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2|回复: 0

普现的家庭理财规划两大误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1 1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专家指出,在制定理财规划时不应“唯数字论”,不能说只要收益超过CPI就是胜利,在制定规划的同时也应同时考虑保障和风险问题。目前大部分家庭或多或少存在重投资轻保障和重收益轻风险的情况。
    建行的一位理财师向记者反映,通过长时间与客户打交道,发现很多家庭只注重于投资却不注重保障,也就是说多数人对于一些风险性的产品较为偏爱。而对于诸如保险等保障性产品或能起到稳定剂作用的产品则不太看重,甚至偏激地认为这类产品无法满足自己对于高收益的追求,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虽然现在很多市民都拥有了养老保险、公积金,但是综合目前数据分析,一个人60岁退休,退休之后养老金的替代率较低。如果按照现在的水平来计算,到退休时养老金的替代率基本上维持在27%至30%的水平。换句话讲,倘若退休之前工资是5000元,那么退休之后退休金为1500元左右,会对晚年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还有就是重收益轻风险,众所周知,收益通常与风险是成正比的,或许对于选择某一款产品时,多数人都会权衡取得相应收益所需要承担的风险。然而在构建理财组合时,人们往往会将风险抛在脑后,而且愈是在投资市场出现回暖甚至呈现火爆之际,这种注重收益忽略风险的理财规划倾向就表现得愈是明显。

    事实上,理财组合的构建最根本的目的并非谋求更高的收益,而是帮助家庭在平衡风险的前提下实现财富稳定的增值。从某种程度讲,人们对于风险都是力求规避的,但有时在市场因素的影响下,譬如听说身边的朋友炒股票或买基金挣钱了,于是在不平衡心态的驱使下便会无形中放大了投资的好处,甚至将收益看得过高,忽略了风险的存在。

    专家建议,广国和庭在构建理财组合规划时,应加强对家庭经济支柱的保障意识灌输,而且也应该加强保障措施,虽说这种保障产品在理财组合中比不上股票、基金所带来的收益,可一旦风险发生出现家庭财务危机时却是任何投资产品收益都无法弥补的。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15 18: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