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第二章:银行经营环境本章考情分析 1.学习本章的目的与要求:了解当今所处的经济、金融等经营环境及经济结构状况; 掌握宏观经济发展目标及其衡量指标;熟悉金融环境对商业银行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掌握货币政策的概念、目标、工具。 2.本章在考试中的地位:本章在考试中非常重要,其分数一般在分左右;在历年考试中,本章的试题在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等客观题题型中均占一定比重。 3.本章主要内容:经济环境、金融环境对商业银行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和货币政策等有关问题 4.本章重点与难点是: 金融市场的功能与种类; 金融工具的概念与种类; 货币政策的概念、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及工具 、基础货币、 5.复习方法:应在精读教材的基础上,建议多做些练习题目。
第一节 经济环境 1.宏观经济运行 宏观经济状况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状况和前景等方面。 其一,宏观经济发展目标及其衡量指标 宏观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一般包括四个,即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目标与其一致) 这四大目标分别通过国内生产总值(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和国际收支等指标来衡量。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特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经济产出和居民收入的增长。 衡量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它是指一国(或地区)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即指在一国的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以市场价格表示的产品和劳务总值。G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整体经济状况的主要指标,GDP增长率是反映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程度的动态指标。 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中区分国内生产和国外生产,一般以“常住居民”为标准只有常住居民在一年内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所得到的收入,才计算在本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内。常住居民是指居住在本国的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民和长期居住在本国但未加入本国国籍的居民。 充分就业:其宏观经济衡量指标是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人口中失业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劳动力人口是指年龄在16岁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全体。 物价稳定:是要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大体稳定,避免出现高通货膨胀(物价有三种表现形式)。 衡量物价稳定宏观经济指标是通货膨胀率。一般说来,常用的指标有三种:消费者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 与通货膨胀一样,通货紧缩也是货币供求失衡、物价不稳定的一种表现,是物价持续、普遍、明显地下降,对整个经济增长也同样有着不利的影响。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差额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既无巨额的国际收支赤字,又无巨额的国际收支盈余。(并非完全相等―――判断正误) 国际收支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 其二,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2.经济结构 其一,产业结构 其二,消费投资结构 其中,消费包括私人消费和政府消费两部分 3.经济全球化第二节 金融环境 1.金融市场 什么是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金融工具交易的场所。 主要包括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黄金市场等。 关于金融市场功能: 货币资金融通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功能、风险分散与风险管理功能、经济调节功能、定价功能。 其中融通货币资金是金融市场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 关于金融市场的种类: 按金融工具的期限划分,金融市场可分为货币市场(一年以内、含)和资本市场。 按具体的交易工具类型划分,金融市场可分为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外汇市场、股票市场、黄金市场、保险市场等。 金融工具交易的阶段来划分,金融市场可分为发行市场(初级市场或一级市场)和流通市场(也称为二级市场即买卖转让的市场。) 按交割时间划分,金融市场可分为现货市场当日成交(即当日、次日或隔日等几日内进行交割)和期货市场(约定时间交割)。 按交易活动是否在固定的场所进行,金融市场可分为场内交易市场(有固定场所、有组织、有制度)和场外交易市场(没有固定交易场所) 关于我国的金融市场情况: 从市场类型看,我国货币市场主要包括: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和票据市场。资本市场是指以长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资金融通市场,主要包括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从市场层次看,以银行间市场为主体的场外交易市场与以交易所市场为主体的场内交易市场相互补充,共同发展。 其中:货币市场情况 1984年同业拆借市场开始,1996年1月,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形成 l997年6月,依托同业拆借市场的债券回购业务获准开展。 资本市场情况: 1990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成立。标志着我国股票市场正式形成.l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成立, 其他市场情况: 1994年4月,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建立 2002年10月,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 目前已有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3家期货交易所 2006年9月在上海成立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 (以上相关的、重要的时间概念应掌握) 2.金融工具(按期限长短分、按融资方式分、按拥有的权利划分、按职能分) 金融工具是用来证明融资双方权利义务的条约。 金融工具的种类: 按期限的长短划分 可分为短期金融工具和长期金融工具。 按融资方式划分 可分为直接融资工具和间接融资工具。 按投资者所拥有的权利划分 可分为债权工具、股权工具和混合工具。 ①债券:可分为企业债、国债和金融债三大类。 ②股票:持有者不能以任何理由要求退还股本,只能通过证券市场将股票转让和出售。 ③可转换公司债券 ④证券投资基金 按金融工具的职能划分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用于投资和筹资的工具,如股票、债券等: 第二类是用于支付、便于商品流通的金融工具,主要指各种票据; 第三类是用于保值、投机等目的的工具,如期权、期货等衍生金融工具。 