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银行特许是前提
在美国,银行监管的第一道程序便是银行的特许,特许的条件和标准都是非常严格的。审批当局在审查设立银行的申请时,通常是结合四个方面的因素来进行综合考虑:一是银行是否具备盈利的能力;二是银行资本结构的充足性;三是银行管理层人选的资格;四是该银行所服务的社区的需要和方便程度。新设银行一旦获得特许后,不仅获得了从事银行业务的授权,而且银行及其管理层也纳入了银行监管的广泛监督之下。
严格的银行特许制度,旨在防止不诚实或无经验的人开设或收购银行,减少银行倒闭和存款人的损失,实际上这也是整个银行监管体制的第一步。
审慎政策规避风险
美国制定审慎政策的目的,并不是从微观角度来管理银行,也不是单纯地为了消除风险,而是为了保证银行的管理能够充分地控制银行的风险。因此,多年来美国关于银行审慎监管的立法,大多是针对银行业过分冒险、诈骗以及内部交易等作法而出台的。
在美国,制定和实施审慎政策所涉及的银行活动范围很广,包括资本充足率、呆帐准备金、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等各个方面。如以风险为基础的资本充足标准,就在美国的银行监管中起到关键的作用。监管当局一旦发现银行的资本降到了最低标准以下,就会立即对银行严加监管。美国正是通过这种对银行实施广泛的审慎监管,为银行创造了一个既能控制和管理风险,又能稳健发展的环境。
现场检查是核心
在美国,现场检查是银行监管过程的核心。银行监督官员通过身临其境,获取关于银行的详细信息,以此来正确判断银行的总体财务状况和合规性。现场检查人员在检查过程中,重点是评估银行的总体风险、管理质量、内控机制、赢利能力和流动性充足程度。美国的银行至少每年要接受一次现场检查,问题严重的银行接受检查的次数则会更多。
美国对银行现场检查的要求很高,检查人员一般由3~5人组成,其中既要有擅长信贷质量分析的,又要有精通资产负债管理的,还要有通晓银行业务经营的人员。现场检查的程序也十分严密,通常在检查开始前几周就要致函银行,列举银行应提供的档案和信用。检查组到达现场后,一般分为若干个小组,分别就资本、资产质量、管理、盈利和流动性等方面展开检查。检查结束后,每个方面都由检查组按五级制加以评定。最后,检查组还要按照五级制对银行评定出综合等级,对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稳健程度作出总体判断。一般来说,评为一级的则说明银行运行基本稳健,而被评为五级的则被认为银行随时可能倒闭。
全面的信贷审核
美国采取的是全面的信贷审核制度。首先是全面审核银行正式的贷款政策和管理层执行这些政策的情况。美国银行的贷款政策规定了与银行资产和资本相对应的贷款总规模,并限制对不同行业和借款人的贷款总额,这些政策包括信贷批准过程、贷款发放标准、抵押要求、单证要求和偿还条件,以及贷款的权限和职责。美国银行的贷款标准一般要求借款人提供完备的财务报表和有关资料,银行内部也有详尽的信用评级制度和核实内部评价准确性的独立监控系统。
全面的信贷审核,还包括逐笔评估贷款的质量,通过对银行潜在的资产质量做出质的评价,以此判断贷款人的相对财务健康状况和信用状况,从而确定银行的信贷过程是否建立在审慎、可赢利的基础之上,贷款损失是否控制在可接受的限度之内,以便于及早地发现信贷资产质量的不良发展趋势,从而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化解银行的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