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第七章 统计报告 第一节 统计报告的概念
一、统计报告的定义
统计报告:指采用统计特有的计算和分析方法,以大量加工整理后的统计数据和相关文字资料为依据,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定量和定性的综合分析,通过逻辑思维,从数量和质量的辨证关系中掌握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性,进而对社会经济的全部或某一方面加以描述说明或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表议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为企、事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为社会公众投资兴业、消费理财提供咨询服务的一种书面报告形式。
二、统计报告的作用
统计报告是统计工作的最终成果,是社会和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在反映、指导和监督社会、企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①综合反映不同时期社会、企业经济发展状况。
②实施统计监督。及时发现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
③跟踪了解和监督企业贯彻落实预定规划的情况。
④更大范围、更高层面帮助和指导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⑤立足当前,展望和预测未来。
写好统计报告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是统计从业人员一项最基本的技能,也是其综合素质和水平的体现。
三、统计报告的特点(统计报告被称为统计的议论文或说明文)
⑴科学性:采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
⑵实用性:真实是实用的前提和条件,也是统计报告的特点。
⑶专业性:统计报告的突出特点就是用统计数据说话。并用统计语言统领统计数据,用统计数据充实统计语言,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统计报告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包括①数据的整理方法、
②数据的分析方法、③数据的推算方法、④数据的预测方法,都是统计特有的分析方法。
⑷时效性:失去了时效性就失去了实用性。
四、统计报告的分类
1、按其所分析的部门分:⑴一产、⑵二产、⑶三产的统计报告
2、按其所分析的范围分:⑴宏观统计报告⑵微观统计报告。⑵包括①生产统计报告②劳工统计报告
③原材料统计报告④设备统计报告⑤资金统计报告⑥销售统计报告⑦流通统计报告⑧效益统计报告。
3、按其所分析的深度分:
⑴综合统计报告:是对一个地区、一个产业、一个部门、一个行业、一个企业在一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内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统计报告。
⑵专题统计报告:是对社会、企业经济活动某一方面进行专项、深入的分析。
4、按其所分析的时段来分 ①月度、②季度或半年度、③一个年度、④一个五年计划期、⑤更长时期的统计报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