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的答案代码。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1. 投资于国库券时可不必考虑的风险是( )。
A. 违约风险
B. 利率风险
C. 购买力风险
D. 再投资风险
2. 不影响应收帐款周转率指标利用价值的因素是( )。
A. 销售折让与折扣的波动
B. 季节性经营引起的销售额波动
C. 大量使用分期付款结算方式
D. 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
3. 销售利润率等于( )。
A. 安全 边际率乘变动成本率
B. 盈亏临界点作业率乘安全边际率
C. 安全边际率乘边际贡献率
D. 边际贡献率乘变动成本率
4. 某人退休时有现金10万元,拟选择一项回报比较稳定的投资,希望每个季度能收入2000元补贴生活。那么,该项投资的实际报酬率应为( )。
5. 在 证券 投资组合中,为分散利率风险应选择( )。
A. 不同种类的证券搭配
B. 不同到期日的 债券 搭配
C. 不同部门或行业的证券搭配
D. 不同公司的证券搭配
6. 采用随机模式控制现金持有量,计算现金返回线R的各项参数中不包括( )。
A. 每次现金与有价证券转换时发生的固定转换成本
B. 现金存量的上限
C. 有价证券的日利率
D. 预期每日现金余额的标准差
7. 某公司拟发行5年期债券进行筹资,债券票面金额为100元,票面利率为12%,而当时市场利率为10%,那么,该公司债券发行价格应为( )元。
8. 容易造成股利支付额与本期净利相脱节的股利分配政策是( )。
A. 剩余股利政策
B. 固定股利政策
C.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D.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9. 某公司年营业收入为50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40%,经营杠杆系数为1.5,财务杠杆系数为2。如果固定成本增加50万元,那么,总杠杆系数将变为( )。
10. A公司拟以增发新股换取B公司全部股票的方式收购B公司。收购前A公司普通股为1600万股,净利润为2400万元;B公司普通股为400万股,净利润为450万元。假定完成收购后A公司股票市盈率不变,要想维持收购前A公司股票的市价,A、B公司股票交换率应为( )。
11. 公司进行财务重整决策时,优先考虑的条件是( )。
A. 所处的经营环境是否有利于公司摆脱困境,保证重整成功
B. 债权人是否确信公司的重整计划有把握实现
C. 法院是否确认公司的重整计划具备公平性和可行性
D. 重整价值是否大于清算价值
12. 某 企业 生产的产品需要经过若干加工工序才能形成产成品,且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所占比重较小。该企业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时,宜采用( )。
A. 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
B. 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的方法
C. 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的方法
D. 约当产量法
13. 适合汽车修理企业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
A. 品种法
B. 分批法
C. 逐步结转分步法
D. 平行结转分步法
14. 出现下列情况时,不需要修订基本标准成本的是( )。
A. 产品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
B. 重要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发生变化
C. 生产技术和工艺发生变化
D. 市场变化导致的生产能力利用程度发生变化
15. 计算评价投资中心业绩的现金回收率指标所使用的“总资产”,是指该投资中心资产的( )。
A. 历史成本期初数
B. 历史成本期末数
C. 历史成本平均值
D. 可变现价值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型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每题均有多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的答案代码。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1. 用多水平法编制的弹性预算,主要特点是( )。
A. 不管实际业务量多少,不必经过计算即可找到与实际业务量相近的预算成本,控制成本比较方便
B. 混合成本中的阶梯成本和曲线成本可按其性态直接在预算中反映
C. 评价和考核实际成本时往往需要使用差补法计算实物量的预算成本
D. 不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
2. 下列各项因素中,影响经济订货批量大小的有( )。
A. 仓库人员的固定月工资
B. 存货的年耗用量
C. 存货资金的应计 利息
D. 保险 储备量
3. 以公开、间接方式发行股票的特点是( )。
A. 发行范围广,易募足资本
B. 股票变现性强,流通性好
C. 有利于提高公司知名度
D. 发行成本低
4. 清算 企业 的下列资产中,不属于清算资产的有( )。
A. 职工宿舍及其他续办的公益福利性设施
B. 属于投资性质的职工集资款
C. 依法生效的担保或抵押标的
D. 党、团、工会等组织占用清算企业的财产
5. 下列有关成本责任中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成本责任中心不对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负责
B. 成本责任中心不进行设备购置决策
C. 成本责任中心不对固定成本负责
