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第三章 个人贷款管理
3.1个人贷款管理原则
掌握个人贷款管理的基本原则(掌握) 全流程管理原则
全流程贷款管理强调将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行为贯穿到贷款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环节。
诚信申贷原则
一是借款人恪守诚实守信原则,按照贷款人要求的具体方式和内容提供贷款申请材料,并且承诺所提供材料是真实、完整、有效的;二是借款人应证明其信用记录良好、贷款用途和还款来源明确合法等。
协议承诺原则
协议承诺原则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贷款人,应与借款人乃至其他相关各方通过签订完备的贷款合同等协议文件,规范各方有关行为,明确各方权利义务,调整各方法律关系,明确各方法律责任。
贷放分控原则
银行业金融机构将贷款审批与贷款发放作为两个独立的业务环节,分别进行管理和控制,以达到降低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的目的。贷放分控的要义是贷款审批通过不等于放款。
贷放分控的作用:①可以加强商业银行的内容部控制,防范操作风险;②可以践行全流程管理的理念,建设流程银行,提高专业化操作水平,强调各部门和岗位之间的有效制约,避免前台部门权力过于集中。
实贷实付原则
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借款人的有效贷款需求,主要通过贷款人受托支付的方式,将贷款资金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的借款人交易对象的过程。实贷实付原则的关键是让借款人按照贷款合同的约定用途使用贷款资金,减少贷款挪用的风险。
实贷实付的作用:①有利于确保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在满足有效信贷需求的同时,严防贷款资金被挪用,避免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等;②有助于贷款人提高贷款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对贷款资金使用的管理和跟踪;③为全流程管理和协议承诺提供了操作的抓手和依据,有助于贷款人防范信用风险和法律风险。
贷后管理原则
主要内容:监督贷款资金按用途使用;对借款人账户进行监控;强调借款合同的相关约定对贷后管理工作的指导性和约束性;明确贷款人按照监管要求进行贷后管理的法律责任。
3.2个人贷款业务操作流程
3.2.1受理与调查
个人贷款申请的相关内容(掌握)
3.3个人贷款风险管理
3.3.1合作机构管理
1.合作机构风险分析(了解)
(1)合作机构的信用状况
(2)合作机构的偿债能力
(3)合作机构的管理水平
(4)合作机构的业界声誉
2.合作机构管理措施
(1)加强贷前调查,切实核查合作机构的资信状况。
(2)严格控制合作担保机构的准入,动态监控其经营管理情况、资金实力和担保能力,及时调整其担保额度。
(3)对由专业担保机构担保的贷款,要实时监控担保方保持足额的保证金。
(4)对于履约保证保险,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与保险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避免事后因为协议漏洞造成贷款损失。
3.3.2操作风险管理
▲概念(掌握)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1.受理与调查环节的风险管理
(1)严格贷款申请要求
贷款申请应遵循诚信申贷原则,至少要明确以下条件:
①借款人的主体资格要求;
②借款人信用记录良好;
③贷款用途明确合法;
④还款来源明确合法;
⑤证明材料的具体要求。
(2)勤勉履行尽职调查
尽职调查必须遵循真实、准确、完整、有效的原则,通过现场调查和非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全面掌握客户信息。
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应配备具有专业素质的团队开展相应调查工作,同时也可借助第三方的专业优势获得信息分析、风险评估等技术支持。但是,贷款人不得将贷款调查的全部事项委托第三方完成。
2.审查与审批环节的风险管理
(1)严格进行风险评价
①借款人基本情况评价。
②借款人资产负债状况及收入评价。
③借款项下交易的真实性、合法性评价。
(2)审慎进行信贷审批
①审批人员按照授权自主审批贷款。
②严禁超越、变相超越权限审批贷款。
(3)严格实行审贷分离。
审贷分离是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流程的基本要求,是建立有效的岗位制衡机制的重要内容。审贷分离的核心是将负责贷款调查的业务部门(岗位)与负责贷款审查的管理部门(岗位)相分离,以达到相互制约的目的。
3.签约与发放环节的风险管理
(1)严格贷款合同管理
① 订和完善贷款合同等协议文件。
②建立完善有效的贷款合同管理制度。银行业金融机构能否有效管理贷款合同,是其经营管理成败和服务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③加强贷款合同规范性审查管理。
④履行监督、归档、检查等管理措施。
⑤做好有关配套和支持工作。
(2)严格实行贷放分控
①设立独立的放款执行部门。
放款执行部门的核心职责是贷款发放和支付的审核,集中统一办理授信业务发放,专门负责对已获批准的授信业务在实际发放过程中操作风险的监控和管理工作。
②完善对放款执行部门的考核和问责机制
放款执行部门作为信贷资金脱离贷款人前的最后一道防线,具有重要作用。对放款执行部门的职责要高度重视。
4.支付环节的风险管理
《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除特殊情形外,个人贷款资金应当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向借款人交易对象支付。
(1)受托支付的支付控制
①明确对借款人应提交资料的要求
②明确支付审核要求
(2)自主支付的支付控制
①明确贷款发放前的审核
②加强贷款发放后的核查
5.贷后环节的风险管理
(1)严格进行贷后检查
(2)适时利用违约条款
(3)及时进行策略调整
(4)加强信贷档案管理
6.合规风险管理(了解)
(1)合规风险的表现形式
▲采取监管措施的行为包括三类:
①相关制度是否建立。
②流程是否健全。
③制度是否得到执行
▲采取行政处罚的行为包括三类:
①贷前管理的违法行为。
②贷时和贷后管理的违法行为。
③其他被处罚的情形
(2)合规风险的管理措施
①建立重要的制度,将外部监管要求内化为银行制度。
②健全流程。
③加强对制度的执行和监测。
3.3.3信用风险管理
1.信用风险概述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权人或银行贷款而违约的可能性。
个人贷款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借款人还款能力的降低和还款意愿的变化。
2.信用风险的主要形式
(1)还款能力风险。
(2)还款意愿风险。
(3)欺诈风险。
3.信用风险的管理措施(掌握)
(1)严格审查贷款申请。
(2)严格实行贷放分控。
(3)严格实行支付管理。
(4)严格实行贷后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