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郑庆华,2006.4.6)
第十七章 非货币性交易
1.本章在考试中的地位:本章在考试中以前居于较重要的地位,主要以客观题为主,有时作为综合题中的一部分;但今年由于新准则变化很大,本章很多地方知识点已过时,考试中回避的可能性很大,就变得不重要了。本章重点是换入多项资产的处理。
2.本年教材无变化。
3.本章复习方法:非货币性交易涉及资产的换入、换出,应与存货的增加、减少,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投资的增加、减少结合起来复习。
二、本章重要考点
1.非货币性交易中不涉及补价的处理
在不涉及补价的情况下,企业换入的资产一般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实际成本。如果换入的是存货,则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实际成本。
[例1]甲公司以库存商品80万元(已提跌价准备10万元,公允价值100万元),换入乙公司一台设备,另支付运费3万元(假设增值税不抵扣)。则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90万元:
借:固定资产 900000
存货跌价准备 100000
贷:库存商品 8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0 (100*17%)
银行存款(运费,无抵扣) 30000
2.涉及补价的处理
(1)支付补价的企业:按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例2] 甲公司以库存商品80万元(已提跌价准备10万元,公允价值100万元),换入乙公司一台设备。甲公司支付运费3万元(假设增值税不抵扣),同时支付乙公司5万元货币资金。则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95万元:
借:固定资产 950000
存货跌价准备 100000
贷:库存商品 8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00(100*17%)
银行存款(运费,无抵扣) 30000
银行存款(补价) 50000
(2)收到补价的企业:按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减去收入补价,加上应确认的收益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应确认收益的计算公式是:
应确认的收益=a补价—b(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c(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
运用本公式时应注意:
①应交税金不包括增值税和所得税;
②计算结果为正数,则计入营业外收入(贷方);计算结果为负数,则计入营业外支出(借方)。
[例3]甲公司以库存商品80万元(已提跌价准备10万元,公允价值100万元),换入乙公司一台设备,甲公司支付运费3万元,同时收到乙公司支付的补价5万元。假设交易过程中不考虑增值税以外的相关税费。
根据公式计算应确认的收益:
应确认的收益=补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
则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86.5万元:
借:固定资产 865000
银行存款(补价)50000
存货跌价准备 100000
贷:库存商品 8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00(100*17%)
银行存款(运费,无抵扣) 30000
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交易收入 15000
(3)换入多种资产时的会计处理
如果换入多种资产,则换入多种资产应该根据各自公允价值占总的公允价值的比例计算确定。
[例4]甲公司以库存商品80万元(已提跌价准备10万元,公允价值100万元),换入乙公司一台设备(公允价值40万元)和一辆汽车(公允价值60万元),甲公司支付运费3万元,同时收到乙公司支付的补价5万元。假设交易过程中不考虑增值税以外的相关税费。则甲公司的账务处理为:
借:固定资产(设备)(86.5万*40%)346000
固定资产(汽车)(86.5万*60%)519000
银行存款(补价)50000
存货跌价准备 100000
贷:库存商品 8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0(100*17%)
银行存款(运费,无抵扣) 30000
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交易收入 15000
(注:固定资产(设备和汽车)入账价值=800000 +170000+30000+15000—50000—100000=865000(元)
设备入账价值865000*[400000/(400000+600000)]=865000*40%=346000(元)
汽车入账价值=865000*[600000/(400000+600000)]=865000*60%=519000(元))
三、本章出题思路
(一)单项选择题
【例题1】2002年10月12日,甲公司以一批库存商品换入一台设备,并收到对方支付的补价15万元。该批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公允价值为150万元,计税价格为14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换入设备的原账面价值为160万元,公允价值为135万元。假定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因该项非货币性交易应确认的收益为( )万元。(2002年)
A.-1.38 B.0.45 C.0.62 D.3
【答案】D
【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非货币性交易涉及补价时的核算。应确认的收益=补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15-(15÷150)×120-(15÷150×0)=15-12-0=3(万元)。
【例题2】甲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的下列非关联交易中,属于非货币性交易的是( )。(2003年)
A.以公允价值为260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乙公司账面价值为320万元的无形资产,并支付补价80万元
B.以账面价值为280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丙公司公允价值为200万元的一项专利权,并收到补价80万元
C.以公允价值为320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换入丁公司账面价值为460万元的短期股票投资,并支付补价140万元
D.以账面价值为420万元、准备持有至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换入戊公司公允价值为390万元的一台设备,并收到补价30万元
【答案】A
【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非货币性交易的概念。如果补价金额占交易总额的比例不大于25%,属于非货币性交易。
选项A补价金额占交易总额的比例:80/(80+260)=23.53%(非货币性交易)
选项B补价金额占交易总额的比例:80/280=28.57%(货币性交易)
选项C补价金额占交易总额的比例:140/(140+320)=30.43%(货币性交易)
选项D,准备持有至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属于货币性资产,以货币性资产换入设备属于货币性交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