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伦铜电3
是LME电子盘,形式如同国内9点到11点半,下午1点半到3点的沪铜。但在国外存在除了电子盘以外的场外交易(24小时交易盘)3伦外铜就是指场外交易的价格。
保证金
对所有交易品种,期交所都规定了基准保证金比例,期货公司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适当的增加,以控制风险。为了刺激客户多交易,期货公司会将保证金比例保持在“与交易所持平或者略高”。在此情况下,如果再缺乏对客户的资金管理教育,一旦发生剧烈的单边行情,客户爆仓的可能性非常大,这些存在问题的经纪公司就将手忙脚乱地要求客户追加保证金,如果客户缺乏追加资金的能力,则交易所将从这些期货公司存放在交易所的每个席位的200万的“押金”当中进行扣除。
沪铜连续和沪铜连三的区别
沪铜连三和连四不是具体那一个月的合约,是变化的三个月后和四个月后的合约,永不停止的。而沪铜02,03是具体的二月和三月到期交割的合约。连续是因为期货合约都是封闭式到期的,也就是都有固定到期日,所以如果是连三,表现的是三个月后那个价格,这样他的价格就可以形成一个连续价格图形给你研究,但是不能交易,LME铜三月是伦铜三月,表示的是后三个月的平均价格,可以理解为中间月,那么他就没有到期间,所以他的图形永远都是连续的,他的交割需要加升贴水,所以连续就是这个概念。
仓单
仓库公司或仓库经理人在收存货主交来的货物时出给货主的收据。是一种货物所有权凭证。既是收到货物的证明,又是凭以提货的根据。仓单不象提单那样可以通过背书流通转让。持有人将仓单转让给第三人时,须办理过户手续,第三人才能取得货物的所有权。
电子盘
CBOT、LME等交易所的电子盘是为非本地投资者开设的,比如亚洲、大洋洲的投资者,在CBOT、LME等交易所正常工作时间内是不方便交易的(深夜),因此他们要参与这些市场就可以通过电子盘交易。但电子盘的交易量通常较小,而且因为一些重大的经济变动事件都发生在这些交易所正常交易的时间内,所以电子盘的价位变动也不是很活跃。
现货升贴水
当前上海市场主要流通品牌:金驼、红鹭、大江、虎、上冶、铜鼎、金豚、铜冠、铁峰、贵冶、菲律宾PASAR、俄罗斯MOOK、哈萨克斯坦铜、韩国ONSAN、日本OSR、SR、HM、智利AE、ENM、CCC(智利国营铜业公司)。上海现货当日行情的铜价是指阴极铜在当日主要交易时段的主要成交价格区间,其下限是平水铜的最低价,上限是升水铜和智利CCC铜的最高价。是在征集全市主要的市场、生产、经营单位的价格后而定。
现货升水:是指当天现货价格高于上海期货当月当天的即时卖出价;
现货贴水:上海当天现货价格低于上海期货当月当天的即时卖出价。
现货铜价是按期铜当月当日即时卖出价,再加上升贴水金额而成,现货铜价普遍随期货即时卖出价的变化而波动。
平水铜(现货):大昌、大冶、白银、金川、菲律宾、哈铜、秘鲁铜等。
升水铜(现货):铜鼎、铜冠、金豚、云冶、贵溪、智利ENM、智利CCC等。
进口铜(现货):湿法铜至智利CCC铜。
移仓与换月
期货与股票不同的是,期货合约的生存周期是有限的,到合约最后交易日后就要交割,而且期货市场实行持仓限额制度。这两点对证券市场投资者不仅陌生,而且极不习惯。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他们的投资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在投资前,对股指期货市场和证券市场的规则都有深入的研究,因此,机构投资者的增仓和减仓一定是顺应市场规则的。但对于一般的投资者来说,主力合约的概念和主力移仓的特点仍然值得费些笔墨进行介绍和说明。
所谓主力合约指的是持仓量最大的合约。一般情况下,持仓量最大的合约,其成交量也是最大的。但工业品期货每个月就会出现这样的一个短暂的阶段,持仓量较小的远期合约的成交量大于主力合约成交量,并且呈现远期合约增仓,主力合约减仓现象。这种现象称为移仓。值得指出的是,移仓并非其字面意义上的“移动”或“迁移”,移仓是将近期合约上的持仓平仓后再在远期合约按原持仓相同方向开仓过程的简称,是存在交易成本的。
主力移仓出于这样几种考虑,首先是期货合约存在最后交易日,在最后交易日来临前,必须将所有非交割的持仓逐渐平掉。其次,交易所的保证金是随着最后交易日的临近而逐渐提高的,主力从资金的运作效率考虑,宁愿将资金逐渐调整到保证金较低的远期合约。第三,交易所不仅在交割月前1个月开始调整保证金,而且规定持仓量也向下调整。