D. 成本责任中心应严格执行产量计划,不应超产或减产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请判断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你认为表述正确的,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代码“√”,你认为错误的,请填涂代码“×”。每题判断正确的得1分;每题判断错误的倒扣0.5分;不答题既不得分,也不扣分。扣分最多扣至本题型零分为止。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1. 实际成本计算制度是唯一纳入财务会计账簿系统的成本计算制度。 ( )
2. 在进行已获 利息 倍数指标的同行业比较分析时,应选择本 企业 该项指标连续几年的数据,并从稳健的角度出发,以其中指标最高的年度数据作为分析依据。( )
3. 生产预算是在销售预算的基础上编制的。按照“以销定产”的原则,生产预算中各季度的预计生产量应该等于各季度的预计销售量。 ( )
4. 对于特定的投资机会来说,给定的置信区间越大则相应的置信概率也越大。( )
5. 资产的风险报酬率是该项资产的贝他值和市场风险报酬率的乘积,而市场风险报酬率是市场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与无风险报酬率之差。 ( )
6. 在计算经济订货批量时,如果考虑订货提前期,则应在按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计算出订货批量的基础上,再加上订货提前天数与每日存货消耗量的乘积,才能求出符合实际的最佳订货批量。 ( )
7. 企业采取定期等额归还借款的方式,既可以减轻借款本金到期一次偿还所造成的现金生短缺压力,又可以降低借款的实际利率。 ( )
8. 发放股票股利或进行股票分割,会降低股票市盈率,相应减少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从而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 )
9. 一般情况下,公司通过发放股票股利增加普通股股本,普通股本增加前后,资本成本不变。 ( )
10. 标准成本制度不仅可以用于制造类企业,也可以用于服务类企业。 ( )
11. A股份公司2000年2月1日开始清算。该公司只有一项未清偿债务:1999年8月1日从B银行借入100万元,到期日为2000年8月1日,利率为10%,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该借款的保证人是C公司,清算开始保证人已代替A公司偿还给B银行100万元。A公司此时的清算债务还剩下5万元。 ( )
12.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和动力、制造费用是现行制度明确规定的四个成本项目,企业不能增加或减少。 ( )
13. 按照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如果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则成本计算对象是该种产品及其所经过的各个生产步骤。 ( )
14. 利用三因素法分析固定制造费用差异时,固定制造费用闭置能量差异是根据生产能量工时与实际产量标准工时的差额,乘以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计算得出的。 ( )
15. 只有在最终产品市场稳定的情况下,才适合采用变动成本加固定费转移价格作为企业两个部门(投资中心)之间的内部转移价格。 ( )
四、计算及分析题(本题型共4题,每小题6分。本题型共24分。要求列出计算步骤,每步骤运算得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在答题卷上解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1. A公司的简易现金流量表如下:
现 金 流 量 表
编制单位:A公司 2000年度 单位:万元(见表2)
要求:
计算A公司2000年的营运指数。
2. A公司是一个商业 企业 。由于目前的收账政策过于严厉,不利于扩大销售,且收帐费用较高,该公司正在研究修改现行的收帐政策。现有甲和乙两个放宽收帐政策的备选方案,有关数据如下: (见表3)
已知A公司的销售毛利率为20%,应收账款投资要求的最低报酬率为15%。坏账损失率是指预计年度坏账损失和销售额的百分比。假设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要求:
通过计算分析,回答应否改变现行的收账政策?如果要改变,应选择甲方案还是乙方案?
3. 资料:A公司正在研究其股利分配政策。目前该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共100万股,净资产200万元,今年每股支付1元股利。预计未来3年的税后利润和需要追加的资本性支出如下: (见表4)
假设公司目前没有借款并希望逐步增加负债的比重,但是资产负债率不能超过30%。筹资时优先使用留存收益,其次是长期借款,必要时增发普通股。假设上表给出的“税后利润”可以涵盖增加借款的 利息 ,并且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增发股份时,每股面值1元,预计发行价格每股2元,假设增发的股份当年不需要支付股利,下一年开始发放股利。
要求:
(1) 假设维持目前的每股股利,计算各年需要增加的借款和股权资金;
(2) 假设采用剩余股利政策,计算各年需要增加的借款和股权资金。
4. A公司需要筹集990万元资金,使用期5年,有以下两个筹资方案:
(1) 甲方案:委托×× 证券 公司公开发行 债券 ,债券面值为1000元,承销差价(留给证券公司的发行费用)每张票据是51.60元,票面利率14%,每年付息一次,5年到期一次还本。发行价格根据当时的预期市场利率确定。
(2) 乙方案:向××银行借款,名义利率是10%,补偿性余额为10%,5年后到期时一次还本并付息(单利计息)。
假设当时的预期市场利率(资金的机会成本)为10%,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要求:
(1) 甲方案的债券发行价格应该是多少?
