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所有资料全部下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不久前,臧力读EMBA的一帮同学聚会,国和一见面就“夸”他:臧力,你又长胖了!对臧力来说,如今吃饭已经变成工作,好多饭不得不吃,尽管他能推就推,每周三、四顿饭局还是免不了的。
聊天中,臧力自比为“水泥匠”,他说饭统网就是“鼠标+水泥”的结合,对消费者来说,点击鼠标,即可以轻松订餐,而网下打地基盖房子的“水泥”活儿却绝对不轻松。
一个名字省了几百万广告费
在成为饭统网CEO之前,臧力一直在央视的国际电视总公司做投资——专找好项目。
“我们每天接触非常多的项目,有的项目听起来很棒,但你知道根本不具备可操作性,结果都给否掉了。”
在央视干了7年,臧力理解了一件事:什么是真正的好项目——一是起步不要太高但有可操作性,二是投入小但有巨大的成长空间,三是在这个巨大的空间里要能成为领头羊。
2003年6月,正是紧张的“非典”时期。他们一大帮EMBA的同学毕业,国和想找个地方吃饭聚一聚。饭桌上,聊起生意经,国和都认为互联网是一个方向。
“最终想做一个与吃有关的网站,还是为了吃饭。因为平时饭局很多,找地方吃饭伤神费脑,我想跟我有同样烦恼的人肯定不少。”
7月底,方案初定,他们决定做一个服务性质的互动平台,以资讯服务为主,后面的订餐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接下来,臧力请来各路高手,一是评估方案,二是取名,前一项,80%的高手都投了反对票,听到这个数,臧力心里还挺高兴,“要知道在EMBA的案例里,成功项目的否决率都是90%。”
请人取名找了20多人,这里面既有EMBA,又有海龟,臧力的要求很简单:一是跟美食有关,二是让人一听就能记住,但20多个高参忙活一个多月也未见下文。
有一天,臧力无精打采地回到家,老婆问他:“你们这名字有着落了吗?”臧力苦着脸回答道:“没呢。”老婆一听,脱口而出:“你们这一帮饭桶,忙了一个多月还取不出一个名字!”臧力一听“饭桶”这个词,顿时就乐了:“饭桶!你说的太好了,但饭桶一词不雅,咱改成‘饭统’,一统江山呀。”
臧力说,有一次他们去一个企业做推介,人家是开放式办公,一听饭统网,整个大平面笑成一片。“就这一个名字省了好几百万广告费。”
整整一年时间打地基
2003年12月8日,“饭统网”正式推出,最初投资100万。
真正开始创业,才知道比想象的还要难。
臧力说饭统网是双轮模式,一个轮子是餐厅,另一个轮子是消费者,要让两个轮子转起来,首先得让餐厅这个轮子转起来。
饭统网的赢利模式是和携程一样的佣金制,消费者订餐是完全免费的,网站收入依靠餐厅返佣,但和携程不同的是,餐饮企业一般都是小型企业,他们的成本核算可谓斤斤计较,任何一个餐厅经理在不知道投入能够带来多大效应之前,决不会轻易松口,“说到底,人家完全不信任我们。”臧力还记得他们第一家谈的餐厅就是他们楼下的一家小餐厅,他们跟人家说了半天,对方就一句话:是挺好的,但我不了解这个东西。
“几乎所有的餐厅都是这句话,这还算好的,有些连听都不听就直接把我们给轰了出来,一家店跑上10趟20趟是很正常的事,即便是在现在,跟餐厅谈佣金仍然很困难。”
2004年2月,他们有了700家“签约”餐厅,他们测算了一下,以北京城区面积,平均1.5公里才有一家店,臧力说让消费者走1公里半才能找到一家店,这绝对不可行,至少要达到2000家这个数量级。
他们又开始玩命地找餐厅。
真正有起色是从2004年后半年开始的。2004年6月到9月,他们跟餐厅方方面面都熟了,事情也就好办点了,到9月,饭统网的“签约”餐厅突破2000家,他们终于“达标”了。
“我们用整整一年的时间,在做打地基的工作。我当时最怕的一件事,就是不要成为中国的‘万燕’,牺牲在黎明前——等我们铺好路的时候,我们却折在这儿了。”
向离你最近的10个人去推广2004年9月,饭统网的“签约”餐厅已经有2700家,平均几百米就有一家店,10月,他们展开了营销攻势。
臧力说对互联网来说,技术、设备等都花不了多少钱,所有的网站花钱最多的就是营销。在没钱的时候,臧力要求员工首先去说服他周围的10个人,包括家人、朋友、同学。
在推广中,他们碰到最大的难题就是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中国人和老外不一样,吃饭没有预订的习惯,而国外80%的都是预订,老外即便是在家门口的餐厅吃饭,也会提前订位,而中国人很难,只有年轻人最容易改变。”
有意思的是,当初他们游说餐厅的一个理由,就是光靠口口相传影响力有限,要学会用网络宣传自己,没想到,他们最终成名靠的就是口口相传,“只要一个网友说好,就会有无数的网友去尝试,我们每次组织的免费试吃活动也会吸引很多网友。”
终于,在餐厅这个轮子“上路”后,消费者这个轮子也开始“加速”了。
2004年2月,他们一个月平均每天不到一桌的订餐,而现在一个月的订餐量达到1万多桌,每天300、500桌很正常,而且这个数字一直在高速增长,每个月增长好几倍,一年增长10倍以上。
2004年底,他们开始赢利。
竞合:把蛋糕做大
刚开始,臧力最怕三类竞争者。
一是大的门户网站,有影响力,流量巨大,但一两个月后,他意识到门户网站不会做到这样一个狭窄的行业里。
二是携程、e龙等模式相同的竞争者,但过了半年,臧力知道他们也挤不进来。“虽然国和的商业模式一样,但对象不同。机票、酒店的变化很小,但餐厅的变化实在太可怕了,不但餐厅在变化,菜式在变化,餐厅经理、服务员都在变化,要跟上这种变化,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我们每天变化的餐厅至少有几十家,我们靠订餐就知道这种变化,除了订餐,我们还有其它两套体系在跟踪这种变化。这两年做下来,我发现我们的核心能力就是这种追踪变化的能力。”
三是后来者。臧力说,原先他们特别防备这类竞争者,但后来意识到,要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单靠饭统网肯定做不起来,于是他们索性放开自己的理念,让更多的人进来,模仿也好,拷贝也罢,“这就是竞合——只要把蛋糕做大,而我们能保持龙头地位,吃到足够大的蛋糕就行了。”
臧力认为,过去一年,他们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好,北京这块蛋糕已经做起来了,现在,他们准备在全国跑马圈地,发展网络加盟,未来将在全国联网。
“这又是一个上台阶的过程,尽管风险系数很高,我们也要大胆一试。(中证网)
|
|