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7|回复: 0

经济学家把脉中国宏观经济四大贵锁住百姓钱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12 17: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经济学家把脉中国宏观经济四大贵锁住百姓钱包
www.hexun.com【2006.06.1208:04】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凌慧珊】


时报讯日前,在广东省财政厅举行的专题报告会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教授说,中国目前有可能跃居全球第四经济体的位置,但目前宏观经济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但消费需求增速相对疲软,总需求基本没有增加是最突出的一个。

今明年就业压力空前增大

“今明两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就业压力最大的两年。”刘伟说,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失衡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在于国家资产投资需求增长过快,而同时消费需求增长乏力,总需求变化结构性矛盾突出。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接近25%,但70%的消费品都出现供大于求。

他认为,而总消费量增速疲软也让企业承担更多的成本,这样一来,就出现了经济增速高,而失业率跟随着升高的奇怪现象。据统计显示,1985年,GDP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多提供240万个工作岗位,而2005年,GDP增长一个百分点仅仅能多提供90万个工作岗位。

百姓愿意储蓄不愿消费

刘伟指出,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导致电、煤、油等生产资源都出现了紧缺现象,价格高企。而上游生产物资价格提高目前无法向下进行传导,形成生产厂家的一个“剪刀差”。

据数据显示,近几年的物价总水平也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这样的物价总水平本来应该担心通缩的,但中国的百姓对通胀的担心却很高,这是一个怪现象。”刘伟指出,四种商品价格的快速攀升导致了老百姓对通胀到来的恐惧:食物贵、住房贵、教育贵、看病贵。出于这样的恐惧,存款的意愿高于消费的意愿。

所以刘伟认为,目前按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而言,具有通胀的可能性,但如果仅仅从物价总水平来看,则具有通缩的可能性。

一“松”一“紧”政策有效

刘伟认为,目前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是有的放矢,区别对待的。在目前经济情况下,要选择单一的用扩张政策还是紧缩政策并不容易,也并不适宜。因此,一方面国家仍采取大举国债、减少税收的财政扩张政策,以此刺激需求。另一方面,在货币政策方面,从2003年起央行就开始收紧银根,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

刘伟认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松”一“紧”的配合显然比较适合我国作为一个大国的经济情况。这样的政策配合增加了经济的稳定性,减小了波动性。
国和论坛是以专业提供建筑工程、金融会计、国家公务员、职业资格、学历认证、计算机及外贸等九大类100多种考试的考试资讯、考试交流、试题资料下载、考试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最新帖子|国和论坛 ( 京ICP备12043779号-9 )

GMT+8, 2025-4-5 18:4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