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新华网北京5月17日电 (记者王胜先、何雨欣)德勤管理咨询17日发布《区域性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的挑战和实施策略》白皮书称,我国区域性银行零售业务起步晚、基础薄弱,“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在多数区域性银行还停留在口头上,找不到零售业务转型的切入点。
德勤管理咨询金融行业助理总监支宝才表示,在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的趋势下,作为国内银行主要利润来源的以对公业务为基础的利差收入将逐渐受到压缩,零售业务在银行的战略地位则日益凸现,“吃饭靠对公,发展靠零售”已经成为国内银行业的共识。监管部门也通过规范中间业务收费、对零售贷款采取较低的风险权重计量比例等政策手段鼓励银行发展零售业务。
白皮书显示,相对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区域性银行由于历史的原因,零售业务起步晚,基础相对薄弱,在个人存款、个人贷款以及留守业务收入的占比都相对偏低。如招商银行(微博)、工商银行等全国性银行的零售业务占全行收入中的比重均在29%以上,而白皮书调研样本中的区域性银行该比重仅有12%。
近年来,区域性银行业逐渐认识到发展零售业务的重要性,纷纷提出大力发展零售业务的战略目标。但支宝才认为,在实践零售业务转型的过程中,“雷声大、雨点小”,几乎所有的区域性银行都发现困难重重,找不到零售业务的切入点。
“主要是经营理念转变困难,”支宝才认为,大多数区域性银行虽然在战略上提出零售业务转型的目标,但银行的管理层和经营层的经营理念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变,或仍然按照发展对公业务的思路去发展零售业务,或者盲目抄袭所谓先进实践的做法,难以取得预期的转型效果。由于经验不足,经验理念也存在误区:将发展零售业务等同于增长储蓄存款;过于迷信考核激励,试图通过运动营销的方式实现零售规模的迅速扩张,忽视业务体系和能力建设;重硬件、轻软件,将大量资源投入在了硬件建设上。
支宝才建议,区域性银行在零售业务转型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采取差异化的市场竞争策略,贯彻转型工作体系化,并通过精细化的业务管理和运营手段将转型工作落实到实处。
德勤管理咨询金融行业合伙人王锦认为,区域性银行零售业务转型需要全行统一对零售业务战略地位的认识,制定清晰的战略实施计划。关键要耐得住寂寞,不能急功近利,资源投入要兼顾盈利和发展,对基础能力工作要配套资源投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