(2) 根据得出的价格发行债券,假设不考虑时间价值,哪个筹资方案的成本(指总的现金流出)较低?
(3) 如果考虑时间价值,哪个筹资方案的成本较低?
五、综合题(本题型共3题,每小题12分。本题型共36分。要求列出计算步骤,每步骤运算得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在答题卷上解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1. A工厂是一个生产某种汽车零件的专业工厂,产品成本计算采用标准成本计算系统,有关资料如下:
(1) 成本计算帐户设置
设置“原材料”、“产成品”、“生产成本”等存货帐户,均按标准成本计价。成本差异帐户设置8个: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2) 费用分配和差异结转方法
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约当产成品的系数为1;除直接材料外的其他费用陆续发生,其在产品约当产成品的系数为0.5。
成本差异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在每月末结转“主营业务成本”帐户。
3) 本月生产及销售情况
生产能量11000小时
月初在产品数量600件
本月产品投产数量 2500件
本月产品完工入库数量 2400件
月末在产品数量700件
(4) 有关成本计算的业务数据:
本月购入原材料30000千克,实际成本88500元(已用支票支付);本月生产领用原材料25500千克。
实际耗用工时9750小时;应付生产工人工资40000元;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5000元;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0000元。
要求:
编制以下业务的会计分录:
(1) 购入原材料;
(2) 领用原材料;
(3) 将生产工人工资记入有关成本计算帐户;
(4) 结转本期变动制造费用;
(5) 结转本期固定制造费用;
(6) 完工产品入库;
(7) 期末结转本期产品成本差异。
2. 资料:A公司2000年度的主要财务数据如下(单位:万元):(见表6)
要求:
(1) 假设A公司在今后可以维持2000年的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不断增长的产品能为市场所接受,不变的销售净利率可以涵盖不断增加的 利息 ,请依次回答下列问题:
①2001年的预期销售增长率是多少?
② 今后的预期股利增长率是多少?
③ 假设A公司2000年末的股价是30元,股东预期的报酬率是多少?
④ 假设A公司可以按2000年的平均利率水平在需要时取得借款,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多少(资本结构权数以帐面价值为基础)?
(2) 假设A公司2001年的计划销售增长率为35%,请回答下列互不关联的问题:
① 如果不打算从外部筹集权益资金,并保持2000年的财务政策和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应达到多少?
② 如果想保持2000年的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不变,需要从外部筹集多少股权资金?
3. 资料:某公司正考虑用一台效率更高的新机器取代现有的旧机器。旧机器的帐面折余价值为12万元,在二手市场上卖掉可以得到7万元;预计尚可使用5年,预计5年后清理的净残值为零;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尚有5年,税法规定的残值可以忽略。购买和安装新机器需要48万元,预计可以使用5年,预计清理净残值为1.2万元。新机器属于新型环保设备,按税法规定可分4年折旧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法定残值为原值的1/12。由于该机器效率很高,可以节约付现成本每年14万元。公司的所得税率30%。如果该项目在任何一年出现亏损,公司将会得到按亏损额的30%计算的所得税额抵免。
期数 1 2 3 4 5
复利现值系数 0.9091 0.8264 0.7513 0.6830 0.6209
年金现值系数 0.9091 1.7355 2.4869 3.1699 3.7907
项 目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66 307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资金流量净额 -108 115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01690
四、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变动 -143 498
补充资料:
1. 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 0
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0
财务费用 2 047
投资损失 -4 700
存货减少(减:增加) 17 085
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减:增加) -2 437
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减:减少) -34 419
其他 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66 307
2. 现金净增加情况:
现金的期末余额 27 558
减:现金的期初余额 171 056
现金净增加额 -143 498
项 目 现行收账政策 甲方案 乙方案
年销售额(万元/年) 2 400 2 600 2 700
收帐费用(万元/年) 40 20 10
所有帐户的平均收账期 2个月 3个月 4个月
所有帐户的坏账损失率 2% 2.5% 3%
要求: 假设公司投资本项目的必要报酬率为10%,计算上述机器更新方案的净现值。 销售收入 10000
营业利润 750
利息 支出 125
税前利润 625
所得税(税率20%) 125
税后利润 500
分出股利(股利支付率50%) 250
留存收益 250
期末股东权益(1000万股) 1250
期末负债 1250
