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花的蕊 于 2011-11-7 15:19 编辑
2011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初级)备考练习题(4)
一、单选题(单项选择题(共33题,每题l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l个最符合题意))1、随机现象的样本空间中至少有()个样本点。
A.0
B.1
C.2
D.3
2、某系统由两个部件组成,其中任何一个部件发生故障都将导致系统故障,故障的发生相互独立,概率分别为0.1与0.3,则系统正常工作的概率为()
A.0.03
B.0.07
C.0.27
D.0.63
3、一颗正六面体骰子连抛300次,出现6点的次数的均值( )
A. 150
B.120
C.80
D.50
4、.二项分布b(10,0.1)的平均数是()
A.2
B. 0.9
C.0.1
D.1
5、
6、从某生产线上随机抽取5瓶饮料,其净重(单位:克)为352,347,344,355,351,则有序样本的X(4)=( )
A.352
B.347
C.344
D.351
7、有如下一个分组样本:
该样本的近似值为()
A.165
B.163
C.161
D.159
8、对批量为200的产品批进行外观全数检验,发现两件产品上各有3处不合格,还有一件产品上有2处不合格,该批产品的每百单位不合格数为()
A.2
B.4
C.0.04
D.0.05
9、对批量为200的产品批进行外观全数检验,发现两件产品上各有3处不合格,还有一件产品上有2处不合格,该批产品的每百单位不合格数为()
A.2
B.4
C.0.04
D.0.05
10、用灯泡样本平均寿命和标准差判断一批灯泡是否接收的检验方法是()
A.计点检验
B.计数检验
C.计件检验
D.计量检验
11、用灯泡样本平均寿命和标准差判断一批灯泡是否接收的检验方法是()
A.计点检验
B.计数检验
C.计件检验
D.计量检验
12、抽样方案在接受质量限AQL处的接收概率为90%,抽10%案的()
A.生产方风险
B.使用方风险为10%
C.使用方风险为90%
D.生产方风险为90%
13、A类不合格的接收质量限AQL应()
A.远远小于
B.大于
C.等于
D.远远大于
14、用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对贵重产品进行破坏性检验,适宜选择的检验水平是()
A.一般水平I
B.一般水平II
C.一般水平III
D.特殊水平
15、在抽样检验中,可以综合分析抽样方案判断能力的是()
A.样本量
B.OC曲线
C.批量
D.接受数
16、生产方风险在()的情况下发生。
A.接受质量合格的批
B.接受质量不合格的批
C.不接收质量合格的批
D.不接受质量不合格的批
17、用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进行检验,如果连续3批中有2批不不接收,对下批产品应()
A.使用加严检验
B.使用正常检验
C.使用放宽检验
D.暂停抽样检验
18、通过计算过程能力指数可以分析()
A.技术的先进性
B.过程能力满足技术要求的能力
C.生产技术安排的合理性
D.设计的合理性
19、对电路板焊点的缺陷数进行监控,适宜使用的控制图是()
A.R图
B.np图
C.u图
D.p图
20、统计过程控制中可以用来识别异常因素的是()
A.控制限
B.公差限
C.中心线
D.样本量
21、若过程能力指数Cp值1.33≤CpC
E.接收质量限AQL
60、A类不合格品是()的单位产品。
A.包含A类不合格,但一定不包含B类和C类不合格
B.包含A类不合格,但可能包含B类和C类不合格
C.认为最被关注的质量特性不满足要求
D.包含A类不台格,且一定包含B类,C类不合格
61、检验水平明确了N与n之间的关系,即()。
A.检验水平不变,N越太,n/N越大
B.检验水平不变,N越大,n/N越小
C.N不变,检验水平越高,n越大
D.N不变,检验水平越低,n越大
E.n只与检验水平有关,与N变化无关(在一定范围内)
62、某企业进行新产品试制,决定使用抽样方案验收可使用()。
A.孤立批抽样方案
B.连续批抽样方案
C.LQ检索的抽样方案
D.AQL检索的抽样方案
63、对于正态总体参数的估计,下述正确的是()。
A.样本均值是总体均值的无偏估计
B.样本中位数是总体均值的无偏估计
C.样本方差是总体方差的无偏估计
D.样本标准差是总体标准差的无偏估计
64、对于严格度不同的方案,GB/T2828.1规定()。
