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3|回复: 2

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 0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各单位的内部控制,加强内部管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了保证各项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欺诈和舞弊行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

    第三条  本规范适用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统称单位)。

    第四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制定本部门或本系统的内部控制规定。

    各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结合部门或系统有关内部控制的规定,建立适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

    第五条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

    第二章  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第六条  内部控制应当达到以下基本目标:
    (一)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内部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单位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强化风险管理,确保单位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

    (三)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欺诈、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财产的安全完整;

    (四)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五)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第七条  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内部控制应当涵盖单位内部的各项经济业务、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并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将内部控制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二)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控制的权力;

    (三)内部控制应当保证单位内部机构、岗位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设置和分工,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四)内部控制应当正确处理成本与效益的关系,保证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第三章内部控制的内容
    第八条  内部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对货币资金、筹资、采购与付款、实物资产、成本费用、销售与收款、工程项目、对外投资、担保等经济业务活动的控制。

    第九条  单位应当对货币资金收支和保管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程序,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必须分离,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当相互制约,加强款项收付的稽核,确保货币资金的安全。

    第十条  单位应当加强对筹资业务的管理,合理确定筹资规模和筹资结构,选择恰当的筹资方式,严格控制财务风险,降低资金成本,确保筹措资金的合理使用。

    第十一条  单位应当合理规划采购与付款业务的机构和岗位,建立和完善采购与付款的控制程序,强化对请购、审批、采购、验收、付款等环节的控制,做到比质比价采购、采购决策透明,堵塞采购环节的漏洞。

    第十二条  单位应当建立实物资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度,对实物资产的验收入库、领用发出、保管及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控制,防止各种实物资产的被盗、偷拿、毁损和流失。

    第十三条  单位应当建立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做好成本费用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制定成本费用标准,分解成本费用指标,控制成本费用差异,考核成本费用指标的完成情况,落实奖罚措施,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第十四条  单位应当制定恰当的销售政策,明确定价原则、信用标准和条件、收款方式以及涉及销售业务的机构和人员的职责权限等相关内容,强化对商品发出和帐款回收的管理,避免或减少坏帐损失。

    第十五条  单位应当建立科学的工程项目决策程序,明确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职责权限,建立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责任制度,加强工程项目的预算、决算、招标、投标、评标、工程质量监督等环节的管理,防范工程发包、承包、施工、验收等过程中的舞弊行为。

    第十六条  单位应当建立科学的对外投资决策程序,实行重大投资决策的责任制度,加强投资项目立项、评估、决策、实施、投资处置等环节的管理,严格控制投资风险。

    第十七条  单位应当严格控制担保行为,建立担保决策程序和责任制度,明确担保原则、担保标准和条件、担保标准和条件、担保责任等相关内容,加强对担保合同订立的管理,及时了解和掌握被担保人的经营和财务状况,防范潜在风险,避免和减少可能发生的损失。

    第四章  内部控制的方法
    第十八条  内部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组织结构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人员素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系统控制等。

    第十九条  组织结构控制要求贯彻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内部机构,科学划分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业务稽核、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等职务。

    第二十条  授权批准控制要求单位明确规定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相关内容,单位内部的各极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相应职权,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经济业务。

    第二十一条  会计系统控制要求单位必须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建立严密的会计控制系统。

    第二十二条  预算控制要求单位加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分析、预算考核等环节的管理,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

    预算内资金实行责任人限额审批,限额以上资金实行集体审批。严格控制抚预算的资金支出。

    第二十三条  财产保全控制要求单位严格控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财产的直接接触,采取定期盘点、财产记录、帐实核对、财产保险等措施,确保各种财产的安全完整。

    第二十四条  职工素质控制要求单位建立和实施科学的聘用、培训、轮岗、考核、奖惩、晋升、淘汰等人事管理制度,保证职工具备相应的工作胜任能力。

    第二十五条  风险控制要求单位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第二十六条  内部报告控制要求单位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报告制度,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增强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第二十七条  电子信息系统控制要求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内部人为控制的影响,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同时要加强对电子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

    第五章  内部控制的检查
    第二十八  条单位应当重视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工作,由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内部控制的贯彻实施。内部控制检查的具体职责是:

    (一)对各项业务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二)写出检查报告,对各项业务提出内部控制建议;
    (三)对违反内部控制的部门和人员提出处理意见。
    第二十九条  单位可以聘请中介机构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及实施情况进行评价,接受委托的中介机构应当对委托单位内部控制中的重大缺陷提出书面报告。

    第三十条  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本规范,对各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规范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 0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 0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OK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6 03:2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