像(下图),端庄英武,潇洒飘逸,浩气熠熠。美术的作用体现在其社会功能上。该作品主要体现的社会功能是(  )。

A.认识功能
B.审美功能
C.教育功能
D.交流传播功能
15.美术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逐步培养学生的(  )。
A.造型能力
B.创新能力
C.审美趣味
D.形象思维能力
16.不属于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基本内涵的一项是(  )。
A.评价方式多样化
B.以学校评价为基础
C.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
D.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17.通过美术创作传递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过程称作(  )。
A.美术表现
B.美术创作
C.美术批评
D.美术行为
18.美术教师常用的教法有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实践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情境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及以(  )为主的教学方法。
A.讲授
B.示范
C.参观
D.引导探究
19.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
A.讲授课和练习课
B.讲授课和复习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术教学设计内容的是(  )。
A.教学目标设计
B.教学用具设计
C.教学策略、教学媒体设计
D.教学评价
21.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主要是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  )和提高动手能力。
A.设计意识
B.审美意识
C.探究意识
D.创新意识
22.探究学习是在20世纪(  )美国掀起的“教育现代化运动”中,由美国著名科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倡导的。
A.40年代
B.50年代
C.60年代
D.70年代
23.《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D.巩固性教学原则
24.教学反思的内容不包括(  )。
A.教学观念
B.教学方式
C.教学内容
D.学生成绩
25.以下哪项不属于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  )
A.启发式
B.自主式
C.科技式
D.合作式
26.根据学生的总体表现,分析教学过程中不合理的地方,采用下面哪种评价方法最合适?(  )
A.总结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定量评价
D.定性评价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27.写出谢赫“六法”,并逐一加以简要解释。
28.《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材的编写建议。
29.为什么说教学资源的利用一定要有针对性?
30.美术课程中怎样有效地实施教学评价?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1.案例:
《美术字设计》教学反思:这是一节字体设计课,课前我自己绘制了大量有代表性的变体美术字作品,通过运用多媒体使学生欣赏这些千姿百态的变体字,帮助学生自主探究变体美术字的装饰、变化规律。这样能够激起学生的创作思路。
在这节课上,我注重教学的灵活性,比如:第一步打格,第二步写单线,第三步写双线,这样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不感兴趣。我把课题拟定为《字的联想》,教学中紧扣“联想”突出趣味性,通过学生的联想,不但掌握变体美术字的设计方法,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理解生活与美术的关系,更懂得观察生活,体会美术在生活中的作用。
在设计这节课时,为了能更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以游戏的形式,出示用变体字写的学生的名字,让学生进行拼字组人名,学生看到自己的名字也能变得这么漂亮,就迫不及待地想去创作,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思路。整个教学中我不是让学生单纯的写变体美术字,
而是引导学生把字当成一幅画来创作,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不觉得复杂、枯燥了。
在这节课上,学生创作热情非常浓厚,每位学生都能用自己丰富的联想把自己的名字或是自己喜欢的字进行装饰、变化,而且学生能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设计出别具一格的变体美术字作品来。
由于本节课在时间的调控上有些欠缺,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作品没有展出的学生情绪有些低落。这样就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这是以后我在上课时应注意的地方。
结合案例,对教学反思的作用进行说明。
32.案例:
某学校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学校给每个班级安装了电脑及投影等多媒体资源。某初中美术老师认为,由此不再用黑板,黑板被投影所代替。
这位老师的看法你如何评价?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33.请根据所提供的教材片段。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
要求:(1)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2)恰当设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4)设计至少三个课堂提问;(5)对教案中的主要环节作出设计说明。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1 02: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解析:绘画是以线条、色彩、块面等造型手段,塑造具有一定内涵和意味的平面视觉形象的艺术样式。故选B。
2.【答案】C。解析:赵孟颊是今浙江湖州人。其绘画继承前代传统,博采众家之长,自成面貌。赵孟頫主张作画要有“古意”,倡导“书画同源”,强调以书法用笔入画。故选C。
3.【答案】C。解析:陆探微,南朝杰出画家,擅长人物画。他运用草书的体势。形成气脉连绵不断的“一笔画”的笔法,画人能“精利润媚”,“笔力劲力如锥刀焉”,他创造的“秀骨清像”的人物形象,清秀隽永,是对崇尚玄学、重清谈的六朝士人形象的生动概括。
4.【答案】A。解析: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松江华亭人,官至礼部尚书。他精于鉴赏,长于书法,绘画则以山水见胜。著有《画旨》,提出“南北宗”论,他说:“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有南北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则以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淡。”,故选A。
5.【答案】A。解析:徐渭把中国写意花鸟画推向能够强烈抒写内心情感的极高境界,成为中国写意花鸟画发展的里程碑。故选A。
6.【答案】B。解析:后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故选B。
7.【答案】B。解析:罗马时期留下了精美的绘画,壁画和镶嵌厕是主要表现形式。故选B。
8.【答案】B。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D。解析:拜占庭式的建筑特点是善于采用较为轻薄的墙、较高的屋顶和较大的窗户,最具代表性的是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故选D。
12.【答案】D。解析:美术课的特点中不包含艺术性。故选D。
13.【答案】A。解析:多样性是美术学科的显著特性,题干中恰恰反映了这一特性。故选A。
14.【答案】C。
15.【答案】D。解析:在学科体系中,大多数课程都是建立在抽象符号的基础上,而美术课程则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为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美术课程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故选D。
16.【答案】B。
17.【答案】D。解析:通过美术创作传递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过程称作美术行为。故选D。