期末总资产 2500
2000年 注册会计师 考试《财务成本 管理 》试题、答案及依据
一、单项选择题
1.假设 企业 按12%的年利率取得贷款200000元,要求在5年内每年末等额偿还,每年的偿付额应为()元。
A.40000 B.52000 C.55482 D.64000
答案:C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60—61页。
2.市净率指标的计算不涉及的参数是()。
A.年末普通股股数 B.年末普通股权益
C.年末普通股股本 D.每股市价
答案:C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131—132页。
3.根据本量利分析 原理 ,只能提高 安全 边际而不会降低盈亏临界点的措施是()。
A.提高单价 B.增加产销量
C.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D.压缩固定成本
答案:B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167—169页。
4.在计算投资项目的未来现金流量时,报废设备的预计净残值为12000元,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净残值为14000元,所得税率为33%,则设备报废引起的预计现金流入量为()元。
A.7380 B.8040 C.12660 D.16620
答案:C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229—230页。
5.估算股票价值时的贴现率,不能使用()。
A.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率
B. 债券 收益率加适当的风险报酬率
C.国债的利息率
D.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报酬率
答案:C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253页。
6.企业赊销政策的内容不包括()。
A.确定信用期间 B.确定信用条件
C.确定现金折扣政策 D.确定收账方法
答案:D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276页。
7.长期借款筹资与长期债券筹资相比,其特点是()。
A.利息能节税 B.筹资弹性大
C.筹资费用大 D.债务利息高
答案:B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311页。
8.主要依靠股利维持生活的股东和养老基金管理人最不赞成的公司股利政策是()。
A.剩余股利政策
B.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
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D.低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答案:A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342—345页。
9.公司增发的普通股的市价为12元/股,筹资费用率为市价的6%,本年发放股利每股0.6元,已知同类股票的预计收益率为11%,则维持此股价需要的股利年增长率为()。
A.5% B.5.39% C.5.68% D.10.34%
答案:B依据:《财务成本 管理 》教材第359—361、254页。
10.下列关于“自由现金流量”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税后净利+折旧
B.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C.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十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D. 企业 履行了所有财务责任和满足了再投资需要以后的现金流量净额
答案:D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399页。
11.阿尔曼提出的预测财务危机的“Z计分模型”中,未涉及到的财务数据是()。
A.销售收入 B.现金净流量 C.股票市值 D.营运资金
答案:B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463页。
12.某厂的甲产品单位工时定额为80小时,经过两道工序加工完成,第一道工序的工时定额为20小时,第二道工序的定额工时为60小时。假设本月末第一道工序有在产品30件,平均完工程度为60%;第二道工序有在产品50件;平均完工程度为40%。则分配人工费用时在产品的约当产量为()件。
A.32 B.38 C.40 D.42
答案:A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510—511页。
13.最适合作为企业内部利润中心业绩评价指标的是()。
A.部门营业收入 B.部门成本
C.部门可控边际贡献 D.部门税前利润
答案:C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583页。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衡量投资方案风险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预期报酬率的概率分布越窄,投资风险越小
B.预期报酬率的概率分布越窄,投资风险越大
C.预期报酬率的标准差越大,投资风险越大
D.预期报酬率的变异系数越大,投资风险越大
答案:A、C、D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69—77页。
2.在复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的条件下, 债券 票面利率与到期收益率不一致的情况有()。
A.债券平价发行,每年付息一次
B.债券平价发行,每半年付息一次
C.债券溢价发行,每年付息一次
D.债券折价发行,每年付息一次
答案:B、C、D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244—246页。