例如2006年7月前大商所玉米持仓限额表。机构客户在进入交割月前,若某个合约总持仓没有超过15万手,则最大持仓量为7500手,而进入交割月前一个月的第一个交易日起,持仓限额就大幅下降到3000手。这就迫使机构在进入交割月前一个月还有一段时间时候,就要考虑减仓问题。如果时间太短,减仓过程对价格的冲击太大,从而导致移仓成本的增加。
在主力移仓阶段,经常出现远期合约价格上涨而主力合约价格呆滞的现象。这是因为主力在远期合约积极开多仓,散户因为只盯着主力合约,看到价格上涨纷纷跟进,但价格就是在小范围内波动而滞涨。等到散户转到远期合约买入时,远期合约与近期主力合约不合理的价差又开始向合理价差回归了,要么远期下跌,要么近期补涨,散户的心态变得更坏,而主力则借助散户的频繁买卖完成了其战略移仓的目的。
股指期货没有随最后交易日逐渐调整最大持仓的规定,原因是股指期货的现金交割制度不涉及商品期货可能存在的交割违约问题,况且股指期货庞大的套期保值需求也要求有投机持仓持有到最后交易日,否则满足不了套期保值者最后交易日的对冲需求。
所谓“换月移仓”,就是把手中临近交割月的原有合约平仓,同时在买卖最活跃的月份(交割月后的月份),建立新的合约。一般情况下换月都是保持同样数量合约,保持同样买卖方向。
逼仓
期货交易所会员或客户利用资金优势,通过控制期货交易头寸或垄断可供交割的现货商品,故意抬高或压低期货市场价格,超量持仓、交割,迫使对方违约或以不利的价格平仓以牟取暴利的行为。根据操作手法不同,又可分为“多逼空“和“空逼多”两种方式。基金逼仓我认为是一些国际基金组织的金融大鳄,一边手中握着大量仓单,但在期货市场上却又做大量多头,或是一边手中持大量空单,却在期货市场中又做大量空头的行为。如果一个投资者一单在1000万美元左右的话,那些海外基金大鳄便会盯住该投资者。虽说经纪公司应该对客户资料保密,但实际上,并非所有公司都能做到这点。海外基金公司会设法得到大单投资者信息,一旦发现该投资者投机性过大,几家基金公司便会联合逼仓。当然,为了确保自己安全,这些基金也会在远月做一些相反的保护头寸。如果逼仓不成功,基金也不会损失惨重。
交易手续费是如何收的?
开仓时收一半,平仓时收一半。各个交易所或品种之间的标准不一,大约相当于2、3个点的值。
关于“套利”
比如某甲在13700元买进R308(即2003年8月交割的天然胶合约)、计划在R311上抛出,假如要在同一时间完成、二者之间的价差(也叫基差)必须大到什么程度才有利可图呢?这里涉及这样一些费用:从事套利在期货市场上投入保证金的利息支出;购买天然胶的货款所占用资金的利息支出;8--11月的仓储费用;增值税:(卖价-买价)X 0.17;假设以上项目内容合计为350元,就意味着当在同一时间R308为13700元/吨、R311为14050元/吨以上时,理论上同时买R308卖R311是稳赚不赔的。如果你还不急于“兑现”,这期间只要假设R312比R311高出一定的价位、都可以在平掉原来持有的R311合约的同时、转抛R312。再介绍一个极端的例子(这是我在1996年底为国家储备局设计的套利方案):储备局常年要囤积一定数量的天然胶,假如想通过期货市场从事套利,在同一时间不同合约之间的价差呈什么样的比价时其才会有利可图呢?首先是“近”高“远”低,其次是操作行为上的先抛后买。这里涉及这样一些费用:从事套利在期货市场投入保证金的利息支出;因卖出天然胶所回笼资金的利息收入;套利期间所节省的仓储费用;少支付增值税的收益(卖价-买价)X 0.17。假设以上项目内容正负抵消后合计为250元,就意味着有机会进行“空头套利”。(综上所述,一个完善的期货市场是不容易出现恶性逼仓的——因为套利盘的存在会令“基差”经常处于一个非常合理的比价状态。)
关于恶性逼仓
恶性逼仓的最恶劣行为是弃盘、也叫弃仓。当逼仓主力感觉到逼仓的风险已经堆积到无法释放的地步时,其会将所持有的合约快速集中到若干个“新”席位(一般情况下,该席位的所有者或无人敢惹、或傻得可爱、或愿意“监守自盗”)上(其实,整个逼仓的过程一直也是在各个席位之间倒仓的过程)。这样,逼仓的“利润”和本金被倒出来了,在“新”席位上仅保留“初始保证金”——也就是维持保证金;一旦行情逆转、其立即就会出现保证金不足的现象;由于此时“逼仓”主力已经人间蒸发(象前段时间的萨达姆一样)、所以很快就会发生因无人抵抗而导致的连续“停板”。而交易所很快会发现这些“新”席位已经“爆仓”了,席位“爆仓”的后果就是交易所要接下其手头上的的所有未了结的持仓。交易所为了自保,必然会要求“对手”挂出平仓单;但是,这时候“对手”离解套还早着呢!!于是,交易所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付烂摊子:协议平仓吧,双方都说自己的合约还处于亏损状态(整个市场忽然找不到赚了钱的席位了);如果不协议平仓,行情运行方向对交易所被迫承接下来的合约还将继续不利、交易所又怎么承担得起……