18.【答案】D。解析: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究或研究活动而学习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方法。故选D。
19.【答案】D。
20.【答案】B。解析:美术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策略、教学媒体设计和教学评价。故选B。
21.【答案】A。解析: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主要是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故选A。
22.【答案】B。解析:探究学习是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掀起的“教育现代化运动”中,由美国著名科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倡导的。故选B。
23.【答案】A。解析:不陵节而施之谓孙:不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指教育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故选A。
24.【答案】D。解析:教学反思应该包括: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师角色等方面。故选D。
25.【答案】D。解析: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有:启发式、自主式、探究式、情感式、科技式。故选D。
26.【答案】D。解析:定性评价是对评价材料做“质”的分析,运用的是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演绎、归纳等逻辑分析方法,分析结果是没有量化的描述性资料。题干中要求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不合理的地方,这属于对评价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故选D。
二、简答题
27.【参考答案】
(1)气韵生动:生动地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
(2)骨法用笔:通过对人物外表的描绘而反映人物特征的笔法要求。
(3)应物象形:准确地描绘对象的形状。
(4)随类赋彩:按照对象的固有色彩来设色。
(5)经营位置:指构思、构图。
(6)传移模写:指绘匦的临摹和复制。
28.【参考答案】
美术教材是美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主要包括教科书和教师参考用书。
(1)依据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美术教材。
(2)实现内容组织的综合性和合理性。
(3)妥善处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
(4)鼓励美术教材呈现方式多样化。
29.【参考答案】
不同的课程资源其作用是不一样的.各种教学资源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在教学设计中盲目的运用教学资源,就达不到开发资源的目的。因为没有针对性,教师的教学不能突出重点,学生的学习无法有的放矢。
30.【参考答案】
①以学生美术学习的表现为客观事实依据进行评价。
②突出美术教学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实现认知和情意统一。
③加强评价的互动和反馈,实现过程和结论的统一。
④注重评价的多元和多样,实现教学评价质与量的统一。
⑤以美术学科“视觉性”主要特征为核心,进行教学评价的客观分析。
三、案例分析题
31.【参考答案】
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由“一般型”教师成长为“骨干型”教师。
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由“经验型”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
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由“教书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提升理论水平和拓展知识层面,由“学科型”教师成长为“学者型”教师。
32.【参考答案】
运用影像设备与技术、计算机设备与技术以及互联网资源组织教学,会使教学直观,信息量加大,对于学生的成长。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板书通常利用黑板,是书写演示的一种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广泛而有实效。现在的板书可以同现代教学资源相结合,如多媒体PPT的展示。好的板书有助于学生了解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点。板书有演示法、制表法、展示法等。利用好一块黑板的布局是一种艺术,是教师教学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四、教学设计题
33.【参考设计】
【课题】纸板的创想——成型方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纸造型的美感。初步掌握纸立体造型的基本成型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折、剪、卷、刻的纸板成型的基本技法将纸变形,并能运用这些技法进行纸造型的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动手设计和制作的乐趣,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如何将一张平面的纸变为立体形态,如何运用纸立体造型的技法进行艺术创作。
【教学难点】
纸立体造型的设计、造型构思,点、线、面、体的韵律组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物造型实物、彩色卡纸、剪刀、圆规、绘图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多媒体导入
教师出示纸造型立体造型作品,让学生感受立体造型的美感。并提出问题:
1.这是什么材料制作的?
2.纸造型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教师小结引出课题并适时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提出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的思考,更好进入课题)
二、新授
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图片并讲解纸浮雕造型的基本定义。
1.在此基础上,继续播放图片,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纸浮雕的特点以及运用的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说明讨论课题及讨论时长等问题。
每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教师评价完善补充学生的答案,做出总结。
纸浮雕的特点:装饰性强、造型概括夸张、制作简便。
2.教师向学生讲解纸浮雕的基础造型方法:
①卷曲;②切折;③围合
3.教师演示制作纸浮雕作品并由此得出纸浮雕的制作程序:
①构思:明确制作内容;
②画图:形象要画得简练:
③制作:通过折、剪、卷、刻的技法将纸变形:
④粘贴:将制作好的形象粘贴到厚纸板上进行整理。
(设计意图: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参加教学;教师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程序)
三、巩固提高
1.教师引导学生由纸浮雕的学习引申至纸立体造型概念的认识。
通过纸立体造型作品欣赏,向学生介绍其基础知识以及造型特点与造型技法等,期间教师需注意示范。
2.布置课堂作业: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运用已学的制作方法,设计并制作出独具特色的纸板作品。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并强调注意事项,及时指正。
3.作品展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说出设计意图或设立理念等。
四、小结作业
总结一节课所学重点,及时拔高。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举办一次纸浮雕与纸立体造型作品班级展览。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13 10:5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