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第四章长期股权投资总结 本章节主要掌握三部分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转换 一、初始计量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审计、咨询、法律评估等直接相关费用发生时直接计入管理费用 发行股票的,佣金手续费抵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发行债券的,计入初始入账金额 不产生资产的处置损益 按账面价值结转 处理原则: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如果为借方差额,先冲减资本溢价,不足的,冲留存收益 产生资产的处置损益 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公允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 换出资产为金融资产的,公允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换出资产为存货、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收入,同时结转成本 同样适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 借:长期股权投资 累计摊销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留存收益 贷:无形资产 固定资产清理 银行存款 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如果是权益证券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佣金手续费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贷:银行存款 其他直接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借:长期股权投资 含税 累计摊销 贷:无形资产 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营业外收入 如果是金融资产 借:长期股权投资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 如果是存货 借:长期股权投资 含税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如果是权益证券 借:长期股权投资 公允价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佣金手续费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贷:银行存款 其他直接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 接受投资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佣金手续费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贷:银行存款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成本法 和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
取得实质上的控制 不仅仅只根据持股比例,还要看是否取得实质上的控制(占绝大多数表决权 协议规定等等) 联营企业(参与决策) 合营企业(共同控制 不能做出单一决策) 宣告派发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不再区分投资年度还是以前年度)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 被投资单位实现利润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宣告派发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其他权益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重点介绍权益法 权益法:涉及三个科目的调整成本损益调整 其他权益变动 成本:如果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部分,确认商誉,不调整成本;反之,则确认营业外收入,同时增加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损益调整:企业需要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 然后确认实现的投资收益 净利润的调整主要涉及两个部分 初始投资时点 内部未实现交易损益的抵消 初始投资时点:净利润的调整=实现的净利润-(以公允价值计提的折旧、摊销-按原账面价值计提的折旧、摊销)*应当计提折旧期/报告期-实现的存货销售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内部未实现交易损益的抵消 净利润的调整=实现的净利润-内部未实现的内部交易损益+本期多计提的折旧部分 如果以后实现,再将内部交易损益加回;如果内部交易损益为亏损,则不考虑内部交易 抵消分录:顺销 借:营业收入 逆销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营业成本 贷:存货 投资收益 三、长期股权投资的转换 通过追加或者减少投资,使成本法转为权益法 或者权益法转为成本法 但是不同的是前者需要追溯调整 后者不需要。 (一)成本法转为权益法 1.追加投资 (1)考虑初始投资成本与按照原持股比例计算的投资时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部分,如果前者大于后者,为正商誉,不调整初始成本;反之,确认留存收益,同时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2)追加投资日 如果企业追加成本大于追加投资日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计算的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部分,如果前者大于后者,为正商誉,不调整初始成本;反之,确认营业外收入,同时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3)初始投资日至追加投资日之间,对净利润进行调整后,按照原持股比例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调整,确认留存收益或者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留存收益 投资收益 (4)对初始投资日至追加投资日之间实现的除净损益外的其他权益变动进行确认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综合考虑留存收益 确定是否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以及调整留存收益或者是确认营业外收入 2.减少投资 (1)先做处置损益 (2)将剩余账面价值与按照剩余股权计算的投资时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部分,如果前者大于后者,为正商誉,不调整初始成本;反之,确认留存收益,同时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注意:份额的确定) (3)按照剩余股权计算处置股权前享有的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以及其他权益变动部分
(二)权益法转为成本法 1.追加投资 不用追溯 直接按照现在的账面价值+新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确定现在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2.减少投资 做处置损益 然后剩余账面价值作结转 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1)成本法 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
(2)权益法 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投资收益 四、其他知识点 合营方向合营企业投出非货币性资产处置损益,应当确认合营方外的其他方的利得和损失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借:营业外收入 合营方的扣除 贷:长期股权投资 超额亏损 先抵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 长期应收款 预计负债 转回 逆向转回 五、其他章节相关链接企业合并合并会计报表 多次交易取得控制权 个别会计报表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账面价值+新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 其他综合收益权益变动不转出 合并会计报表 长期股权投资的合并成本=原取得投资时公允价值+新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 商誉=上述计算的合并成本-按照现有持股比例计算的自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 按照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六、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转出 因转移部分股权而丧失控制权 个别会计报表如前成本法转为权益法 合并会计报表 投资收益=出售价款+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按照原持股比例计算的自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净资产部分(包括商誉)+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 剩余股权按照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应当按照被合并方资产、负债的原账面价值入账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母公司为限 贷:盈余公积 子公司*母公司的份额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照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入账 借: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贷:资本公积 应收账款 采用免税会计 借: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递延所得税资产【评估减值为前提】 商誉 【扣除递延所得税后的金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递延所得税负债【评估增值为前提】 采用应税合并 借: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商誉 贷: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