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试谈纸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
[写在前面的话]:之所以修改发表这篇旧作,是因为现在的正规教课用书,一直在延用纸币没有价值的理论教育后人。
《农村金融研究》1981年第3、第4期,连载李怡农同志《对纸币的几点粗浅认识》一文。作者着重论述——纸币是一种独立的货币形态,对此我十分赞同。但是、对这一观点的论述中作者对纸币的理解,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现予提出、以求前辈的指导。
作者讲到:“它(纸币)的使用价值,是可以用以衡量、表现、实现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这是一种由它的特殊的社会职能产生的形式上的使用价值;依此类推、在纸币形态下,它的价值也可以是一种由它的特殊的社会职能产生的形式上的价值。这种价值,由社会赋予,为国家所保证。”
我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能明确表达自己的劳动产品的价值量,也不可能详细了解他人劳动产品的价值,所以纸币不可能衡量、表现、实现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纸币的使用价值应是可以用以衡量、表现、实现其它一切商品的交换价值,这也是所有货币的一个共同特征。对于特殊的社会职能产生的形式上的价值,它与《政治经济学》中讲的商品二因素之一的价值是不一致的。显然不能据此说明纸币是商品是货币。
事实上、作者所讲的“形式上的价值”,与其他经济学家讲的“代表价值”、“价值符号”都是错误的。他们的共同之处——都是把货币的交换价格(也就是交换价值),误认为是货币的价值;所以就发生了所谓的《关于人民币价值理论问题》的全国大讨论。
显然、纸币也是一种劳动产品;它必然同其它产品一样,也是工人辛勤劳动的物化体。纸币的价值就是人们创造它所付出的必要的脑力、体力的耗费。虽然它与其它商品相比,其价格与价值的比、差异很大,同样价格的其它商品与它相比,纸币的价值要比其它商品的价值小得多。但是、“小得多”就不是不存在,反而证实了它的存在。也正是基于这一认知,部分政权机关、大量发行纸币,以弥补财政赤字或收刮民脂民膏。也正是基于这一认知,各国货币(纸币)趋向贬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