3.※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申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经济目标而采用的控制和调节货币、信用及利率等方针和措施的总称,是国家调节和控制宏观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商业银行是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媒介和最主要的传导体。 货币政策由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两部分内容构成。 货币政策目标包括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 其一,货币政策目标 最终目标: 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作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重要组成部分的货币政策,其最终目标也是这四大目标。这四大目标之间既有统一性,也有矛盾性,在不同的环境中,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应该有所侧重。 《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 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是基础货币,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 基础货币又称为高能货币,是指具有使货币总量成倍扩张或收缩能力的货币,由中央银行发行的现金通货和吸收的金融机构存款构成。 我国基础货币由三部分构成:金融机构存入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流通中的现金和金融机构的库存现金。 货币供应量是指某个时点上全社会承担流通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存量。 我国按流动性不同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 被称为狭义货币,是现实购买力;与之差被称为准货币,是潜在购买力;被称为广义货币:一般所说的货币供应量是指。 其二 货币政策工具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和窗口指导六大类。其中:被称为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的业务是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它是现代中央银行应用最为广泛的货币政策工具。 (1)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卖出或买进有价证券.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当中央银行需要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可利用公开市场操作买入证券,增加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通过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功能,最终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多倍增加。反之亦反 (2)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和缴存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两部分。(此工具的特点:力度过大时,容易引起经济地震) 存款准备金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1984年,我国建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 (3)再贷款与再贴现 ①再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发放的再贷款分为三类:一是为解决流动性不足的需要而发放的贷款;二是为处置金融风险的需要而发放的贷款;三是用于特定目的的贷款 ②再贴现 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再贴现政策,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通过再贴现率的调整,影响商业银行以再贴现方式融入资金的成本,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供求;二是规定再贴现票据的种类,影响商业银行及全社会的资金投向,促进资金的高效流动(此工具的特点)。 (4)利率政策 ①利率及其种类 利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收入同本金之间的比率。 可以分为: 市场利率、官方利率与公定利率: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 即期利率与远期利率: (5)汇率政策 ①汇率及其种类 汇率是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价格。 汇率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 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 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 ②汇率政策 汇率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熏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货币政策工具,通常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选择相应的汇率制度,二是确定适当的汇率水平,三是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在这三项内容中,选择汇率制度是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 2005年7月21日,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又一次改革。改革的内容是: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 (6)窗口指导典型例题解析 【例题:多选题】1、货币政策目标包括:(ABC) A、操作目标 B、中介目标 C、最终目标 D、阶段目标 【例题:多选题】被称为我国货币政策“三大法宝”的政策工具的有:(ACD) A、公开市场业务 B、再贷款 C、再贴现 D、存款准备金 E、窗口指导 F、利率政策 G、汇率政策本章要点回顾 本章主要是通过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两个部分对银行经营所处的环境进行介绍。其中,经济环境是构成银行运行的基础条件和背景,经济的发展状况影响银行的经营状况;银行业是金融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环境对于银行业有着直接的影响,而本章主要从从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和货币政策三个方面介绍了银行所处的金融环境及其对银行业务和银行管理的影响. 本章侧重提示的若干思考题: 1、宏观经济发展包括了哪些总体目标;这些目标分别通过哪些指标来衡量? 2、金融市场的功能与种类有哪些? 3、货币政策目标包括了哪些目标? 4、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包括了哪些内容? 5、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包括了哪些内容? 6、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怎样表述的? 7、货币供应量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8、什么是货币政策工具,我国有哪些主要货币政策工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