A.一般从正常检验开始,加严检验和放宽检验均是非强制的
B.加严检验是为了进一步降低使用方风险,只在使用方提出要求时,才必须使用
C.放宽检验的设计是出于经济性的考虑,是非强制使用的
D.加严检验是强制使用的
65、在( )情况下,控制图需重新制定。
A.点子出界
B.生产环境改变
C.改变工艺参数或采用新工艺
D.人员和设备改动
E.更改原材料、零部件或更换供应商
66、统计控制状态( )。
A.又称统计稳态,简称稳态
B.是过程中没有偶然因素和异常因素的状态
C.是未出现重大故障的状态
D.是过程中只有偶然因素而无异常因素的状态
E.是过程中只有异常因素的状态
67、下述控制图中采用一张控制图的有()。
A.计点值控制图
B.计件值控制图
C.计量值控制图
D.分析用控制图
E.控制用控制图
68、下列情况中可以判异的有()。
A.连续3点中有2点落在中心线周一侧的B区以外
B.连续15点落在中心线两侧的C区内
C.连续9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
D.连续3点递增或递减
E.连续5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
69、质量改进过程中,对策的类型有()。
A.隔断因果关系
B.灵活对策
C.应急对策
D.永久对策
70、在质量改进的“分析问题原因”阶段的活动内容为()。
A.设立假说
B.计算质量问题的损失金额
C.选定任务负责人
D.验证假说
E.对改进活动的费用做出预算
71、在质量改进的步骤中,( )属于PDCA中的A阶段的内容。
A.选择课题
B.掌握现状
C.防止再发生和标准化
D.分析问题原因
E.总结
72、在质量改进的说法中,()是正确的。
A.质量改进也可称为质量突破
B.通过不断的改进,可将不合格品减少为零
C.不提倡长期地就一个题目开展活动
D.质量改进的步骤一般分为七个步骤
E.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73、对质量改进活动的基本途径有()。
A.质量咨询机构指导的突破饿改进
B.企业各部门内部人员对现有过程进行渐进的持续改进
C.按质量改进的步骤进行的改进
D.企业跨部门人员参与的突破性改进
E.组成质量改进委员会指导企业质量改进
三、匹配题(匹配题(共1题,每题3分,全部匹配正确才得分))74、加工一种轴承,其规格为10±0.08mm,要求过程能力指数Cpk≥1。收集25组数据绘制分析控制图,未显示异常。计算得到:
1. Cp为()
A.2/3
B.4/3
C.1
D.1.5
2.Cpk为()
A.2/3
B.4/3
C.1
D.1.5
3.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判断过程()。
A.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和技术控制状态
B.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未处于技术控制状态
C.未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处于技术控制状态
D.未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和技术控制状态
1 ------ 2 ------ 3 ------
四、案例分析题((共4题,单选题:每题l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l个最符合题意;多选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一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但选择正确的每个选项得0.25分))
75、企业从供应商处长期采集某零件,供应商的生产过程稳定,供货质量已知满足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对供应商的控制和商品的验收方面的工作有:
1.对供方质量控制和保证的重点应是()
A.对供方生产过程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
B.对产品批进行加严检验
C.利用检验保证产品质量
D.对供方产品实行免检验收
2.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供方生产的产品的质量要求应是()
A.AQL
