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C-12 评估组织的道德氛围 内部审计部门应评价并帮助改进组织的治理过程。治理过程是指组织的投资人代表,如股东等。所遵循的程序,旨在对管理层执行的风险和控制过程加以监督。从定义上可以看出,治理过程主要是所有者(股东)及其代表(通常指董事会)对管理者的监督活动。组织的治理部门(如董事会或受托人或管理委员会)及其高级管理层都对治理过程的效果负责。治理过程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的文化,例如董事会的道德氛围。内部审计部门一方面由于其地位独立,客观公正,有良好的道德操守和技能,有能力提请领导层、管理人员和员工遵守法律、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在组织的道德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也有责任定期评估整个组织。
内部审计师应当对组织内与道德相关的目标、项目及活动的设计、实施及效果进行评价。内部审计部门至少应该定期评价组织的道德氛围以及为了实现期望的遵纪守德水平而采取的组织战略、战术、信息沟通和其他过程的有效性。
治理过程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的道德氛围。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师有责任评估组织的道德氛围。良好的道德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1)清晰易懂的道德规范及相关的说明、政策(包括避免舞弊和腐败的程序)和其他道德理想的表述;
(2)组织中有影响力的领导经常宣传并践行期望达到的良好的道德文化态度和行为;
(3)有支持并加强道德文化的具体战略,以及更新和改进组织道德文化承诺的经常性程序;
(4)多种容易采纳的,可以保护检举人的举报违反道德规范、政策和其他不当行为嫌疑的制度;
(5)有要求雇员、供应商和顾客定期声明在组织进行交易时遵守组织道德规范的制度;
(6)明确的责任分配,保证道德结果得到评价,可信的咨询服务得以提供,不当的行为嫌疑得到调查,发现的情况得到恰当报告;
(7)设有接受举报的机构,以保证检举得到评价;
(8)有学习机会,使员工都能成为良好道德文化的倡导者;
(9)积极鼓励每名雇员为组织的道德氛围作出贡献的人事管理制度;
(10)定期对雇员、供应商和顾客进行调查,以确定组织的道德氛围状况;
(11)正式或非正式地定期检查在组织内部可能逐渐损害组织道德文化的压力和偏见;
(12)把背景调查作为招聘员工的一部分内容,包括诚实性测试和其他类似措施。
内部审计师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评估组织的道德氛围:
(1)评价组织道德政策和行为守则的健全性——组织的政策和行为守则是否包含恰当的主题和指引;
(2)检查那些支持组织道德环境的积极的人事政策的充分性;
(3)检查组织是否建立和实施恰当的沟通机制以及雇员和股东是否了解这些信息;
(4)评价组织的雇员在多大程度上真正确信组织的信息;
(5)确定组织是否建立明确的战略支持和强化组织的道德文化,如是否形成能够完善和更新组织对道德文化的承诺的规范项目;
(6)确定是否存在恰当的程序确保不良行为被调查且舞弊发现被恰当的报告。
上述只是列举,并非涵盖了审计师的所有措施。内部审计师对于道德氛围的评估方式是多样性的。在某些组织,内部审计师甚至成为组织道德创新的推动者。
内部审计师可以使用调查问卷来评估组织沟通程序的效率和道德氛围。
为保证调查问卷产生可信且有价值的数据,内部审计师在采集数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问卷调查应得到最高管理层的支持,问卷调查结果将作为有力的反馈工具;
(2)合理设计调查问卷,确保问卷回答项便于回答(封闭式答案,如:同意/不同意;满意/不满意);
(3)设计问卷中应保留发表意见栏,以便于对象解释为什么选择某项答案,尤其是当对象选择的答案反映组织的薄弱环节时;
(4)使调查问卷保持在一个合理的长度内,内容不要过少或过多;
(5)要对调查问卷进行实地考察;
