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故事在国内已经广为流传。百余年前,这位白手起家的传奇人物一手缔造了庞大的钢铁帝国,并成为当时最富有的人物。然而时过境迁,高科技行业、金融业的蓬勃发展使得以钢铁为代表的传统行业黯然失色,2005年《福布斯》全球十大富翁大多出自IT、零售和金融
投资领域。不过也有例外,新一代的钢铁巨人———印度人拉克希米·米塔尔在2005年迅速蹿红,排名从62位迅速飙升至第3位,成为仅次于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超级富翁。
1980年开始创业的克希米·米塔尔,从一家规模不大的小钢厂起步,十多年来不断购进钢铁企业,并把它们的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快速发展成全球第一大的钢铁公司。最近,他又亲自导演了业内闹得沸沸扬扬的并购大案。经过一翻周折后,全球排名前两位的钢铁企业米塔尔与阿赛洛终于合并为阿赛洛-米塔尔集团。组建成年产钢1.16亿吨、年营业额600亿欧元、员工人数超过32万的钢铁巨无霸,占据了全球钢铁市场10%的份额。
上面的故事当然精彩,不过就商品投资而言,我们更为关心市场格局与产品价格的内在联系。简单来说,这种内在联系互为因果关系,商品价格变化会引起市场结构调整。反过来市场结构的调整,又会导致商品价格变化。商品价格波动、行业并购、投资是这种因果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并购多发生在行业不景气时期,收购方可以相应支付较低的收购成本;而投资一般发生在行业复苏与高涨之时,行业景气利润丰厚,自然吸引资本的投入。
国内钢铁行业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初期巨大利润吸引大量的资本,随着新增、扩建产能纷纷上马,钢铁产品价格大起大落,而原材料———铁矿石和焦碳价格却持续上涨,钢铁行业出现产能过剩、景气度下降的问题,这反过来又加速了钢铁行业整合的进程。另一方面,国内铝行业也发生着类似的故事,不过取而代之的是: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地方政府局部利益、电、氧化铝、铝则是这个故事的关键词。
由此引申出来,目前商品价格巨幅波动,必然带来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如何发现这种产业结构调整给我们带来的投资机会。还需要我们的研究工作细化到具体产业,对市场结构、行业特性、商业模式有更为清晰的认识。(证券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