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26 09: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瓦及瓦饰《营造法式》瓦作有筒瓦,?瓦之别;筒瓦施之于殿阁,厅堂,亭榭等;?瓦施之于厅堂及常行屋舍。更视屋之大小等第,分瓦之大小为若干种。其屋脊由?瓦多层叠砌而成,以屋之大小定层数之多寡。其脊之两端施鸱尾。垂脊之上用兽头,蹲兽,傧伽等。各等所用大小与件数,制度均甚严密。唯现存实物,无全部保存原状者。独乐寺山门鸱尾,其尾卷起向内,外缘作鳍形,为鸱尾最古实例。薄伽教藏内壁藏上木雕鸱尾与独乐寺山门鸱尾完全相同,足证为当时样式。但薄伽教藏殿及华严寺大雄宝殿,宝坻三大士殿,则鸱尾之轮廊成为约略上小下大之长方形,疑为宋中叶以后或金代样式,永寿寺雨华宫鸱尾略似此式而曲线较多,恐已非原物;但其脊之构造,以瓦叠成,则仍宋代方法也。
雕饰 瓦饰本亦为雕饰之一种。除瓦饰外,宋代之建筑雕饰,可分为雕刻与彩画两类。
(一)雕刻 柱础雕饰实例最多。其华纹或作莲瓣,或作龙凤云水纹,如?直保圣寺,苏州双塔寺,长清灵岩寺所见。石柱雕饰:有作卷草纹者,如苏州双塔寺大殿遗址所见;有作佛道像者,如少林寺初祖庵石柱。至如墙脚须弥座雕饰,见于初祖庵及六和塔。佛像及经幢须弥座,饰以间柱,壶门内浮雕飞仙乐伎等,如正定龙兴寺大悲阁像座及赵县幢须弥座,皆此式之翘楚也。
(二)彩画 营造法式彩画作制度甚为谨严,图样亦极多。其基本方法,乃以蓝绿红三色为主,其色之深浅,则用退晕之法,至清代尚沿用之法也。其图案虽已高度程式化,但不若清式之近于几何形。民国十四年本《营造法式》彩画图样着色颇多错误之处,不足为例,尚有待于改正再版。至于实例,唯义县奉国寺,大同薄伽教藏尚略存原形,但多已湮退变色,或经后世重描,已非当时予人之印象矣。
下一章 http://co.163.com/forum/content/1078_168186_1.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