(6)如何方便的话,将调查问卷交由独立的市场调查公司进行处理,将统计分析数据及有关意见反馈给内部审计师。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调查参与者害怕被报复,则问卷结果可能出现模棱两可的状况,因此问卷调查必须做到保密以降低参与者对于信息泄露的担心。另一方面,后续跟踪的方式能够提升问卷调查的效果,同时,另一个关键的方面是应让问卷参与者知道管理者是把问卷调查作为一种有用的工具并对调查结果作出积极反应,通常,参与者都希望看到他们在调查问卷中的反馈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评价组织道德氛围时,除了访谈和问卷调查,内部审计师也可以促进关于组织道德方面的访谈并协助解决道德难题。
内部审计师在评价组织道德恪守中的作用:众所周知,道德因素是组织内部控制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董事会与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与身体力行已成为组织道德恪守的必要条件。组织的管理者对道德价值观的确信与行动将把有用的价值观转移到组织的经营活动中来。
对组织道德恪守情况的识别有不同的方式。一种获取道德恪守情况信息的方式是通在操作实践中发现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或者接到举报者的报告,另一种方式是内部审计。有时,即使常规合规性审计报告没有报告道德瑕疵现象,对以往审计发现或专项审计的再次检查也可能由那些最初只是显露出微小瑕疵的事项中发现正在存在着的道德违反事项。
额外的道德违反信息恰恰会直接或间接促进组织中不诚实、不道德行为的发生的原因。通常的事例包括:
(1)过分强调收益,尤其是短期收益;
(2)片面关注收益底线(如销售收入和利润目标);
(3)高压力的销售策略;
(4)残酷的谈判;
(5)与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相捆绑的奖惩制度。
一个组织的道德政策明确了董事会和管理层期望发生的事项。而组织文化则会影响那些关系到组织规则被遵守、被定型、被破坏的经济事项。
【典型试题】
例1:首席审计执行官对公司道德规范和决策环境实施审计,以下哪项对这一审计的范围和/或建议的描述不恰当?
A.审阅公司《职业道德规范》并与其他公司的规范进行比较
B.对公司雇员进行调查,询问一些有关公司决策的道德质量方面的问题
C.实施一次不记名的“道德测试”,确认雇员是否知道什么是不道德的行为或自己是否曾有过不道德的行为
D.对董事会进行调查,确定他们支持公司道德规范的程度
答案:C、D
解题思路:
A.不正确。对审阅公司《职业道德规范》并与其他公司进行比较是道德规范和决策环境审计的一项内容。
B.不正确。对公司决策道德质量问题的调查是道德规范和决策环境审计的一项内容。
C.正确。雇员自身的道德问题不属于公司道德规范和决策环境的内容,因此不属于这项审计的范围。
D.正确。内部审计部门向董事会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因此董事会不应列入内部审计的范围。
例2:某经理填制并签发了一张支票给虚构的供应商付款,然后将款项存入其个人银行账户。以下哪项内部控制措施能最有效地防止,或至少发现该贪污行为?
A.所有采购业务实行招标
B.向供应商的付款必须使用经批准的支票
C.经理以外的支票签字人员只有在已批准的发票和填制好但未签字的支票都提交上来,并对其进行了审查后,才能签发支票
D.必须由某个负责任的职员定期清点支票的编号顺序
答案:C
解题思路:
A.不正确。对采购业务实行招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将货款付给事实上完全不存在的供应商,但是如果没有在签发支票上设置职责分离,则该经理仍有可能根据事实上存在的供应商虚构采购业务,从而贪污公款。
B.不正确。由于签发支票的权力在该经理手中,给供应商的付款肯定是经批准的,因此这个措施没有用。
C.正确。通过职责分离,可以防止该经理既批准发票,又签发支票,从而防止出现虚构供应商、贪污公款的行为。
D.不正确。由于该经理签发支票的程序本身没有错,不存在盗用支票的问题,所以通过清点支票不能发现或防止贪污行为。
例3:试图了解员工对组织价值观理解程度如何以及在日常工作压力下他们是如何秉承价值观的,最恰当的方式是( )。
A.把该工作作为常规的控制评价
B.与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开展讨论
C.自我评估练习
D.作为全面风险管理战略的一部分
答案:C
解题思路:
A.不正确。见题解C。
B.不正确。见题解C。
C.正确。公司价值观不能仅通过常规的风险与控制评估机制来评定。实际上,自我评估的方式和恰当的审计项目通常被用来衡量公司价值观的理解和遵从。
D.不正确。见题解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