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什么是有价证券?
企业持有的有价证券,是企业认购的,国家、地方政府或其他单位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可以或最终可以变现的票据。它是企业资产的一部分,具有与企业现金相同的性质和价值。
认购有价证券,是企业对外投资的一种重要形式。企业用结余的基金、所得税后的正常留利,既可以到证券交易市场认购各种有价的债券,又能以法人名义认购各种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特别是暂时闲置的资金,从理财的角度考虑,应该进行有价证券投资,一般讲其收益要比银行存款利息高。
企业可以认购的有价证券,从总体上讲,种类很多,如国库券、特种国债、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地方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和股票等。但就某个具体企业而言,不可能什么有价证券都买,要有所选择,要尽量选择投资风险小而收益率相对较高的证券进行投资。从投资的期限看,对有价证券的投资,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准备随时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有价证券的投资,会计上称其为短期投资;另一类是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有价证券的投资,会计上叫长期投资。一个企业是进行长期投资,还是进行短期投资,要从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和投资收益情况等多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后再作选择。同一种证券,既可作长期投资处理,又可按短期投资购销。具体如何操作,是企业投资决策的问题。会计部门对有价证券分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两大类进行管理与核算。出纳部门的具体操作类似于对现金的管理与核算,出纳人员既要负责有价证券的管理,还要直接参与有价证券的明细核算。所以,企业出纳人员必须加强掌握与有价证券相关的会计知识。
出纳人员怎样对有价证券进行管理
有价证券的变现能力很强,具有与现金相同的性质和价值,所以,企业持有的有价证券(包括记名的和不记名的)必须由出纳人员按照与货币资金相同的要求进行管理。对于一些按中签债券号码还本付息的,还要对证券面额和号码保守秘密,并且,还要特别注意有关部门公布的中签号码。具体来说:
(1)应由出纳人员按货币资金的管理要求进行管理。有价证券,是有价的和可以变现的,并且,除法人认购的股票外,一般是不记名的,所以,在保管上难度较大。出纳人员有保管现金的经验并具有保护其安全的客观条件,是保管本企业有价证券的最佳人选。有价证券必须由出纳人员放人保险柜保管,切忌由经办人自行保管。
(2)出纳人员对自己负责保管的各种有价证券,要专设出纳帐进行详细核算,并由总帐会计的总分类帐进行控制。如设置“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公司)”、“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公司)”等长期投资明细帐,在总帐“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的控制下,由出纳人员进行登记,并定期出具收、付、存报告单。出纳部门的有价证券明细帐要按证券种类分设户头,所记金额应与总帐会计相一致,当帐面金额与证券面值不一致时,应在摘要栏内注明证券的批次、面值和张数。必要时,还可以设置辅助登记簿进行补充登记。
(3)业务人员提取有价证券外出办理有关事项时,应办理类似于现金借据的正规手续交给出纳人员作为支付凭证,交还有价证券时再由出纳人员在借据上加盖注销章后退还出据人。
(4)出纳人员对自己保管的各种有价证券的面额和号码应保守秘密。
(5)对按中签号码还本付息,或中签号码与证券持有人有其他关连时,业务经办人和出纳保管人要特别注意经常核对有关部门公布的中签号码。
(6)出纳人员要及时掌握各种证券的到期时间。为了避免失误,可编制“有价证券购销明细表”,详细标明各种有价证券的购入与到期时间。也可以通过同时按证券种类和批次设置明细账,在摘要栏注明到期日的办法来提供有价证券的购销时间。
什么是投资?投资与有价证券有什么关系
会计中的投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投资包括仅益性证券投资、债权性证券投资、期货投资、房产地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等等,狭义的投资一般仅包括权益性证券投资、债权性证券投资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投资》(本书简称《投资准则》)仅指狭义的投资,不包括房地产投资、期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等。也就是说,我国的《投资准则》中所称的投资实际上就是指有价证券投资。
我国《投资准则》将投资定义为:“企业为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谋求其他利益,而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从投资的定义可见,投资具有以下特点:
(1)投资是以让渡其他资产而换取的另一项资产,如支付现金以购买债券、以固定资产向其他单位投资以取得其他单位的股权等,即企业将所拥有的现金、固定资产等让渡给其他单位使用,以换取债权投资或股权投资。这项资产与其他资产一样,能为投资者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是指能直接或间接地增加流入企业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能力。
(2)投资所流入的经济利益,与其他资产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除投资以外的其他资产,通常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如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是为转售而储备的,对这些存货的出售可以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而投资通常是将企业的部分资产转给其他单位使用,通过其他单位使用投资者投人的资产创造的效益后分配取得的,或者通过投资改善贸易关系等达到获取利益的目的。
(3)某些投资,如在证券市场上进行短期性质的股票或债券购买卖,这种投资实际上是将现金投入证券交易所(或证券交易代理机构),通过证券的买卖获取收益。这种收益实际上是对购入证券的投资者投入的所有现金的再次分配的结果,主要表现为价差收入,以使资本增值。
短期投资有什么特点
短期投资,是指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的投资。短期投资的特点有:
(1)容易变现。短期投资是现金的暂时存放形式,其流动性仅次于现金,具有很强的变现能力。
(2)持有期限较短。短期投资通常不是为了长期持有,而是计划在短期内出售以兑换成现金。不过,这里的“短期内出售”并不代表必须在一年内出售,短期投资的定义虽然是将其持有时间定为不准备超过一年的投资,但这是划分短期和长期投资的一般标准,而不是绝对的标准。投资是否作为一项短期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的意图(意图不一定非得实施不可),如果企业管理当局意图在短期内(通常为不超过一年的期限)将投资转化为现金的,则作为短期投资。