B.过程质量要求
C.LQ
D.批质量要求
3.使用的抽样检验方案应是()
A.计数调整型抽样
B.孤立批抽样方案
C.使用方风险大的抽样方案
D.加严检验
4.对检验批的处置包括()
A.将接收批样本中的不合格品用合格品替垃
B.挑出接收批中所有的不合格品
C.对拒收批样本中的不合格品进行替换
D.仅对拒收批样本中的不合格品进行替换
76、依技术标准,某工艺环节的水份含量为20~22(%)。该厂采用均值一标准差(X-R)控制图对水份含量进行控制。在统计控制状态下,计算得 =21.12, =0.25,子组大小为5,查表得D4=2.115,D3=0, A2=0.577
1.关于对技术标准的钡下解释,正确的有()
A.公差上限为22(%)
B.公差为21
C.公差下限为0
D.公差下限为20(%)
2.R图的上控制限为()
A.5.28
B.0.35
C.0.53
D.0.14
3.X图的下控制限为()
A.21.264
B.21.370
C.20.976
D.20.796
77、某厂生产螺钉,质量特性有长度,直径与罗纹.直径不合格为A类不合格,对检验A类不合格采用的抽样方案为:正常抽样方案(80;1,2),加严抽样方案(80;0,1);长度不合格与螺纹不合格都为B类不合格,对检验B类不合格采用的抽样方案为:正常抽样(80;5,6),加严抽样方案(80;3,4)。检验了8批螺钉。
其中对直径检验,各批的样本中出现的不合格数分别为:
O,1,3,1,2,1,0,2
对长度检验,各批的样本中出现的不合格数分别为:
2,3,2,4,2,4,2,1;
对螺纹检验,各批的样本中出现的不合格数分别为:
3,3,3,2,1,o,2,3;
1.对A类不合格,这8批中有( )批应予接收。
A.3;
B.2;
c.5
D.4
2.对A类不合格,第8批产品采用()抽样方案。
A.正常检验。
B.加严检验。
C.放宽检验。
D.特宽检验。
3.对B类不合格,这8批中有()批应不予接收.
A.0;
B.1;
C. 5;
D.3
4.这8批样本的平均每百单位产品B类不合格数是()
A.57.8;
B. 5.78;
C.3.125
D.0
5.这8批产品中有()批可交付使用方。
A.1;
B.3;
C.4;
D.0
78、某企业的核心产品是一种化工原料,通过几年的技术改造,企业的设备和设施达到了国内一流,国际的先进水平,但其产出率与国际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企业领导决定成立攻关型QC小组以提高该化工产品的产出率。
1.质量改进课题确定后,为进一步明确该化工产品当前的产出率,小组成员收集了最近30批产品的产出率,以下计算当前产出率的方法中正确的有()
A.计算30个产出率的平均值即为当前的产出率
B、绘制单值——移动极差图,如果图像显示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计算其平均值(X(—))即为当前产出率(估计值)
C、绘制不合格品率图,如果图形显示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计算其平均值即为当前的产出率
D、绘制单值——移动极差圈,如果图上有2个出界点,则应去掉这2个样本数据,计算剩下的28个数据的平均值(X(—))印为当前的产出率。
2、小组从绘制的图形上发现该产品的产出率不是很稳定,波动很大,有几处连续多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小组经过分析后发现,这些群集点对应于不同的班组,小组怀疑班组是影响化工产品产出率的一个因素,为此,小组进一步分别收集了A、B、C三个班组的各30批产品的产出率数据,绘制了频数直方图(见下图),从图上可以看出()
A、B班的产出率要高于A班和C班
B、三班工人的产出率相差不大
C、三班工人产出率的波动相差不大
D、A班的平均产出率约为0.85
3.根据直方图显示的结果,此时最适宜采取的措施为( )
A、对产出率高的班组给予奖励
B、对产出率低的班组进行罚款
C、进一步对比不同班组的操作方法,找出各班组之间的差异
D、数据不充分,需要重新收集数据绘制直方图
4.小组进一步研究发现各个班组反应槽的加温时间不同。小组怀疑温度可能是影响产出率的主要因素,为此小组收集了加温时间与产出率的数据,绘制了散布图(见下图),从图上可以看出()。
A、加温时间是影响产出率的一个主要因素
B、随着加温时间的增加,产出率有增加趋势
C、随着加温时间的增加,产出率有减少趋势
D、加温时间与产出率的相关系数r>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