外汇期货和指数期货
我们平时所说的外汇期货也叫外汇(现货)按金交易,是投资者与银行之间发生的现汇交易。所谓行情,其实是各个“报价行”之间报出的价:分买进价和卖出价;当投资者“买进”的时候、银行就对应地“卖出”。直接和银行交易只存在买卖差价(一般为5—7个点,10个点也很正常;行情变化特别快的时候也可能为30—50个点)、而没有手续费,此外还可能涉及“息差”——即投资者买卖币种之间存款利息的差额。
举例:某甲在2001年11月末看好美圆兑日圆的汇率,于是抛日圆买美圆(即使投资者手头持有的就是美圆也可以这样操作,因为“投资者手头持有的美圆”只是保证金而已);假设在124抛日圆买美圆合20万美圆的规模,在134时再把日圆买回来,相当于赢利200万日圆——折人民币12万元。正常情况下所需要的投资额为5万元人民币的等值外币。(其间所需的时间约为3--6个月)
指数期货是直接将指数“货币”化。比如令(即人为规定)上证指数每一个点的价值为200元/手,当上证指数从1350点升至1500点时,投资者每买一手(约需投资 1500X200X0.05=15000元)就有机会盈利30000元。
升水
升水:金银币在销售时,其本金本银部分是按国际价为准确定的,而加工费和利润部分称为升水。升水是指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与贴水对应。在通常情况下,银行报出的升贴水数只报两位或三位数。如果是两位数,即为小数点后第三和第四位,如果报三位数,即为小数点后第二、三、和第四位数。升贴水数的大小,两个数的排列次序也按升水或贴水而不同。在直接标价法下,小数在前,大数在后,即为升水;在间接标价法下,若是小数在后,大数在前,即为升水。在期货市场上,现货的价格低于期货的价格,则基差为负数,远期期货的价格高于近期期货的价格,这种情况叫“期货升水”,也称“现货贴水”,远期期货价格超出近期货价格的部分,称“期货升水率”;如果远期期货的价格低于近期期货的价格、现货的价格高于期货的价格,则基差为正数,这种情况称为“期货贴水”,或称“现货升水”,远期期货价格低于近期期货价格的部分,称“期货贴水率”。
期货点价
点价不是计算出来的。点价是期货交割的一种定价方式,即对某种远期交割的货物,不是直接确定其商品价格,而是只确定升贴水是多少。然后在约定的“点价期”内以国际上主要期货交易所(如CBOT或LME等)某日的期货价格作为点价的基价,加上约定的升贴水作为最终的结算价格。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避免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关于定价日的基准价,由买卖双方共同约定。
什么是做空
所谓做空,就是股票、期货市场的一种投资术语。比如说,投资者可以先卖出期货合约,等价格跌下来,再低价买入,这样能够赚取差价。在我国,期市不同于股市,投资者可以做多和做空。做多,就如同买股票那样,低价买进,等待价格上涨后卖出获利;而做空,则是指当价格过高时,选择高价位先卖出,等待价格下跌后再买进获利,与做多的操作正好相反。只要买入价低于卖出价,无论是做多还是做空,投资者都能获得价差收益,反之则是亏损。没有买进如何就能先卖出呢?这是由期货独特的制度所决定的。某投资者觉得,铜期货的价格63000元/吨过高,未来可能下跌,他就可以以10%保证金,也就是63000元选择卖出铜期货10吨。由于期货交易规定交货时间是在未来某一时刻,比如9月份,那么该投资者现在仅相当于签订了一份到9月份才需要卖出10吨铜交货的合同,用句上海话说,现在他是“空麻袋背米”。只要在9月份到期交货日前任何时候,铜期货的价格低于当初的卖出价63000元/吨,假定是60000元/吨,那么该投资者只要选择“买入一份相同合同”的方式,就能对冲之前的这份卖出合同。而他获得的收益就是3000元/吨的差价(卖出价-买入价)。正因为期货投资有了这种双向交易的方式,使得投资者无论在上涨还是在下跌的行情中都能获取收益,关键是,在牛熊大趋势下,能够始终保持“顺势而为”的交易原则。华尔街有句话,“只要是卖空的必定要把它买回来,否则就要进监狱”。它告诉我们,做空时切记要注意风险控制。所以做空时必须注意仓位控制,及时止损。由于做空股票或商品的最大收益预期就是价格跌到零时的100%,做多的最大预期却是无穷大,所以一般投资者不宜轻易做空。而对于商品和股票指数,都有一个长期牛市的基本原理,就是说长线来看,商品和股票都是会涨的,长线做空风险非常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