(3)不以控制被投资单位等为目的而作的投资。作为短期投资应当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能够在公开市场交易并且有明确市价,例如,各种上市的股票和债券,通常均有明确市价;二是持有投资作为剩余资金的存放形式,并保持其流动性和获利性。不符合上述条件的投资,作为长期投资。
怎样确定与核算短期投资的取得成本
短期投资按投资性质划分,主要包括债权性证券投资、权益性证券投资和混合性证券投资,在我国,混合性证券较少。因此,短期投资的形式主要包括债权性证券和权益性证券。
投资成本指为获得一项投资而付出的代价,包括买价和其他相关费用,它决定投资的人账价值。在我国,短期投资取得时的投资成本,是为取得短期投资而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但不包括为获得一项投资的同时而获得的一项债权所发生的支出,如短期股票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中所包含的已宣告发放但尚未支付的股利,短期债券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自发行日起至取得日止的分期付息债券的利息。例如, A企业1997年4月1日以204000元的价格购入1997年1月1日发行的三年期债券,其债券利息按年收取,到期收回本金,债券年利率8%,该债券票面价值为200000元,另支付相关税费1000元。 A企业购入该债券不准备长期持有。则 A企业购入的该项短期投资成本为201000元(204000+1000-200O00×8%×3÷12),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分期付息债券利息为4000元(200000×8%×3÷12)。购入短期债券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利息作为应收利息处理。(当然,如果企业购入作为短期投资的债券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则支付的全部价款中包含的自发行日起至购买日止的利息只能包括在投资成本中。)上述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短期投资——债券投资 201000
应收利息 4000
贷: 银行存款 205000
怎样核算短期投资的现金股利和利息
对于短期投资的现金股利和利息,应该区分以下两情况分别处理:
( 1)短期投资持有期间所获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息,除取得时已记入应收项目的现金股利或利息外,以实际收到时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短期投资账面价值。
(2)短期投资取得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取得的分期付息债券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自发行日起至取得日止的利息,以实际收到时冲减已记录的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不冲减短期投资的账面价值。
例:大圣公司1997年2月21日购入光大公司股票15000股,每股成本6.80元,光大公司1997年5月4日宣告于6月10日发放股利,每10股派2股股票股利,每股派0.1元的现金股利。对此,大圣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1)光大公司宣告发放股利时,作会计分录
借:应收股利——光大股票 1500
贷:短期投资——光大股票 1500
(2)宣告分配的股票股利,大圣公司不作会计账务处理,只作备查登记,登记增加光大股票3000股,由股票股利所得。
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方法有哪几种
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是指期末短期投资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价值,也是指期末短期投资的账面价值。短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内的期末计价方法有以下三种:
(1)成本法。它是指按投资成本入账后直到出售变现时均不调整短期投资账面价值的方法。以成本计价,可使会计期间内企业损益计量比较客观、公正,但在资产计价方面则有所欠缺。
(2)市价法。它是指在每一会计期末编制会计报表时,短期投资账面价值按市场价值调整,并据此反映于资产负债表上的方法。以市价计价,可使会计期间内企业资产计价较为客观、明确,但在损益计量方面则有所欠缺。
(3)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它是指短期投资的市价在购买日以后下跌时,投资成本也应减少到—个较低的价值所采用的一种计价方法。在具体处理时,当市价低于成本时按市价计价,当市价高于成本时则按成本计价。以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可使会计期间内企业资产计量较为客观、明确,在损益计量方面较为稳健。我国《投资准则》对短期投资要求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
短期投资核算中怎样运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在短期投资核算中,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的会计处理程序如下:
(1)设置“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账户,作为资产的备抵,在资产负债表上,备抵账户的余额以备抵其资产价值的方式列示。
(2)在编制财务报告时,比较短期投资的成本与市价,以其较低者作为短期投资的账面价值。市价,是指在证券市场上挂牌的交易价格,在具体计算时一般按期末证券市场上的收盘价格作为市价。采用成本与市价就低计价时,具体有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按投资总体计提。按投资总体计算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是指按短期投资的总成本与总市价孰低计算提取跌价损失准备的方法。
第二种方法:按投资类别计提。按投资类别计算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是指按短期投资的类别总成本与相同类别总市价孰低计算提取跌价损失准备的方法。
第三种方法:按单项投资计提。按单项投资计算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是指按每一短期投资的成本与市价孰低计算提取跌价损失准备的方法。
上述三种方法的具体运用可以表8-1中得到进一步的说明。
投资项目
数量
单价(元)
总价
成本或市价孰低
成本
市价
成本
市价
单项
比较
分类
比较
总体
比较
股票投资
股票A
股票B
股票C
合计
债券投资
债券A
债券B
债券C
合计
总计
(3)当期应提的跌价损失,计入当期损益。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