3.按照现行法规的规定,公司制企业必须经过股东大会作出决议才能()。
A.增发新股
B.发行长期债券
C.提高留存收益比率,扩大内部融资
D.举借短期银行借款
答案:A、B、C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302、315页。
4.下列关于资本成本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资本成本的本质是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实际付出的代价
B.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由资本市场和企业经营者共同决定
C.资本成本的计算主要以年度的相对比率为计量单位
D.资本成本可以视为项目投资或使用资金的机会成本。
答案:B、C、D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353—363页。
5.目前我国 证券 市场进行的国有股配售,对于涉及到的上市公司来说其财务后果是()
A不减少公司的现金流量
B.降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
C.提高公司的每股收益
D.改变公司的股权结构
答案:A、D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435—436页。
6.成本计算分批法的特点是()。
A.产品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成本计算不定期
B.月末无须进行在产品与完工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C.比较适用于冶金、纺织、造纸行业 企业
D.以成本计算品种法 原理 为基础
答案:A、D 依据:《财务成本 管理 》教材第518页。
7.作为控制工具的弹性预算()。
A.以成本性态分析为理论前提
B.既可以用于成本费用预算,也可以用于利润预算
C.在预算期末需要计算“实际业务量的预算成本”
D.只要本量利数量关系不发生变化,则无需每期重新编制
答案:A、B、C、D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552—553页。
三、判断题
1.到期风险附加率是指债权人因承担到期不能收回投出资金本息的风险而向债务人额外提出的补偿要求。()
答案:×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42页。
2、某公司今年与上年相比,销售收入增长10%,净利润增长8%,资产总额增加12%,负债总额增加9%。可以判断,该公司权益净利率比上年下降了。()
答案:√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109—110页。
3.某公司购入一批价值20万元的专用材料,因规格不符无法投入使用,拟以15万元变价处理,并已找到购买单位。此时,技术部门完成一项新产品开发,并准备支出50万元购入设备当年投产。经化验,上述专用材料完全符合新产品使用,故不再对外处理,可使企业避免损失5万元,并且不需要再为新项目垫支流动资金。因此,在评价该项目时第一年的现金流出应按65万元计算。()
答案:√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205页。
4.股票的价值是指其实际股利所得和资本利得所形成的现金流人量的现值。()
答案:×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251页。
5.研究存货 保险 储备量的目的,是为了寻求缺货成本的最小化。()
答案:×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293页。
6.按照市价回购本公司股票,假设净资产收益率、市净率和市盈率不变,则回购会使每股净资产上升。
答案:×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442页。
7.在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时,上一步骤的生产费用不进入下一步骤的成本计算单。()
2.某商店拟放弃现在经营的 商品 A,改为经营商品B,有关的数据资料如下:
(1)A的年销售量3600件,进货单价60元,售价100元,单位储存成本5元,一次订货成本250元。
(2)B的预计年销售量4000件,进货单价500元,售价540元,单位储存成本10元,一次订货成本288元。
(3)该商店按经济订货量进货,假设需求均匀、销售无季节性变化。
(4)假设该商店投资所要求的报酬率为18%,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要求:
计算分析该商店应否调整经营的品种(提示:要考虑资金占用的变化)。
答案:
(1)计算毛利的增加:
A的毛利=(10-60)×3600=144000(元)
B的毛利=(540-500)×4000=160000(元)
毛利的增加=160000-144000=16000(元)
(2)计算资金占用的应计 利息 增加A的经济订货量=[(2×3600×250/5](加根号)=600(件)
A占用资金=600/2×60=18000(元)
B的经济订货量=[(2×4000×288)/10](加根号)=480(件)
B占用资金=480/2×500=120000(元)
增加应计利息=(12000-18000)×18%=18360(元)
(3)计算订货成本A的订货成本=6×250=1500元B的订货成本=288×4000/480=2400元增加订货成本900元(4)储存成本的差额A=300×5=1500元B=240×10=2400增加的差额为2400-1500=900所以,总的收益增加额=16000-18360-900-900=-4160元由于总的收益减少4160元,故不应调整经营的品种。
依据:《财务成本 管理 》教材第286—287页。
3.某公司今年年底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9000万元,普通股6000万股。目前的资本结构为长期负债占55%,所有者权益占45%,没有需要付息的流动负债。该公司的所得税率为30%。预计继续增加长期债务不会改变目前的11%的平均利率水平。
董事会在讨论明年资金安排时提出:
(1)计划年度分配现金股利0.05元/股;
(2)为新的投资项目筹集4000万元的资金;
