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最近笔者随总局粮食期货学习团前往大连期货交易所,系统学习了期货基础知识、市场行情分析方法及应用,了解了大商所及其上市品种,大豆和玉米的交易、交割流程等。还到渤海期货公司和大连北方期货公司进行了模拟交易,参观了北良港、北海等交割仓库,看来真是收获不小,不虚此行呀!。作为垦区各农场的农户,也应学点期货知识,这也是农户致富增收的一个保证。
如今,党的富民政策好,加上风调雨顺的年景,农户种地的积极性非常高涨。可是面对变化莫测的粮食市场行情,如何把农户的粮食以最好的价格出售,实现粮食市场价值的最大化,促进农户增收呢?可以说,期货就是帮助农户利用期货规避风险的一个尝试。利用期货市场发展“订单农业”。“先卖后种、确保增收”,改变了农户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而“期货保障、现货订单履约、中介公司受益、农民增收”是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重要表现。期货市场所产生的信息对农户收益影响巨大。例如:如果以每斤大豆上涨0.20元来计算,黑龙江省农民在涨价后出售600万吨大豆可以增加收入24亿元。而如果不利用期货市场的信息或者农民得不到相关市场的信息,那么农户进行农业生产会失去很多机会,也会很被动。例如:2003年年底和2004年年初,黑龙江当地的水稻收购价格一直维持在0.50元/斤左右,而等到农民把手里的水稻基本卖完之后,南方水稻市场供应开始紧缺,并带动黑龙江省的水稻价格由0.50元/斤涨到0.86元/斤,中间商获得了较大利润,农户失去了增收机会。2003年10月份,我国南方水稻产量减少的市场格局已十分明显,大米供不应求的迹象已显露,当时如果我们也能像对待大豆一样及时地把这些市场信息传递给农户,那么农户就会把手中的水稻在高价位卖出了,农户就可以多挣钱。
我们农场的职工也应树立起期货意识。即使农民不参与期货交易,期货信息也是农民进行现货交易、调整种植结构的“好帮手”。现在大多数农民是“上年啥贵,下年种啥”。去年大豆好卖,价格又高,今年农民都增加了大豆的种植面积,但秋收时价格却落了下来。事实上,3月份就有期货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国内外大豆增产及一些政策的变化,今年大豆价格将要下调。如果将这些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民,必然对其生产大有帮助。
但愿我们的农户能学会用期货为增收加一份保险。
作者;徐子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