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8-18 0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听课做题,对某些老师有些感受,总感觉不吐不快,声明我与他们没有任何私怨,也不是所谓的托,这一点,我相信大家都相信我吧。
关于刘圣妮,当然水平高,讲课有激情,日壳子比较有趣,但总感觉有时在拿我们考生开涮,试想我们的年龄都不小了吧,有点逗我们的乐子哈,实务部分特别是第十六章讲得太没趣了,看了看她出的练习题,多选题大都是ABCD,判断题90%以上都是勾,知道为什么吗,这样最省事,抄一抄准则或教材原文,既不费脑又不容易出错,基础性还强,如果最后考试时中注协能请刘老师出题我可能会感动得热泪盈眶。
关于杨闻萍,很多人可能认为她讲得可能一般,但通过做她的练习题,至少发现她比较认真,结合教材的变化出了一些新题,比如说关于独立性的一些题都是以实务举例的方式出的,不是照抄教材原文。
个人只是对这两位老师的印象比较深一点,其他的没有多大感觉。
楼主说的非常正确,不是我说了,我也想报名听听来着,可是看了几本那几位名师出的复习资料,又在网上试听了一下,哈哈,一看就都是忽悠人的主儿,---------资料四处都是低级错误,讲课全是蜻蜓点水,就这能帮助考生实战吗,笑话.别看某些地方宣传得厉害,说听了几位名师的课,通过率高达40%以上,其实一来现在假宣传多,是不是这么回事儿咱也说不清,二来,即使真的通过了那么多,也和听他们讲课不一定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因为本来考生来听课的大多认真备考高度重视的比例就大大高于没听课的那些人,二来听了课了,无形中多了一些学习的约束,让复习更有了点规律.所以和听他们的课,然后水平有所提高没有直接的关系.如果你自我约束性强,绝对不如自已多找些资料自学效率高,所以那种傻事我不会去做.
我去年听杨的,今年听刘的。只要能讲课的,我认为都有一定的水平,但认真比水平更重要。从趣味性和可理解性来看,我个人观点认为,刘的讲的比较透彻,特别是字斟句酌方面,容易让人懂,习题就是楼主说的那样,也不知什么意思。但也有未讲清的,如PPS抽样,这也不能怪她。可能审计准则起草人也不一定全部讲的能让别人懂自己理解是一回事,让别人理解又是一回事。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但最后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去运用。
说一下网上热评的张志凤教师,我不得不说,我去年会计考了75分,就是听他的课,我的基础也不是多好,我感觉他讲的课很好,不应以貌和出身取人,师者应该看他的水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绝对标准。但我也不会反对徐讲的不好,因为我未听过徐的课。
再者说一下东奥的轻松过关,特别是轻一审计,基本上是旧的习题,新的没有几题,难能检验我们基础的掌握程度,审计目标那一章尤为明显,这是一个误导,我相信编者有是有水平的,但缺乏认真。我后来都不做上面的习题,改从网上找题了,就是刘圣妮教师的,上面基本上都是新题,缺点是多选答案太多的全选,判断大多是对,这让人不能给自己准确定位,是否掌握了,不会就全选,这是条件反射。(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