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第三章 企业筹资方式
3.相对权益资金的筹资方式而言,长期借款筹资的缺点主要有( )。(2003年)
A.财务风险较大 B.资金成本较高
C.筹资数额有限 D.筹资速度较慢
[答案]AC
[解析]相对权益资金的筹资方式而言,长期借款筹资的缺点主要有:(1)财务风险较大;(2)限制条款较多;(3)筹资数额有限。资金成本较低和筹资速度快属于长期借款筹资的优点。
4.相对于普通股股东而言,优先股股东可以优先行使的权利有( )。(2004年)
A.优先认股权
B.优先表决权
C.优先分配股利权
D.优先分配剩余财产权
[答案]CD
[解析]优先股的“优先”是相对于普通股而言的,这种优先权主要表现在优先分配股利权、优先分配剩余资产权和部分管理权。注意:优先认股权指的是当公司增发普通股票时,原有股东有权按持有公司股票的比例,优先认购新股票。优先认股权是普通股股东的权利。
(三)判断题
1.企业按照销售百分率法预测出来的资金需要量,是企业在未来一定时期资金量的增量。( )(2002年)
[答案]×
[解析]按照销售百分率法预测出来的资金量,是企业在未来一定时期支持销售增长而需要的外部融资额。
2.发行优先股的上市公司如不能按规定支付优先股股利,优先股股东有权要求公司破产。( )(2003年)
[答案]×
[解析]利用优先股筹集的资金属于企业的权益资金,代表一种所有权关系,发行优先股的上市公司如不能按规定支付优先股股利,优先股股东无权要求公司破产。
3.无面值股票的最大缺点是该股票既不能直接代表股份,也不能直接体现其实点价值。( )(2004年)
[答案]×
[解析]无面值股票是指股票票面不记载每股金额的股票。无面值股票仅表示每一股在公司全部股票中所占有的比例。也就是说,这种股票可以直接代表股份,其价值随公司财产价值的增减而增减。
4.拥有“不参与优先股”股权的股东只能获得固定股利,不能参与剩余利润的分配。( )(2004年)
[答案]√
[解析]“参与优先股”是指不仅能取得固定股利,还有权与普通股一同参加利润分配的股票。“不参与优先股”是指不参加剩余利润分配,只能取得固定股利的优先股。
三、精点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企业需借入资金60万元,由于银行要求将贷款数额的20%作为补偿性余额,故企业需向银行申请的贷款数额为( )。
2.用比率预测法进行企业资金需要量预测,所采用的比率不包括( )。
A.存货周转率
B.应收账款周转率
C.权益比率
D.资金与销售额之间的比率
3.出租人既出租某项资产,又以该项资产为担保借入资金的租赁方式是( )。
A.经营租赁 B.售后回租
C.杠杆租赁 D.直接租赁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融资租赁特点的是( )。
A.租赁期较长
B.租金较高
C.不得任意中止租赁合同
D.出租人和承租人之间并未形成债权债务关系
2.已知普通股市场价格为10元,普通股认购价格为8元,认股权证换股比率为3,认股权证的实际价值为7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认股权证的理论价值为2元
B.该认股权证的理论价值为6元
C.该认股权证的超理论价值溢价为5元
D. 该认股权证的超理论价值溢价为1元
3.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受折扣百分比、折扣期和折扣信用期的影响。下列各项中,使放弃现金折扣成本提高的情况有( )。
A.信用期、折扣期不变,折扣百分比提高
B.折扣期、折扣百分比不变,信用期延长
C.折扣百分比不变,信用期和折扣期等量延长
D.折扣百分比、信用期不变,折扣期延长
(三)判断题
1.企业发行信用债券时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抵押条款。( )
2.一般认为,补偿性余额使得名义借款额高于实际可使用借款额,从而实际借款利率大于名义借款利率。( )
3.由于抵押借款有抵押品作抵押,因此抵押借款的资金成本低于非抵押借款。( )
4.在杠杆租赁方式下,如果出租人不能按期偿还借款,则资产的所有权就要转归资金出借者。( )
中级会计实务
第三章 存货
4.下列各项中,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应计入收回委托加工物资成本的有( )。(2004年)
A.支付的加工费
B.随同加工费支付的增值税
C.支付的收回后继续加工的委托加工物资的消费税
D.支付的收回后直接销售的委托加工物资的消费税
[答案]AD
(三) 判断题
1.股份有限公司在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时,对于报告期末盘亏的存货,如未得到批准,可不作账务处理。( )(2002年)
[答案]×
[解析]盘盈、盘亏的存货或固定资产等,如在期末结账前尚未处理的,应在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时先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出说明。
2.企业盘盈或盘亏的存货,如在期末结账前尚未批准处理,应在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时先行处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出说明。( )(2003年)
[答案]√
3.企业采用加权平均法计量发出存货的成本,在物价上涨时,当月发出存货的单位成本小于月末结存存货的单位成本。( )(2004年)
[答案]×
[解析]在市场价格上涨或下跌时所计算出来的单位成本平均化,对存货成本的分摊较为折中。
三、精点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存货发出计价方法中,存货成本流转和实物流转相一致的方法有( )。
A.移动平均法
B.先进先出法
C.个别认定法
D.毛利率法
2.某小规模纳税企业本期购入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原材料价款为450000元,增值税76500元,商品到达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其中5%短缺属于途中合理损耗,15%的短缺原因待查。则该材料入库的实际成本是( )元。
3.工业企业下列存货相关损失项目中,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是( )。
A.收发过程中计量差错引起的存货盈亏
B.责任事故造成了存货净损失
C.购入存货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
D.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净损失
4. 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存货实际成本中的是( )。
A.用于直接对外销售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时支付的消费税
B.小规模纳税企业委托加工物资收回时所支付的增值税
C.发出用于委托加工的物资在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
D.商品流通企业外购商品时所支付的相关费用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项目中,可以构成接受捐赠存货的实际成本的内容有( )。
A.接受捐赠存货应交纳的相关税金
B.捐赠方提供凭据标明的价格
C.接受捐赠存货发生的运杂费
D.同类或类似存货的估计市价
2.可变现净值中估计售价的确定方法有( )。
A.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通常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基础。
B.如果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的数量,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C.没有销售合同约定的存货,但不包括用于出售的材料,其可变现净值就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销售价格(即市场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D.用于出售的材料等,应当以市场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这里的市场价格是指材料等的市场销售价格。
3.投资者投入的存货可能涉及的会计科目包括( )。
A.实收资本
B.资本公积
C.应交税金
D.待转资产价值
(三) 判断题
1.如果对已销售存货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当结转其销售成本时,还应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这种结转是通过调整“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实现。( )
2.以前会计期间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某项存货,当其可变现净值恢复到等于或大于其成本时,应将该项存货跌价准备的账面已提数全部冲回。 ( )
3.在包装物采用五五摊销法摊销的情况下,应在取得包装物时先摊销其价值的一半在领用时再摊销其价值的另一半。( )
4.会计期末,在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对材料存货进行计量时,对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可直接将材料的成本与材料的市价相比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