(3)计划年度维持目前的资本结构,并且不增发新股,不举借短期借款。
4.从事家电生产的A公司董事会正在考虑吸收合并一家同类型公司B,以迅速实现规模扩张。以下是两个公司合并前的年度财务资料(金额单位:万元):
项目 A公司 B公司
净利润 14000 3000
股本(普通股) 7000 5000
市盈率 20(倍) 15(倍)
两公司的股票面值都是每股1元。如果合并成功,估计新的A公司每年的费用将因规模效益而减少1000万元,公司所得税税率均为30%。A公司打算以增发新股的办法以1股换4股B公司的股票完成合并。
要求:
(1)计算合并成功后新的A公司的每股收益;
(2)计算这次合并的股票市价交换率。
答案:
(1)每股收益计算:
新的A公司净利润=14000+3000+1000×(1-30%)=17700(万元)
新的A公司股份总数=7000+5000/4=8250(万股)
新的A公司每股收益=17700÷8250=2.15(元)
(2)股票市价交换率原A公司每股收益=14000/7000=2(元)
原A公司的每股市价=2×20=40(元)
B公司的每股收益=3000÷5000=0.6(元)
B公司的每股市价=0.6×15=9(元)
股票市价交换率=(40×0.25)=1.11[或者:股票市价交换率=40/(4×9)=1.11
依据:《财务成本 管理 》教材第406-408页。
五、综合题
1.某上市公司本年度的净收益为20000元,每股支付股利2元。预计该公司未来三年进入成长期,净收益第1年增长14%,第2年增长14%,第3年增长8%。第4年及以后将保持其净收益水平。该公司一直采用固定支付率的股利政策,并打算今后继续实行该政策。该公司没有增发普通股和发行优先股的计划。
要求:(1)假设投资人要求的报酬率为10%,计算股票的价值(精确到0.01元);
(2)如果股票的价格为24.89元,计算股票的预期报酬率(精确到1%);
计算步骤和结果,可以用表格形式表达,也可以用算式表达。
答案:
(1)股票价值计算(2)预期收益率计算由于按10%的预期报酬率计算,其股票价值为27.44元,市价为24.89 %元时预期报酬率应该高于10%,故用不着11%开始测试;
因此,预期收益率为11%.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二、六、八章。
2.某公司拟投产一新产品,需要购置一套专用设备预计价款900000元,追加流动资金145822元。公司的会计政策与税法规定相同,设备接5年折旧,采用直线法计提,净残值率为零。该新产品预计销售单价2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12元/件,每年增加固定付现成本500000元。该公司所得税税率为40%;投资的最低报酬率为10%。
要求:计算净现值为零的销售量水平(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答案:
(1)预期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应等于流出的现值:1045822元(2)收回的流动资金现值=145822×(P,10%,5)=145822×0.6209=90541(元)
(3)每年需要的现金流量(固定资产投资摊销额)=(1045822-90541)/(p/a,10%,5)=955281/3.7908=252000(元)
(4)每年税后利润=252000-(900000/5)=252000-180000=72000(元)
(5)每年税前利润=72000/(1-0.4)=120000(元)
(6)销售量=(500000+180000+120000)/(20-12)=100000(件)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二、四章。
3.某公司目前的资本来源包括每股面值1元的普通股800万股和平均利率为10%的3000万元债务。该公司现在拟投产一个新产品,该项目需要投资4000万元,预期投产后每年可增加营业利润(息税前盈余)400万元。该项目备选的筹资方案有三个:
(1)按11%的利率发行 债券 ;
(2)按面值发行股利率为12%的优先股;
(3)按20元/股的价格增发普通股。
该公司目前的息税前盈余为1600万元;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率为40%; 证券 发行费可忽略不计。
要求:
(1)计算按不同方案筹资后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填列答题卷的“普通股每股收益计算表”)。
(2)计算增发普通股和债券筹资的每股(指普通股,下同)收益无差别点(用营业利润表示,下同),以及增发普通股和优先股筹资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
(3)计算筹资前的财务杠杆和按三个方案筹资后的财务杠杆。
(4)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分析,该公司应当选择哪一种筹资方式?理由是什么?
(5)如果新产品可提供1000万元或4000万元的新增营业利润,在不考虑财务风险的情况下,公司应选择哪一种筹资方式?
答案:
(1)计算普通股每股收益
(2)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计算:
债券筹资与普通股等资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
[(EBIT-300-4000×11%)×0.6」÷800=[(EBIT-300)×O.6]÷1000 EBIT=2500(万元)
优先股筹资与普通股筹资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
[(EBIT-300)×0.6-4000×12%」÷800=[(EBIT-300)×0.6]÷1000 EBIT=4300(万元)
(3)财务杠杆的计算筹资前的财务杠杆=1600/(1600-300)=1.23发行债券筹资的财务杠杆=2000/(2000-300-4000×11%)=1.59优先股筹资的财务杠杆=2000/(2000-300-4000×12%/0.6)=2.22普通股筹资的财务杠杆=2000/(2000-300)=1.18(4)该公司应当采用增发普通股筹资。该方式在新增营业利润400万元时,每股收益较高、风险(财务杠杆)较低,最符合财务目标。
(5)当项目新增营业利润为1000万元时应选择债券筹资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